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今日海南》2008,(11):32-34
创建56年的海南农垦,百万之众的泱泱国企。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心眼中,它是“老字号”,它有“含金量”,它很“了不得”,起码在海南是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创建的那天起,它就被人看作“山泉古琴”;计划经济年代,它又被人称为“秀竹兰花”。如此雅称的背后意味着什么?那是“羡慕”和“分量”,那是“作为”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生态海南     
到海南采访,体验到一种在北京极少有的温和、从容──想像中生活在这样炎热地方的人们应该是躁动、张扬的。一位在海南工作了12年的江苏女孩柔声细语地回答了我的疑问:海南的主色调是蓝色和绿色,自有一份恬静和安谧,满口椰影婆娑加上湿润的海风,哪里还“躁”得起来?洁净优雅、轻松闲适、充满轻松浪漫气息的海南成为多少人留连忘返的“圣地”!口气中充满着主人的自豪。 生态省是什么样子 坐飞机到过海南的人大多有这样的印象从飞机上往下看,内地的大城市因为污染等原因,多是一片朦胧,而从海南上空往下看,城市的轮廓十分清晰。 …  相似文献   

3.
2010年3月18日至21日,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在海南隆重举行。作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开场锣鼓”,论坛像一张请帖,向世界发出了旅游合作、共同发展的诚挚召唤;论坛像一堂智慧“大课”,一次思想“洗礼”,于海南来说是视野跨越和思路提升。  相似文献   

4.
当读者收到这期《今日海南》刊物时,光阴老人的足迹将迈近2007年的“终点站”。这一年,我们记住了什么? 作为见证、传播、鼓劲、推动海南发展的《今日海南》,我们开始盘点收成并向全省人民回放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原声道”——  相似文献   

5.
学什么,怎么学?“两广”经验在省委。2010年度理论研讨会上引起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成为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加快海南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攻略。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1日,是海南解放60周年纪念日,在隆重纪念这个日子的时候,我们当纪念什么、铭记什么、思考什么?  相似文献   

7.
“绿色崛起”是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也是根据海南眢情做出的正确发展战略抉择。什么是“绿色崛起”?党代会报告的解释是,“以人为本,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开放包容,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刻理解“绿色崛起”的思想内涵,对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绿色发展中,实现绿色崛起,为全面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而不懈奋斗,走出一条独具海南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海南的“绿色崛起”,至少包含有四个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今日海南》2008,(1):24-28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推进海南文化的发展?2007年12月20日,“海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座谈会“在海口举行。座谈会上,30余名来自全省各宣传文化部门、文化单位和文化企业的代表,分别就“海南文化建设的框架和布局”、“海南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海南文化产业发展”、“海南基层文化建设”等四大议题进行了研讨,共同为海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制》2011,(12):69-70
一个时期以来,从凤姐、小月月到恶搞“我爸是李刚”,这些与主流文化差异大的亚文化现象隔三差五地出现,犹如风暴来袭,在网络新媒介上卷起一片尘埃。有的很快风平浪静,有的持续发酵。如何看待这些亚文化现象?它们的出现和存在是否有意义?对社会总体文化意味着什么?它们会有怎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让出一个座,温暖一座城。请自觉为老弱病残孕等有需要的乘客让座。”12月22日,广州市在全市开展以“文明从我做起,让座人人参与”为主题的“让座日”活动,值得海南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正日益成人们关注、谈论的话题。什么是全球化?其本质是什么?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如何看待全球化?人们也是各执一词,观点大相径庭。一部分人认为“全球化主要是一些国家制定的政策有意造成的”①,他们斥责“全球化”是“美英等少数发达国家”“包藏祸心”、“蓄意设下的一个陷阱”②。这一见解否认“全球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另一部分人则极力赞美全球化、讴歌全球化、推广全球化。他们把“全球化”当作一种信仰,一种判断世界各国、各民族先进与落后,开放与保守,自由、民主与极权、独裁甚至好坏、善恶的标准,强迫世…  相似文献   

