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生态长廊     
《党的建设》2014,(6):57-57
我国首次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开展生态效益监测 自2012年起.我国首次对退耕还林工程开展了生态效益监测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监测评估,不仅是深化工程管理。实现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的迫切需要,也是调整完善工程政策,建立工程绩效反馈机制、修正机制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论点摘编     
《正气》2003,(Z1)
强化制度约束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监督静乐县纪委书记薛凤林撰文指出,退耕还林工程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执法监察,是保证这项工程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造福工程的重要环节。县纪委、监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制度约束,加大退耕还林工程监督。第一,以政务村务公开为载体,发挥群众监督作用。退耕还林工程规模、投资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而且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发挥农民的监督作用,是搞好退耕还林工程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为此,我们以乡、村两级政务、村务公…  相似文献   

3.
日前,从全国退耕还林工作会议上获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3.64亿亩。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期限。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是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自1999年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来,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2004年12月的统计,退耕还林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进行,退耕还林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面临困境和挑战。一、四川省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四川省林业厅2004年12月底统计,自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工程,五年来,累计已完成…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是当代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既是一项生态工程,又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原州区作为宁南生态环境脆弱的大区(县),无疑是退耕还林的主战场之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四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情况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6.
海东地区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认真贯彻执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方针政策。各级党委、政府把退耕还林工程当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和加快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来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7.
宁夏贫困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农村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变化较大,农民收入加快增长,生活、生产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条件发生积极变化,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县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五年来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农户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干部群众生  相似文献   

9.
信息广场     
《先锋队》2013,(21):44-49
太原市:首次把工程领域材料纳入政府集中采购前不久,太原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所需钢材、沥青、石材等材料采购工作顺利完成,为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按时开工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是太原市历史上第一次把工程领域材料纳入政府集中采购,实行政府甲控主材。市政府采购中心为此成立了市重  相似文献   

10.
神州时事     
全国今年计划退耕还林一亿多亩 去年12月闭幕的全国退耕还林现场经验交流会消息: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25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启动,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共完成退耕还林2963万亩。去年底全面完成任务。今年国家共安排退耕还林计划任务1亿多亩。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审时度势,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生态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规模最大、任务最重、投入最多、群众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退耕还林工程从1999年开始试点到2002年在全国25个省(区、市)全面正式启动,截至2003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2748万亩。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又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实现农村全…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2008,(24)
太原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成立于1998年4月,是太原市行政区域内唯一的工程交易合法场所。自成立以来,在市建管委的领导下,真正发挥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点工程。桂林市作为珠江、湘江上游生态建设和自治区党委确定的桂北旅游、农林经济带的重点城市,肩负着无以回避的历史重任。近来,我们对阳朔、永福、资源、龙胜等县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了实地调查,并走访了市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局、林业局、粮食局等相关部门,进而对全市的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综合考察,现将有关情况及我们的一些思考整理如下,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行的生态林8年补助期限确实偏短的问题;又能从根本上解决过去种植经济林没有市场销路保障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通过地方立法来稳定退耕还林成果,为我市后续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避免今后出现“退林还耕”的现象,稳妥解决好补助停止后农民的生活出路。二、制定《太原市退耕还林管理办法(草案)》的基本内容1.明确政府与农民间的权利义务的关系,实行权责利的结合。目前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政府与农民的权利义务划分不明,如退耕后的管护责任、补助的给付期限与方式、验收的时间与标准,一方不履行或不恰当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15.
《先锋队》2007,(16)
太原市建筑工程交易中心,是经太原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建筑工程交易综合管理服务机构。去年以来,该中心结合市建管委基本建设审批平台,改串联办理为并联办理,严格限时办结制和超时默认制,缩减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6.
开展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是抑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也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省从1999年10月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试点,今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工程范围逐步扩大到全省21个市(州),168个县,300万农户,1000余万人口;完成坡耕地退耕还林763万亩,配套荒山造林581万亩。通过落实“退耕还林、封山绿化、  相似文献   

17.
发展脚步     
半月大事■2008年宁夏生态建设国家投资逾12亿2008年1至11月宁夏生态建设国家投资已超过12亿元。其中包括:7.3亿元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性补助,3.2亿元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专项资金;6000万元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资金,616万元天然林资  相似文献   

18.
去年,卓资县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程重点县。该县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苦战一年,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已完成退耕还林(草)面积 16.8万亩,比近三年退耕还林面积总和还多。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卓资县委、政府充分认识退耕还林(草)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大意义,把该项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政府乡长为第一责任人,实行行政技术双层管理责任制…  相似文献   

19.
佘方忠  黄荫涛 《探索》2000,(4):77-80
中国政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根本和切入点,在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又将退耕还林列入西部大开发国家首批投入项目,2000年在西部13个省、市、区174个县开展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试点示范。本文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真总结分析了中国近20年在退耕还林上的实践经验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沟系治理的实施途径以及“基础型”、“生态经济型”、“综合型”的退耕还林模式,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目标,并提出了实施好退耕还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习水县的退耕还林工程以其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全省营造林质量一等奖和遵义市2003年退耕还林达标单位。实现了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的双赢,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