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德怀异常严肃地对杨勇说:“杨勇同志!张国焘闹上了,他要南下,让我们也跟他走,那不成!中央已经决定我们单独北上,你们团的任务,就是掩护中央机关,保卫他们的安全!”  在杨勇将军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曾两次执行护卫任务:一次是红军时期,任团政委的杨勇奉彭德怀之命,率部护卫毛泽东和中央机关走过长征路;另一次是解放战争时期,任纵队司令员的杨勇奉邓小平之命,率部护卫刘伯承司令员和中原局机关北渡淮河,开辟淮西根据地。这两次非同寻常的经历,既是杨勇将军革命生涯中不平凡的一笔,也有一些刻骨铭心的教训深深地印刻在…  相似文献   

2.
杨勇,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12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就组织童子军参加对土豪劣绅的斗争,此后参加工农红军。在长征路上,在平型关战役中,在解放大西南的隆隆炮声里,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他智勇双全,百战百胜,立下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将军浓眉大眼,方脸阔嘴,神仪威武。长征途中,张国焘出于个人野心,阴谋采取军事行动,欲裹胁中央机关南下。杨勇受命率部护卫中央机关,以威怒虎势吓退张国焘部属,使中央领导安全脱险。毛泽东当时拍着他的肩膀说:“你  相似文献   

3.
杨勇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著名的一员虎将。他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战功显赫。新中国成立后,他率部挺进祖国西南边陲,解放了包括贵州省在内的大西南一些地区。不久,杨勇被任命为贵州省第一任省人民政府主席兼省军区司令员。这期间,他模范地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智勇兼备,教育和团结了一些国民党高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曾4次拜访中顾委委员刘志坚将军。请他谈谈“二战”时期在红三军团参加“东方军”入闽作战的有关情况,他说:“当时,彭德怀为三军团可令员兼东方军司令员,滕代远为政委,我任红三军团青年部长、民运部长和宣传部长,参加了红三军团三次入闽作战。记得当时我还写过两篇新闻报道呢!”当我们将他在1933年7月写的《朋口战役记述》等文章的复印件送给他时,他高兴极  相似文献   

5.
1950年1月初,率部协同兄弟部队全歼国民党宋希濂残部的解放军五兵团司令员杨勇,带领“前指”机关由四川移师贵州,参加贵阳人民1月15日欢迎五兵团凯旋和杨勇就任省主席的盛大集会。他乘一辆黑色轿车,走在由20多辆卡车组成的车队  相似文献   

6.
余振魁 《湘潮》2008,(12):50-51
1949年7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司令员的杨勇率部向大西南进军。7月20日上午,杨勇带着先遣部队之一部顺路从江西宜春慈化余家坊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乡文家市,在老家小住了6天,这是杨勇一生仅有的一次回老家。  相似文献   

7.
广艳辉 《党史纵横》2009,(12):45-47
王玉瓒先生早年从戎,是张学良将军的得力部下,历任排长、连长、少校副官、中校副官、上校参事、上校营长、团长、副旅长等职。在其任东北军警卫队第一营营长期间,曾两次担负蒋介石在西安华清池行辕的警卫任务。1936年12月12目,他奉张学良之命率部捉蒋。打响了西安事变的第一怆,活捉了蒋介石,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的抗战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彭德怀赔礼     
这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件事。一次,彭德怀司令员因一封电报的事错怪了洪学智将军。彭德怀心里过意不去,第二天吃早饭时见到洪学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洪学智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新华社在《洪学智生平》中这样介绍:1950年7月,洪学智同志调任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同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协助彭德怀司令员指挥志愿军入朝作战。他分工负责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工作,参与领导指挥了第一至五次战役和其他历次重大战役,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和谋略,并在保证志愿军首脑机关的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彭德怀司令员的高度赞许。1951年6月,他兼任  相似文献   

10.
梦绿 《世纪风采》2010,(6):9-14
1950年10月,彭德怀身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奔赴朝鲜作战。1953年7月27日,彭德怀在板门店停战协定签字仪式上签字。在这统领千军万马进行艰苦卓绝战斗的三个寒暑里,面对条件之恶劣、困难之众多、战斗之频繁与激烈、任务之艰巨、运筹之艰难的严峻考验,一向耿直豪爽、正直坦荡、严于律己而极端负责任的彭德怀发了4次雷霆之怒,从某种程度上反衬出他对强敌的无所畏惧,对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忱,政治上的松柏之节,  相似文献   

