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连日来,香港报纸的大篇幅报道和电视的滚动直播,都让香港同胞为地震灾区民众的不幸遭遇而伤心落泪.地震灾害发生至今,每一个香港市民都对灾情忧心忡忡,见面互相问候的话题也离不开灾情和救灾进展.  相似文献   

2.
女士们,先生们,同胞们: 今天,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庄严宣告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对香港、对全国以至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今天是香港同胞的盛大节日,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  相似文献   

3.
香港是一个宗教开放的城市。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孔教、印度教、锡克教等都有不同种族的人士信奉。香港也是个迷信习俗较盛的地方,鬼神观念及崇拜神灵行为相当普遍。远在1000多年前,佛教即已从内地传到香港。1841年,罗马教廷在香港设立监牧区。1849  相似文献   

4.
廖承志1908年生于日本,父母是国民党著名左派廖仲恺和何香凝.他的祖辈、父母和他本人都是华侨.他曾两赴香港,并为党的革命事业在港工作四年.建国后,他主持侨务工作,多年来为香港回归祖国而孜孜不倦地工作.“文革”期间,他被诬为“海外间谍”而饱受摧残.“文革”后,他初衷不改,继续为解决香港同胞的困难,促进香港与大陆的交流合作,加强血肉联系以早日收回香港主权而抱病工作.1983年廖承志逝世.今天,他未竟的伟业  相似文献   

5.
1990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一部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国性法律.它把中央对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具体化、法律化,成为国家意志.邓小平同志生前高度评价了这部基本法.他指出:“说它具有历史意义,不只对过去、现在,而且包括将来;说国际意义,不只对第三世界,而且对全人类都具有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的成功实践写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之际文宣“1997年7月1日,全世界的目光都凝聚在香港。这一天,香港———这片与我国分离了150余年的领土,历尽沧桑,终于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红旗在维多利亚港湾飘扬。为了...  相似文献   

7.
崔乐 《党建文汇》2011,(6):44-44
“大陆某些作家总是动辄‘国家大事’,仿佛需要时时刻刻都紧皱眉头、唉声叹息才能显示作家的身份,才会有《千年一叹》这样的书,自然和港台作家的‘城市风格’迥异。”香港“名嘴”梁文道、马家辉偕同近年风头正;劲的南京籍香港作家葛亮来宁推介香港书展时表示.港台作家风格轻松‘‘城市化”,与大陆作家风格不同,其中特别举了大陆作家余秋雨的著作《千年一叹》为对比。  相似文献   

8.
1983年3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下简称"人大")期间,香港记者极想捕捉到有关中央对香港回归谈判的信息,焦点之一就是回归后人民解放军是否进驻香港问题。香港记者趁人大会议期间香港各界人士与中国高层人士聚集的时机,见到国家领导人就劈头盖脸地提问。  相似文献   

9.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署标志着内地市场对香港银行业开放.香港银行北上,对香港金融业和内地金融业的发展都是一次极好的机会.但是由于内地银行监管立法的内在不平等和银行业市场的相对赢弱,势必产生诸多问题.从法律层面上讲,最大的问题就是法律监管能否得到良好的执行并实现公平的问题.因此,一方面必须加快内地金融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尽快制定统一的取消身份差别的监管法,实现法律的公平与平等.  相似文献   

10.
7月8日凌晨4时,暴雨倾盆如注.大竹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灾袭击.短短4个小时,降雨量高达208毫米.处于低洼处的竹阳镇蔬菜农场灾情尤为严重. 凌晨5时,蔬菜农场党支部书记唐雄彬从睡梦中惊醒,发现屋内进水.凭着直觉,他肯定地势低洼的南桥遭遇了洪灾."把险情迅速告诉村民,及早组织村民转移!"他心里这样念叨着.  相似文献   

11.
6月底7月初,暴雨突袭绵阳、广元两市,造成局部险情和严重洪灾.灾情牵动着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 7月5日至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忠一行来到抢险救灾第一线.轻车简从,走家串户,张学忠仔细询问灾情,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所到之处,他一再鼓励受灾群众:"不要担心,我们和大家一同渡难关!"  相似文献   

12.
7月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赶赴遭受特大洪灾的南充、达州市,了解灾情,慰问群众,勉励干部群众面对灾情,坚定信心,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战胜当前困难.……  相似文献   

13.
在廉政建设方面,香港堪称是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的楷模。上世纪70年代中期,是香港廉政建设的分水岭。在此之前,香港的公共部门腐败猖獗,民怨沸腾。然而,7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的情况在短短几年内就有了很大的改观——香港所经历  相似文献   

14.
彭定康掀起狂暴的“政治旋风”1984年12月19日,这是令世界上所有炎黄子孙都感到激动和振奋的日子: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正式签字仪式。当中国政府总理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大厅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将从此结束。随着中英联合声明于1985年5月27日正式换文生效,香港即进入走向1997年的“过渡时期”。为了保证中英联合声明的贯彻实施,中国政府从198…  相似文献   

15.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开始进攻香港之前,香港暂时成为一个战争"避风港"。这一特殊的条件,遂成为一批文化人用不拿枪的方式参加祖国抗战的良好阵地,使香港变成抗日救亡运动的特殊文化据点。大批进步的团体和组织相继成立,进步刊物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香港的抗日文化运动是香港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内容。此外,香港同胞还以其他形式组织和参与救亡运  相似文献   

16.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撕毁了停战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我的父母当时在上海中共代表团工作。10月,和谈工作被迫中止,大部分同志撤回解放区,有少数人派到香港。10月下旬,周恩来和钱之光同志找父亲谈话:他的新岗位是参加中共香港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继续搞工商统战,负责党内财政并参加党刊《群众》的编辑工作。10月29日,我父母离开上海去香港了。而我仍在上海。 1948年初,因生活困难,七叔和八姑就带奶奶和我来到了香港。  相似文献   

17.
章士钊(字行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学者.1973年他已92岁高龄,为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去香港.1972年下半年开始,章士钊先生向女儿章含之谈了想去香港重新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尽最后一份力的想法.章含之将父亲的愿望报告给周恩来总理,总理担心他年龄太大,身体不允许作此长途旅行.章士钊先生理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13,(8):6-8
正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抵达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察看灾情,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图为李克强在受灾严重的双石镇察看灾情4月20日8时02分,突如其来一场7.0级强烈地震打破了周末的宁静——在汶川大地震发生近5年,在距汶川仅85公里的地方,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的地震再次揪住了全国人民的心。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发布,截至  相似文献   

19.
香港《大公报》3月20日刊登了李晋的一篇文章: 彭德怀这封信,我是在李达的书中看到的。李这是上将,书名《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一二九师》,1985年出版。 书中有一章讲述了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李达举了一些事例。当时一个连队每月的办公费、杂支经费和学习经费加在一起,还不到100元,连买擦枪油都不  相似文献   

20.
香港的社会管理经验值得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人多、车多,是个典型的中西混合的国际大都市,但是所有到过香港的人都认为香港虽是弹丸之地却管理得井然有序,处处体现着生机和活力,香港的社会管理有什么"窍门"和"玄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如何行使管理权来管理好香港社会的呢?本文选取几个侧面来解析一下香港社会管理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