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微博摘登     
《台声》2015,(12)
<正>1一个家族,两百年命运浮沉。一种思念,两座园林。一衣带水,两岸同根。——Y(^_^)Y2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与台湾板桥花园的渊源:两座花园同为台湾板桥林家所建。其中,鼓浪屿菽庄花园由林尔嘉于1913年仿照台湾板桥林家花园建造,以寄托因甲午割台迁居鼓浪屿的思乡之情。——10号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12)
<正>厦门理工数字创意学院学生耗时两年,从鼓浪屿菽庄花园和台湾板桥花园入手,拍摄历史人文纪录片《园缘》,讲述了台湾林氏家族几代人在两岸间来回辗转,起起伏伏的发展历程。透过在台湾和大陆对望的这两座花园,透视那个特殊的年代,林氏家族背后微缩的是台湾近代史和两岸分分合合、难以割  相似文献   

3.
陈筠 《两岸关系》2008,(10):10-13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伴着《鼓浪屿之波》的歌声,在金色的国庆假期里,我回到了家乡,踏上鼓浪屿。已经不知多少次来到这座很精致很历史的小岛,只不过与以往拿着相机闲散拍摄的状态不同,此行,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尚道 《台声》2007,(1):90-94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新则国新。青年最富有理想,最富朝气.最富有进取精神,青年论坛是一个载体、一座桥梁、一条纽带,通过这一平台的建设,更是增进两岸交流的一个新平台,把两岸同购、两岸青年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促进两岸青年的交流与合作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鼓浪屿     
《小康》2020,(18)
正(图1)游人如织鼓浪屿隶属厦门市,是厦门岛西南隅一座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岛,与厦门岛隔着宽500米左右的鹭江海峡。融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鼓浪屿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都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前来休闲旅游。自2020年3月6日8时起,鼓浪屿风景名胜区恢复开放。  相似文献   

6.
姚同发 《黄埔》2011,(4):54-56
多少年来,为开拓两岸传媒交流,为两岸传媒教育事业的发展,郑贞铭教授总是不辞辛劳,奔波于两岸之间,架起了两岸传媒交流的一座座桥梁。中华文化的浸润与传承郑贞铭的家乡福建林森,是一座拥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那里人文荟萃,文风鼎盛。郑  相似文献   

7.
鼓浪屿在污水处理的实践中,按照“相对集中、就近处理、方便回用”的原则,首先,把鼓浪屿现有的8个单位的污水处理设施加以升级利用;其次,沿岛设5座小型污水处理站,且因地制宜地采用3种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达到回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8.
何强 《政协天地》2013,(8):39-40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有一段话特别让人期待:"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相似文献   

9.
广袤的黄土高原东畔,宛转的汾河中游两岸,雄卧着一座有着5000年文明史、2500年建城史的特色文化名城,山西省省会——太原。  相似文献   

10.
迎着夏日的清风,驾车行驶在402公里的滨河大道上,一座座标志性建筑让人目不暇接:中华黄河坛、中宁枸杞博物馆、青铜古镇、黄河书院、中华回族第一街、黄河楼、黄河文化展示园……宛如盛开在黄河两岸的奇葩。  相似文献   

11.
钟邰 《台声》2011,(9):13-13
8月26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南昌出席第九届赣台经贸研讨会期间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业好比是一座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搭建的大厦,这座大厦的基础就是坚持“九二共识”,就是反对“台独”。  相似文献   

12.
洪鸿 《台声》2011,(12):16-23
如果说当年余光中这首《乡愁》诗,道尽了当年海峡两岸这湾“浅浅的海峡”,阻隔了两岸同胞团圆的心中苦闷,那么今天,在这湾“浅浅的海峡”上空,已然架设了一座“宽宽的、畅顺的大桥”。桥的全称为:“亲情乡情两岸情之桥”;  相似文献   

13.
陈筠 《两岸关系》2009,(5):6-10
2009年4月25日,南京。雨后,天空显得格外明朗与湛蓝。 又一场谱写两岸新局的盛会——海协会海基会第三次领导人会谈(以下简称“陈江会”)在这座六朝古都拉开帷幕。两岸同胞对此次会谈寄以厚望。  相似文献   

14.
肖军 《台声》2009,(3):9-11
由全国台联举办的台胞青年冬令营至今已是第15届了,它已逐渐成为全国台联一个推动两岸交流的品牌活动。这项活动不仅为增进台湾青少年对祖国大陆的了解也为两岸青少年的情感交流措建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5.
厦门随想     
不久前去了厦门。老慕跑厦门的次数是比较多的。到福建,福州可以不去,厦门是不能不到的。厦门留给我的印象一直很好。就在十几年前,如果说福州还是个大县城的模样,那时的厦门就非常摩登,使得上海人觉得特别亲近。在老慕眼里,厦门还闪烁着中国近代文明的点点星光。这不仅是指鼓浪屿的座座洋楼,  相似文献   

16.
戴晓玫 《台声》2010,(9):35-35
厦门。这座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的海滨城市留给营员们的印象是多样的。文明的市风,整洁的街道,闲适的生活节奏,是大家对厦门最直观的印象。鼓浪屿的精致优雅,环岛路的多姿多彩,胡里山炮台的沧桑历史.厦门规划馆展现的远景蓝图,嘉庚纪念馆颂扬的爱国情操,都让台湾学子从不同层面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外在与内涵。  相似文献   

17.
正2月21日至25日,为促进两岸青年学生联谊交流,加深对闽南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增进台湾青年一代对祖国大陆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厦门市台联举办了2019年"相聚厦门"台湾师范大学青年学生冬令营。24日晚,为期5天的冬令营活动在第一广场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冬令营活动包括闽南文化寻根交流、两场两岸同胞新春交响音乐会及鼓浪屿音乐快闪演出等内容。来  相似文献   

18.
尚道 《台声》2007,(Z1)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新则国新。青年最富有理想、最富有朝气、最富有进取精神。青年论坛是一个载体、一座桥梁、一条纽带,通过这一平台的建设,更是增进两岸交流的一个新平台。把两岸同胞、两岸青年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促进两岸青年的交流与合作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300多名两岸婚姻家庭成员齐上阵,搭建起一座座帐篷拼出了"我爱你"的英文简称图形——这是6月1日上午发生在苏州安住幸福山庄的动人一幕。5月31日至6月1日,由全国台联、江苏省台联主办,苏州市台联、苏州市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协办的"两岸一家亲,共建好家园"两岸婚姻家庭联谊活动在苏州举行,来自全省各市的近100户两岸婚姻家庭欢聚一堂,共享幸福  相似文献   

20.
走进4月的厦门,让我惊奇的并非是鼓浪屿诗一般的意境和旖旋的风光虽然这座海上花园别样的景致和轻拂的海风曾让我流连忘返,但是,当我来到位于夏门东南端的胡里山炮台时.却被当年那段不朽的记忆深深震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