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金羽  林胜 《前线》1991,(12)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当今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创造性的政治蓝图,它的理论内涵十分丰富。本刊《理论研究》专栏发表的金羽、林胜的《“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今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一周年。值此澳门回归祖国一周年之际,深入学习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澳门问题的重要论述,回顾澳门回归的主要经验,总结澳门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的新实践,探索新时期的工作思路,对于保证澳门的长期稳定发展和“一国两制”在澳门全面顺利贯彻实施,发挥澳门在统一祖国进程中承前启后的作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发  相似文献   

3.
潘鈜 《党史博采》2009,(11):4-6,9
上世纪50、6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确定和平解放台湾的“一纲四日”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继承基础上创造性地加以发展,提出“一国两制”的重要战略。它不仅为台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指明了方向,对解决国际争端也提供了范例。“一国两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给科学社会主义增添了全新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战略构想。它不仅对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解决国际上类似的问题以及其他国际争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从十三大开始,我们党就把,“一国两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愿腔内容。党的十四大再一次确认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坚持“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坚持“接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5.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自党的十五大以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成功运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理论,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在“一国两制”理论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有力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邓小平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内,在中央的领导下,经过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可以允许局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而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依法保留不同于全国现行制度的特殊制度。这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实现台湾回归,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也是邓小平同志经常在“脑子里转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0页.以下引用《邓小平文选》第3卷只注页码).邓小平同志认为,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光有良好的主观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办法”(第87页);而新办法的提出又必须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国两制”构想就是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础上提出的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从实际出发解决台、港、澳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敬请学界朋友指正。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探索国家的起源,揭示了国家的本质,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邓小平在"一国两制"构想中,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的理论观点,而且有所突破。一方面,坚持了国家本质的阶级性,强调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坚持中国主体地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不变;另一方面,指出国家本质除  相似文献   

8.
自198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问世以来,尤其是1984年9月28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协议公布和1987年4月13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后,世界舆论交相赞誉,称它是“高瞻远瞩的设想”,是“天才的创造,令人神往的伟大构想”……显然,国外许多人士都已关注到“一国两制”所具有的世界政治意义.那么,应从何种角度去分析、把握“一国两制”构想理论意义的最重要方面?笔者认为,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有着十分丰富而特定的内涵,它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学说等诸多重要的学科.从根本上说,它是当今世界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一种创造性的政治蓝图,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核心——国家学说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光辉运用和重大贡献.概括起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一国两制”方针对澳门的适用性“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对“一国两制”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他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8页)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阐明了“一国两制”的三个基本点:第一,“一国两制”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第二,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在大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案,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实践中,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并且把“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变成现实,顺利地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并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具体的方式和步骤,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理论,为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 一、…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略构想变为了现实。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本文试就此谈些粗浅看法。一、"一国两制"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在于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纵观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自党的十五大以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成功运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理论,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50、6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确定和平解放台湾的一纲四目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继承基础上创造性地加以发展,提出一国两制的重要战略。它不仅为台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指明了方向,对解决国际争端也提供了范例。一国两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给科学社会主义增添了全新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构想的提出,对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也赢得了海内外华人的广泛赞同和支持。在“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指导下,在中国政府和海内外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和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实践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也为我们今后解决台湾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对近年来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研究做一个简要回顾,以加深对“一国两…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府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和台湾问题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的重大发展。那么,应该怎样理解这个“构想”呢?首先,“一国两制”是我们党、政府面对当前国际实际和过去历史状况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和台湾问题,实现统一祖国大业而提出来的精心的政治设计。它以“一国”为前提,“一国”是包括港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成功实践,充分体现着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灵活运用。 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12月19日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时曾说:“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来的。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香港问题,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如果用社会主义来统一,就做不到三方面都接受。”“一国一制”不行,只能是“一国两制”才行。  相似文献   

17.
年初,江泽民主席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谈及台湾问题时明确指出:我们充分重视台湾与港澳的不同_特点,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和平统一的内容可以比港,澳更为宽松。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这表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是务实.的、负责任的。那么,台湾究竟与港澳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为什么我们应充分重视这些不同特点并在按“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时采取比港澳更为宽松的政策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一、台湾问题是“两岸中国人自己的事”众所周知,香港、澳门问题是近代西方殖民列强侵略中国,以…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伟大创造,这一科学构想,作为当代全新的一种政治思想,其理论依据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任何社会都要注重发展生产力的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关于落后国家争取胜利后如何处理同资本主义世界关系的理论等等。但是,作为"一国两制"的理论基础,从根本上说,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相似文献   

19.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这一思想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智慧,经过长期酝酿和周密思考而逐步形成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台湾工作,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董志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这一科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