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正>2014年美国经济数据的公布已近收尾。2015年的美国经济走势正逐步展开。从已有的数据与状况判断,在2014年基础上呈现总体增长,局部波动,对主要经济体的关系在矛盾与摩擦中取得进展,应是2015年美国经济的主旋律。"突破年"打下良好基础2014年被称为美国经济的"突破年"。良好的经济表现也为2015年美国经济的增长打下良好基础。2014年美国经济开局先抑后扬,第一季  相似文献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2年10月公布的最新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12年非洲经济增长率约为5%,而2013年经济增长预估为5.7%。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有人认为非洲将成为继亚洲和拉丁美洲后的又一个世界经济“新增长极”。非洲经济为何得到如此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非洲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近日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全球经济的复苏处于“贫血”状态。今年全球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7%,2003年的增长率也将低于3%,报告认为,全球经济自2001年大幅下滑之后,开始逐步复苏,但是复苏的速度和范围都不能令人满意。不过,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率的排行榜上依然名列前茅。 (据《人民日报))).我国经济增长率在全球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世界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全球经济艰难复苏。不断强劲的反全球化趋势让世界经济面临复杂的风险和挑战。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不稳定的来源。地缘政治变化和社会思潮冲击也会对世界经济运行与绩效带来负面干扰。预计2017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形势依然不容乐观。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约为3.1%、按市场汇率计算约为2.4%,相比2015年有所下降。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  相似文献   

5.
<正>一、坎坷复苏的2013年世界经济2013年的世界经济仍旧行进在坎坷复苏的道路上,并在增长、就业、物价、贸易与投资、公共债务五个方面得到体现。(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复苏基本巩固2013年的世界经济延续了上一年的经济下行趋势,多数国际经济机构一年来数次下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2013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数据显示,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9%,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  相似文献   

6.
2009年,南非总统祖马在其就职典礼中即提出要以促进就业为中心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经济。2011年,祖马再次在其国情咨文及政府财政预算报告中提出了包容性经济增长战略。包容性增长成为了指引南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指针。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  相似文献   

7.
赵庆明 《南风窗》2013,(1):24-25
从中共十八大报告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年来"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目标转变为"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去快速"的提法折射的是中国经济这些年中怎样的发展转型?改革又需从哪些角度进行突破?2012年12月15~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对2013年的经济发展,会议提出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这一提法实际延续了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调。而在十八大报告中,还第一次提出了将实现城乡人均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的目标,并首次省略了"快速增长"的提法。  相似文献   

8.
<正>金砖国家的概念最初来自高盛公司经济师吉姆·奥尼尔,表达了对未来50年金砖国家发展前景的看好,这一信息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两年里,金砖国家经济表现良好,曾一度引发金砖国家经济与发达国家经济表现存在"脱钩"的论调。在金砖国家峰会连续召开之后,国际社会认为金砖国家试图将其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际政治影响力。与中国、巴西、印度和  相似文献   

9.
财讯     
《南风窗》2014,(26)
<正>中央明确2015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经济工作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王小广 《南风窗》2010,(8):96-96
<正>2010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为调结构创造了很大的空间。首先,2010年的全球经济复苏及过去一年来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在2010年将继续显现,"保八"不在话下,就是说政府在刺激短期经济增长上不用再多使力,从而可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更多的财力抓结构调整、促方式转变。其次,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形势有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1.
颁奖辞在中国利益逐渐多元化的当下,经济领域的立法成为特殊利益集团的博弈场,全国人大财经委在经济立法中的地位殊为可观,回首2009年的中国经济不难发现,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们借助其独特的身份,为中国经济把脉呼吁,理性建言。  相似文献   

12.
2010:低速增长走上分水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剑 《南风窗》2010,(1):68-70
<正>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2010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正如各界此前所预期的一样,中央在大方向上仍然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  相似文献   

13.
201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累累硕果,可以称得上是经济发展的"奇迹"。这一经济奇迹体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上。中国40年来的经济发展不仅为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中国已经找到一条完整的经济发展新道路。中国需要正确对待自身在改革开放40年中所取得的成就,并在新时代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从而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18年世界经济整体增速与上一年持平,但是大多数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速回落。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行的可能性较大,金融市场可能进一步出现剧烈动荡,各主要国家应对下一轮经济衰退的政策空间受到限制,"贸易战"和逆全球化趋势还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预计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3.5%。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26)
正根据世界银行和麦迪森2009年的数据,中国长期增长在2005年见顶,此后逐渐走向回落。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在2007年到达高点,为14.16%,此后一路走低,2015年下降到6.9%,几乎下降了一半左右。面对这样令人担忧的增长,仍然有很多人不以为然,断言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不仅属于正常,而且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结果导致了一些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在笔者看来,中国经济增长持续走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工会博览》2013,(1):17-18
每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当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同时,还要对第二年的经济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日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出要求:要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那么,经济增长的质量该用什么衡量?应如何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政策信号?聚焦一:稳中求进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3)
正2015年中国GDP增长率为6.9%,为25年来首次破7%。南风窗记者透过详实的经济数据,分析真实的中国经济。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形式压力不小。传统经济增长引擎——制造业、房地产、地方政府支出以及出口——都遭遇重压,经济如何寻找到增长新动能?根据"十三五"规划,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676,708亿元2015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8.
2021年是全球经济经历二战后最大幅度衰退后又快速复苏的一年。随着疫苗研发与接种人数增长以及各级防控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呈减弱态势,各国尤其是主要经济体为应对疫情而推出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也在不同程度上助推了经济复苏。疫情的不稳定和应对政策产生的一些副作用,再加上疫情前便已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各主要经济体未来政策调整的方向与力度,共同构成了影响2022年世界经济走势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改革2 0多年,俄罗斯改革十几年。坦诚地说,比较双方的经济改革成就,俄罗斯相去甚远。人们对中国改革可以有不同感受,但是有一点应当肯定: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长足进步。2 0 0 0年,中国的GDP相当于1 989年的2 93%。相比之下,同一时期,俄罗斯只达到5 7 3% ,捷克为94 7% ,乌克兰为44 3% ,波兰为1 1 7 8%。谈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过去2 0多年的成就,我们必须承认,无论社会的实际经济表现还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存能力,中国都遥遥领先于俄罗斯。我们认为,中国市场转轨的理论模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选择地,并以…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2,(1):25-25
2011年12月12日~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历年来召开得最晚的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主要方向为"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和"惠民生"。总体调子为"稳中求进"。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