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剧变,对于战争与和平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冲突与战争出现了新特点和新趋势,人们对于和平与安全也有新要求和新思考。战争与和平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冲突和战争的主要形式在冷战时与冷战后不同。冷战时期的战争主要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的战争,第二类是苏联和美国两个阵营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区域化对东亚和平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冷战后的东亚为什么能够避免战争,从而维持了一种整体和平的局面?尤其是,在造就东亚区域和平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区域化对东亚和平产生了什么影响?这种影响的限度如何?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是因为在冷战刚结束的时候,有些学者尤其是西方学术界的一些代表性意见认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台湾岛内选举的逼近,由于陈水扁挑衅祖国大陆两岸政策底线,亚太上空战争的阴云前所未有地浓密起来,中美两国战略学者中的有识之士已在在指出,如此挑战台海现状实乃亚太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极危险举动,他们的一个基本的判断是:陈水扁及其幕僚们缺乏战略思考的格局和眼光,缺乏对时代、地缘及力量对比全面真切感受的大局观。这种看法如今已成为一种被岛内人士普遍忽略的简单事实。 战争与和平的历史一再表明,虽然在道德判断的领域,战争一直被人们当作“必要之恶”式的的最后选择,  相似文献   

4.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世界已享受了五十余年的大致和平,主要的世界强国在这期间几乎未发生严重的军事冲突。相比于这点,维也纳会议之后的百年和平也显得失色。至少在19世纪曾发生克里米亚战争和普法战争这两次大规模的大国间战争。在解释战后的长期和平之源时,许多人都把战后空前增强的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列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这里说“再论”,是因为关于时代问题和作为时代特征的和平与发展,我在过去十多年里曾经反复谈论过不少。现在又“再论”,则是由于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新的情况,我也想趁机会陈述一下自己的意见并作点答辩,希望继续得到批评和指正。 一、科索沃战争及其影响再次证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和时代特征 科索沃战争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无端轰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爆发的各类武装冲突及战争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男人保家卫国、女性远离战场的图景已经不符合当今现实。女性主义者将自己独特的视角带到战争与和平的研究中,以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行动打破了传统国际关系的和平观,并对这一领域中充斥的"性别盲点"进行了挑战。最近十多年来,女性在建立信任、推动和解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人们逐渐认识到妇女在促进和平领域的宝贵贡献,吸收妇女参与到消除战争和缔造和平的决策中已成为不少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共识,特别是联合国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尽管各区域的步伐并不相同,但可以看到一些总的趋势:赋予女性权力、实现两性平等、确保女性平等地参与到和平与安全的各级决策之中已成为一种共识。  相似文献   

7.
早在1957年,美国政治科学家卡尔·多伊奇就曾指出,一个多元的安全体,或者说,一个“和平岛”已经出现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其立论的基础就是西方自由主义学派的“民主和平理论”。冷战结束后,西方一些学者,例如布鲁斯·路塞特及其同事,在研究二战后欧洲乃至世界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时,发现在1946—1986年的40年间,主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观点有了重大转变。但是,"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国的理论工作者还没有提出完全令人满意的、适应新现实的理论思维框架。从长远来看,这个薄弱环节将影响我国争取长期和平环境的努力及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我们必须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思维和新现实的挑战,认真研究并适当借鉴各种传统的流派观点,进行严肃的理论再思考。  相似文献   

9.
国际关系中一个经久不变的现象是:当霸权国的地位受到崛起国的威胁时,它们之间的竞争有可能演变为冲突。现实主义认为这种导致战争风险的权力斗争不可避免,而"和平崛起"理念恰与现实主义这种"霸权易位、战争难免"逻辑相反。中国近十多年来一直承诺要"和平崛起",而且可能在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启动之时就已经奉行"和平崛起"政策。回顾历史,能够声称自己是"和平崛起"的现代大国可能只有美国。中国和美国是仅有的两个试图和平崛起的大国,考察它们各自历史经历的异同是一项有研究价值的工作。美国崛起于1865—1945年,在时间上比当今中国的崛起早一个世纪,虽然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崛起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但如果有经验可供借鉴的话,中国可以从美国崛起之路学到哪些?本文在深入分析"和平崛起"的含义和中美"和平崛起"的案例可信度的基础上,比较当今中国的崛起过程与19世纪晚期美国崛起之路的主要相似点和不同点,得出了可供中国与国际社会参考的六条经验。  相似文献   

