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近代维新政治思潮是继晚清洋务思潮之后兴起的又一主导性政治思潮.以近代报刊和近代学会组织为依托而兴起的近代维新政治思潮,实现了对其之前洋务思潮的历史超越.本文以戊戌时期执舆论之牛耳的民间政论报刊《时务报》文本作为审视对象,集中探讨维新政治思潮相对之前的改良思想与洋务思想的超越性,以便我们更为清晰地把握和了解近代维新政治思潮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和政治思想史上所作的历史贡献以及所占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英勇就义还是思想激进都表明谭嗣同的哲学个性鲜明,卓尔不群,在中国近代哲学史、思想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对于戊戌启蒙思潮和中国近代哲学研究不可或缺。谭嗣同的哲学经历了由推崇气到推崇仁的哲学嬗变,嬗变的契机则是源于甲午战败的"北游访学"。鉴于对从前"所愿皆虚""所学皆虚"的认识,谭嗣同断言惟心是实,期望凭借仁学"以心挽劫"。仁学的建构反映了谭嗣同的心学归宿,对仁的界定和理解则成为近代心学的独特样式,显示了其仁学的原创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10)
近代中国的妇女组织自戊戌维新时期诞生,历经百年的曲折发展,为近代妇女解放、民族独立和社会变迁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近代中国妇女组织的考察与研究不仅可以具体呈现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独特性,亦可为当代妇女组织的培育提供历史观照。  相似文献   

4.
王红丽 《学理论》2009,(9):89-90
在近代中国.戊戌维新派在仿照西方构建自己的制宪思想同时,还从理论上营造了一个近代工业化的经济依托.希冀其制宪主张付诸实施。但是被移植变异的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因找不到与当时中国社会整合的契点。最终导致其近代政治经济理念以悲剧结束。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决定着妇女解放是一个民族解放、阶级解放和性别解放相互促进的历史进程。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妇女解放的正确道路。时至今日,民族与阶级解放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而性别解放的任务则任重道远。中国妇女解放主要依靠党和国家,而缺少西方妇女解放那种自我奋斗的艰难跋涉和主体意识。而知识经济的到来,则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历史难题,参与知识经济是中国妇女获得彻底解放的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之后,实证主义哲学思潮逐步进入中国。实证主义哲学在近代中国具有独特的理论形态,并引发了科学主义和西化思潮,由此带来中国近代的文化和社会变革。因此,实证主义哲学是对近代中国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潮,它对于塑造近现代中国文化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取代维新派充当了历史舞台的主角,孙中山的民主主义与主观社会主义成了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孙中山不只是近代中国民主主义的伟大先驱,也是近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的先驱。他的主观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成果。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具有两种倾向,即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倾向。前者是主要的,而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9,(10)
在思潮此起彼伏、互相激荡的大时代中,胡适与张君劢是近代中国民主理论的不同派系的代表。胡适是科学和西方现代化的表率,是新自由主义的领军人物。而张君劢似乎更加保守和传统,是社会民主主义的典型代表。在20世纪初期中国立宪民主经历的基础之上,胡适与张君劢就民主与自由的关系、民主与独裁的关系、民主的实现形式和民主的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对近代民主理念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比两人的民主思想,使我们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潮的把握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9.
民族主义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思潮。晚清时期,这一思潮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产生;而民国时期是这一思潮的发展与高涨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狂热的民族意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逐步倾向于推动维护民族利益行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一股重要思潮,在社会大变迁的航道上,奔腾起伏,波及神州的方方面面。“实业救国”,也是中国近代华侨回国投资中的一股重要思潮,在社会大变革的道路上,漂泊四海的华侨心系故土的兴衰荣辱。  相似文献   

11.
张治江  安树彬 《理论导刊》2012,(11):109-112
新世纪十多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在史料发掘、学科体系建设、思潮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研究理念与方法、范围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体系建设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学界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2.
张英 《理论探讨》2003,(2):38-40
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主体 ,但并不是作为自然科学被传播 ,而是对其意义作了新的理解 ,把它提升到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这是近代中国社会对思想理论的必然要求。在短短的几十年里 ,进化论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变易史观相结合 ,形成了中国近代的进化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 ,进化史观居于时代思潮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时,一些人曾提出:中国政治改革的出路,在于实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即一党在台上,一党在台下,相互更迭,轮流坐庄。否定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派合作的政治制度。这使一些不熟悉中国近代历史的同志产生了思想混乱和迷罔。因此有必要回顾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了解多党政治的主张、实践及其破产的过程,更加理直气壮地坚持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派合作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4.
陈艳霞  王文宾 《学理论》2010,(27):133-134
康有为和严复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他们呼吁妇女解放,反对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的束缚,提出了各自的妇女观。试从康有为和严复妇女观的根源、主张及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康有为和严复妇女观所起到的启蒙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5.
金鑫 《学理论》2010,(1):11-12
各种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进行了新的解读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受到了冲击;在社会实践中,我国女性发展和全世界妇女解放出现了新特点,新情况。马克思妇女理论需要不断突破发展,从而在新时期对日益复杂的妇女问题做出新的回应。社会性别理论在妇女问题研究上开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吸纳社会性别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丰富发展的有效途径,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更好地指导我国妇女解放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2021,(3):16-20
女性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恩格斯认为,"在任何社会,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实现妇女解放和发展作为自身重要任务之一并为之努力奋斗。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回顾百年党史上的妇女解放运动,考察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能够为新时代妇女解放和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28)
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不论在女性地位的提升还是思想的解放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更是成为追求男女平等的先锋力量。但诸多社会因素却阻碍着她们的发展,只有厘清这些社会因素背后的传统性别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性问题,促进男女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时期,日益腐朽的封建统治使民众生活举步维艰,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妇女的命运更为凄惨.这种时局给女权意识的发轫提供了阶级基础.此时,西方人权学说及女权思潮的涌入,给处于漆黑一室的国人带来了启发和希望,这种女权思潮触发了女权运动的勃兴.伴随妇女解放浪潮的高涨,社会时局发生了有利于女性发展的转折.  相似文献   

19.
史春燕 《学理论》2012,(28):140-141
近代资本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入及影响,在中国掀起了"教育救国"的呼声,许多新式教育在中国建立了起来。在这种大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回族在近代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走上了逐步觉醒的道路。在民国时期,回族军阀马步芳家族成为青海真正的统治者。为了立足于回族社会,也为了本民族社会地位的提高,在马步芳家族的推动下,青海回族教育得到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领导妇女解放运动作为党的一项重要任务。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引领下,领导广大妇女在建构现代民族民主国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妇女问题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