12.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首先需要通过一。张“名片”来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提升国际知名度以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也增强海南人的自豪感,自觉按照“名片”要求修身养性、开拓创新,进而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旅游内涵,从整体上增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综合竞争力。而选择“梦幻之岛”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第一名片”或“总名片”,按照“梦幻之岛”的要求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可以让游客来海南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人间天堂,什么叫海外仙境。  相似文献   

13.
刘建林 《台声》2013,(2):44-44
在台湾台南市,有一座香火盛旺的庙叫永华宫,有一条笔直宽阔的路叫永华路。滚滚历史长河湮没多少事,悠悠千年尘埃埋没多少人,“永华”却镌刻在一座庙、一条路上,至今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被人们纪念、传颂。这庙、这路,显然因人得名。不由得让人要问,“永华”何许人也?从台湾史料看,“永华”是最先在台湾推行大陆教育科举制度、享有“郑氏诸葛”美誉的陈永华。  相似文献   

14.
引言海南的旅游需要一个大项目、构筑一个大产品,才能更好地整合热带海岛海滨的自然资源,才能联合全行业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进行整体竞争,这是多年来政府、行业和全社会都一直共同关注问题。但这个项目是什么?这个产品是什么?近年来,海口市的旅游正在同三亚竞争,瓜分来海南的有限的客源,而且海口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使海口充分发挥其省会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成为海南旅游的大本营,并借助三亚及全省的旅游优势创造更多的客源而与三亚及全省共享?这份“海南世界博览会”的构想方案,力图以国际…  相似文献   

15.
问:什么是“金盾工程”?它的实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答:“金盾工程”即是“全国公安信息化工程”的简称。金盾工程的实质是:应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达到全国公安机关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与综合利用,实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目标。金盾工程的意义在于:增强公安队伍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整体战斗力。在网络技术高度普及的信息时代开展金盾工程建设,是当前和未来公安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问:金盾工程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答:“金盾工程”的总体目标是,落实“科技强警”战略决策,在现有的公…  相似文献   

16.
罗宇凡 《今日广西》2010,(19):27-27
随着“全国6000万套空置房”的数据被媒体披露,中国究竟有多少套空置住房的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今年7月底,海南传出正在研究征收住宅“空置费”。在空置房数量尚未廓清的情况下,“房屋空置税”的提出是否开拓了一条调控的新路?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处南疆,海南曾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南荒”而成为流放官员、贬谪罪臣、避祸难民和驻防军队的场所。在以中原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中国古代,海南远在天涯,因而,人们对海南有许多误解和误传,以为海南是一片“文化沙漠”,更谈不上有什么历史文化名人了。  相似文献   

18.
聚焦港澳台     
《小康》2010,(3):24-24
中国高铁革命香港《亚洲周刊》 中国投资13000亿人民币建设“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形成贯通中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交通大网。这是破解中国铁路运能瓶颈的“利器”。由此,继长三角、珠三角的一小时生活圈之后,整个中国的一日生活圈渐渐呈现,将发挥异地同城效应,更大的影响则是对沿线产业和城市规划的重新布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1,(1):35-37
邓小平理论是什么?社会主义是什么?党的领导是什么? 对于朴实的杨箕村村民来说,他们的“好姐”——村总支书记张建好带领大家走出的致富路,就是答案! 张建好,24年如一日,带领村民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她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把一个昔日集体存款只有150元的贫困村建设成年人均收入近4万元赫赫有名的广东第一个“亿元村”,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想在杨箕村的崛起中变为现实! 张建好,这个“亿元村”的领头人,以共产党人的胆识、气魄和无私奉献,在人们心中扬起了一面永不褪色…  相似文献   

20.
图说     
《今日海南》2010,(9):6-7
世博·海南“海南,让您的生活更美好。”8月7日至11日,世博会海南活动周在上海世博园里掀起了一场“海南热潮”。舞台表演、技艺演示、旅游产品三大板块讲述的“海南故事”贯穿了整个海南周演艺活动,独具特色的热带雨林、椰风海韵、黎苗文化、传统琼剧等让游客在世界行走,为海南停留。海南借此向世界宣布:国际旅游岛建设,我们正在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