11.
邓华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将领。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抗美援朝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备受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器重。在彭德怀回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后,邓华曾担任过志愿军的第二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9年庐山会议后,随着彭德怀被批遭贬,邓华受到牵连,身处逆境。  相似文献   

12.
我是孝义市高塘坂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1950年美军侵朝战争爆发,接受中央命令,我随彭德怀司令员赴朝参战,任彭德怀司令员的警卫员。我亲眼目睹了美国侵略军在朝鲜所犯的一系列罪行和中、朝两国军队保卫国家、浴血奋战的壮举。下面是我在朝鲜的一段回忆,  相似文献   

13.
孙佐培 《党史博采》2009,(12):49-50
<正>孙毅是共和国的开国中将,人称"孙胡子",由于我曾在他率领的部队中工作,所以有幸几次接触孙毅将军,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解放战争时期,我冀中军区领导机关驻在河间,由孙毅任军区司令员。1946年8月的一天,干部战士刚吃过下午饭(那时部队一日两顿饭),忽然大  相似文献   

14.
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杨勇上将率最后一批援朝志愿军返回祖国。不久,杨勇被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亲自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文革”开始后,杨勇受到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残酷迫害,被关押达近5年之久,致使他右腿骨折,留下残疾,身心受到严重摧残。 1971年5月,杨勇获得自由。1972年7月中旬,中央派杨勇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听说杨勇复出,很多同志都来与杨勇话别。有的人对杨勇调到外军区做副职而抱不平,他们对杨勇说:“你被林彪一伙整了那么多年,现在证明你什么问题也没有,为什么反却要降职使用?”  相似文献   

15.
赤男 《党史博览》2003,(9):37-41
1904年,李聚奎出生于湖南涟源县,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他曾担任排长、大队长、团长和师长,是彭德怀麾下的一员爱将。红军长征前,李到红一军团担任红一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旅参谋长、抗日先遣纵队司令员和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参谋长、四野后勤部第二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之职。毛泽东放眼全国: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周恩来亲自点将,刚担任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不久的李聚奎走马上任…  相似文献   

16.
1949年4月下旬,37岁的杨勇将军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和兄弟部队一起取得了渡江作战的胜利。在刘、邓首长指挥下,部队经江西、湖南向大西南进军。进军途中,杨勇将军顺路回到阔别20余年的家乡——浏阳县文家市,在这里小住了6天。将军戎马一生,就回这一次家。下面记述的是他当年凯旋故里的几个小故事。愚劝乡亲“六不要”7月中旬,杨勇兵团抵达与浏阳毗邻的江西万载。杨勇将军想到即将率部路经家乡,心情激奋不已。他修书一封,通过地方党组织转到家乡。在信中,他告诉家乡亲人不日内将顺便回家看看,恳切地要求乡亲们“六不要”:不要敲锣打鼓放鞭炮;不要上街夹道相迎;不要张贴为他个人歌功颂德的标语口号;不要为他杀猪宰羊设酒宴;不要在他家张灯结彩摆  相似文献   

17.
罗舜初将军在抗战时期曾临危受命担任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打击顽军,讨伐伪军,痛歼日军,在鲁中大地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武戏"。春夏之交,我们采访了开国中将罗舜初将军之子罗小明先生,听他诉说父辈当年的光辉岁月……  相似文献   

18.
《四川党史》2003,(6):13-14
邓华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将领。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抗美援朝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备受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器重。1959年庐山会议后,随着彭德怀被批遭贬,邓华受到牵连,身处逆境。庐山会议之后,1959年8月18日至9月13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中南海举行。在这次会议上,邓华和洪学智、万毅、钟伟等人被错误地划为“彭德怀军事俱乐部”的主要成员,被迫交代“反党反毛主席”的“罪行”。广州…  相似文献   

19.
吴东峰 《学习导报》2012,(19):20-20
●邱维达,国民党七十四军中将军长,与张震将军是平江同乡。1948年冬,张震将军作为华野副参谋长,协助粟裕,力围黄百韬兵团。邱维达率部奉杜聿明之令,钻隙迂回赴潘塘,解黄百韬之围。两位平江老乡相识于淮海战场。是时,邱维达见大势已去,毅然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邱任南京军事学院高级指挥系军事教员,张震将军任该院副院长。某日,张震将军拜  相似文献   

20.
正罗舜初将军在抗战时期曾临危受命担任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打击顽军,讨伐伪军,痛歼日军,在鲁中大地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武戏"。春夏之交,我们采访了开国中将罗舜初将军之子罗小明先生,听他诉说父辈当年的光辉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