10.
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是世界政治的中心,国际关系的主轴。战争与和平与超级大国的所作所为密切相关。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战后国际舞台上的出现及其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殊历史现象。由于它们凭借着远比其它国家强大得多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而奉行的渗透,扩张侵略的霸权主义对外政策,使得它们的争夺呈现出全球广泛性,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说明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伊拉克问题的走向事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事关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也事关中东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冷战结束后,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凭借军事、经济优势,意欲建立单极世界,主宰国际事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表现突出。特别是近年来,“新帝国论”在美国甚嚣尘上,单边主义盛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时代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当代世界进行科学分析而作出的重要判断。尽管冷战后的世界并不太平,但和平与发展还是国际社会的主旋律、主潮流。虽然这两大问题都尚未解决,但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努力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世界主题”到“时代主题”表述的转换,表明了人们对该问题认识的深化。冷战后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呈不断升温加剧之势,且手段越来越恐怖化.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具有明显的阵线性、宗教性和文化性.全球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无产阶级对于各国统治阶级之间的军备竞赛和战争冒险应采取什么态度,达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十九世纪曾经认真研究并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原则。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马克思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起草的两篇关于普法战争的宣言,就是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光辉范例。90年代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在这种形势下,对于战争与和平  相似文献   

15.
二战以后,西方和平运动在半个多世纪经过了多次起伏变化,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包括全球化、超越意识形态、非暴力、跨运动联合以及和平教育与和平文化几个方面。尽管当代西方和平运动并没有实现持久和平的终极目标,但是不能否认它在推动世界秩序走向日益公正与合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当前,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实现一个理想世界,而是在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世界推进和平。  相似文献   

16.
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真的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连反战示威的和平运动也全球化了,一千多万人一两天内走上街头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人不分民族和信仰,地不分东西与南北,把全世界的民众声音连成一片;反对战争!如此浩大的声势体现出民众的力量和良知,也归功于高科技:为战争通讯而发明的因特网,服务于反战示威。 反战声音不仅来自游行队伍中,还来自各国各党派和各界的和平呼吁书、声明、演讲和报刊文章。其中也有中国知识界的反战声明与文章。  相似文献   

17.
薛磊 《国际展望》2010,(3):49-59
冷战结束后,国家内部的武装冲突或无政府状态成为国际和平及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作为全球性国际组织,联合国在应对这些新的威胁和挑战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以联合国关于"和平、发展、人权"三大支柱的新表述为标志,其领导和组织的维和行动正在发展成为一种全球伙伴关系,这要求联合国各主要机构、区域组织、利益相关国以及非政府实体等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维和行动的执行也需要更具长期性和广泛性的战略规划。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需要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积极应对,更为充分和广泛地参与联合国和平行动,进一步提升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和平繁荣与稳定的核心问题是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问题,而影响半岛局势发展的因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朝鲜半岛上同一民族分裂为朝韩两个国家,外因是对半岛局势必然要产生深刻影响的日、美、俄、中四大国.中国是雏护东北亚和平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力量,能够而且必须担当一定的角色,这是由中国在东北亚角色的客观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在淡蓝色的旗面上,两条橄榄枝相交托起并 左右护卫着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这就是联合国旗帜。它象征着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尊严和权威。 然而,美国不顾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大多数成员国的坚决反对,越过联合国,对橄榄树故乡之一的伊拉克发动了战争。硝烟笼罩了这有6000多年栽培历史的古老树木,黯淡了它翠绿的光芒。  相似文献   

20.
水与中东和平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处,自古乃征战杀伐之所。1948年,犹太民族在原巴勒斯坦建立了以色列,中东又成为阿以冲突的舞台。历经数十年的军事冲突、政治对抗、经济抵制,中东问题终于从武装冲突发展到谋求通过谈判实现政治解决的阶段。 中东的战争与和平,与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大国争夺、历史遗留问题等直接相关。历经多年战火之后.以色列与埃及、约旦先后签署了和平协议,与巴勒斯坦达成了分阶段自治的协定,以及最近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