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维持公共政策系统有序运作的重要维度,合法性的高低不仅影响政府治理的正当性和有效性,也对政策实际效果产生正负型的向度指引。其中,公共政策的合法性获取离不开对政策主体、政策执行、政策客体的探讨。然而,政策主体的“非市场缺陷”、政策执行的“分裂操作”、政策客体的“低水平参与”,成为引致公共政策合法性削弱乃至失效的三大痼疾。要提升公共政策的合法性,需提高政策主体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优化政策执行的法制环境与监督机制,拓展公民政治参与范围和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我国族群政策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核心。这套政策在多年的执行实践中出现了各族群不公平、族群认同度高于国族认同、政策执行主体心态不成熟等偏差。从公共政策生命周期理论视角来看,调整这些偏差需要在族群政策执行过程中加强国族认同教育、适当调整少数族群的"特权"、弱化少数族群公民的族群意识、强化政策执行中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促进中华民族全体公民维护好各族群平等团结的大局。  相似文献   

3.
论政策有效执行的合法性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政策的作用能否有效的发挥,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的效率。政策的有效执行是以社会公众对所推行政策的认同和接受为前提条件的,而政策能否被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作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政府在民众心目中是否具有合法性。因此,要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就必须通过提高政府行政绩效和搞好政府公共关系来夯实政府权威的合法性基础,进而增强社会公众对政策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浅析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体现在地方政府的执行行为过程中,是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各种力量综合而成的整合力。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高低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以及统治的合法性。然而由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地方政府存在政策执行力不佳的问题,因此在我国政策实践中要求通过有效的政策执行机制创新,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执行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公民的参与是这一重要一环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可以促进公民对公共政策的理解,有效监督政策的执行情况,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绩效,进而让政策最大化地维护和实现公众的利益。然而,在当今社会,存在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积极性不足、参与渠道不完备、公众人员缺乏政治素养等阻碍公民参与政策执行的现象。我们应该加大参与建设政治文明的宣传,健全公众参与政策执行通道,建立起公众与政府间的有效沟通渠道,让公共政策执行真正落实到实现和维护公民的利益上去。  相似文献   

6.
刘东杰  李哲 《工会论坛》2007,13(1):134-135
长期以来,在我国公共政策领域一直存在着“肉食者谋之”的观念和政治冷漠的现象,普遍认为政策过程是国家机关的职责,公民只是政策对象,致使政策各环节都缺少公众的身影,大大削弱了政策的合法性,使政策执行遇到认同性危机与阻力。如何扩大公民政策参与,增强政策合法性,成为当前必须着手去研究和解决的一项艰巨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方政府的合法性来源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设计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测评指标应关注这种特殊性的内在要求。以地方政府合法性为导向,依据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特点,借助平衡计分卡,以政策目标共识、学习与成长、政策执行流程、政策执行成效(3E+利益相关者满意)为测评维度,并基于对指标的筛选,可以形成一套科学可行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测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公民社会的发展影响了我国政策过程的制定、执行和变化。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公民社会对政策过程的积极影响。但由于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仍处于兴起阶段,对政策过程的影响较小,政府主导模式仍没有变化,所以公民和政府应共同促使我国公民社会的成熟,转变我国政府传统行政方式。  相似文献   

9.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政策合法性的重要体现。当前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面临民主化程度低、官本位思想严重、利益集团控制、制度设计不到位、信息不对称、公民参与能力低和社会缺乏契约精神问题,需要全面认清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现实困境,扫除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障碍,切实发挥公共政策调节社会资源和分配公共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地方政府决策过程中,普通公民和利益群体都希望自己的需求能获得政策回应。然而在现实中,公众的利益诉求分散孱弱,难以形成有效的政策竞争合力,社会精英往往把持着地方政策议程。因此,地方政府只有将多元公民利益通过一定步骤进行整合,吸收并回应公民利益诉求,才能实现地方政策的公共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政策规避是我国政策执行中的常见现象,政策规避的危害十分严重,它加剧了政策执行风险,造成政策执行走样,甚至出现政策执行失败;它破坏政策秩序,导致政策体系结构性紊乱;它破坏政府和社会之间的信赖关系,引发党和政府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逐渐觉醒,出现了利益群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的碎片化,公民社会也随之兴起。公民社会的兴起对政策过程,即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督和政策终结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如扩大了政策制定的主体范围、促进了政策内容的科学与合理化、改变了政策制定模式、促进了涉及相关利益的政策执行的顺利实现、私立性妨碍了政策执行、参与的不平衡导致政策评估的不完全、完善了政策监督机制、缺乏合法的监督途径使得监督力不足、积极推进了无效政策的终结等,加强对公民社会的研究,探讨其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为公民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政府合法性研究关注的是政府获取公共权力的途径与程序的正当性,以及公民对政府运用公共权力的效果的认可。从社会群体结构来看,政府合法性的本质是精英与大众是否能够就政府运用公共权力主导社会福利分配的结果取得共识。这就要求政府通过公共经济政策在精英与大众之间取得利益配置的均衡,从而诱导彼此有利益冲突和观念分歧的精英与大众通过合作博弈构建自由民主制度,这对于政府可持续地强化合法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政策执行是由社会建构,所以政策执行的关键应聚焦在社会领域。政策的被组织执行向自组织执行演变是政策执行方式的跃升,它由一系列内外部因素驱动。政策的自组织执行有助于公民反思理性的积累,社会资本的传递和公民社会的培育,有助于实现政府瘦身,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促进社会的政策认同,培育社会主体公共理性精神和发展民间组织。构建社会互信和创建具有激励效应的学习机制是实现政策自组织执行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进程使公民对政府的合法性认同受到冲击。为了保证公民对政府管理的足够的信任投入,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要及早作出应对。为此,必须重中国家主权原则,防止“国家主权销蚀论”、“补偿论”等理论的政策影响;必须对政府的管理行为作出适应性调整,消除政府在全球化环境中至今仍存在的“管理盲点”,扩大政府间合作以及政府与本国公民的合作,防止个别国家把本国管理观念强加给别国。  相似文献   

16.
目前,政府信息不够公开、公民政治素质不够高以及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实现,政府应与公民合作,以善治的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性、回应性和有效性的实现去推动我国公民最广泛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7.
法治政府的灵魂和精髓可概括为权力规约与权利保障。作为一项连续的动态过程,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法治政府建设至少应包含对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反馈等环节的讨论。其中,政策制定过程的信息公开与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的自由裁量与程序约束以及政策反馈过程的回应、纠偏和问责等多项议题的论析与机制重构,无不应渗透着权力规约与权利保障的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公民参与对政策问题确认、政策议程建立、政策方案规划和政策合法化等环节有着重要的影响.明确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合法性、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增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能动性、完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有序性、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性,有利于扩大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从SARS案例反思政府信息透明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息透明度对于公民的生命权、社会一致同意和政府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信息开放和信息控制均可能达致“一致同意” ,但前者基于社会契约 ,因而能给政府提供充分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法性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国家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对政府的统治和治理产生着重要影响。作为公共政策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属性,合法性是公共政策具有实施效力的关键和保证。政策合法性包括政策主体的合法性、政策内容的合法性、政策程序的合法性和政策依据自身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