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独联体内"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9月19日,独联体中经济规模最大的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正式签署了建立"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协议,这无疑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掀开了新的篇章.长期以来一直游离于独联体核心圈之外的乌克兰加入其中是"四国统一经济空间"最显著的特点.在可预见的未来,"四国统一经济空间"可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成功的机遇,但实现过程并非坦途.为了使"四国统一经济空间"顺利向前发展,就目前而言,四国应在入世问题上协调政策,统一立场;俄罗斯应尽快使所有以俄为中心的三个集团(俄白联盟国家、欧亚经济共同体和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一体化方案协调一致并千方百计地加强在成员国,特别是在乌克兰的经济存在.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学者谈斯大林的方法论及其成因西方学者眼中的苏联学苏联对歇尔计划的判断和对策克里姆林宫的红星是怎样陨落的 ——苏联演变的历史教训并非军备竞赛毁灭了苏联苏联的联盟体制与民族问题论苏东交恶中的东欧原因中苏大论战:起因、焦点与教训苏共二十大与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台前幕后1956年波兰事件及美国的有关政策俄白联盟各有所图独联体的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和问题独联体国家的农产品和食品市场潜力独联体国家的外债发近我国轻纺工业优势开拓独联体轻纺织品市场独联体集体安全现缺口乌将深化改革俄罗斯金融危机与乌克兰经济(1999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可能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产业发展和未来的经济走向带来的影响,梳理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尤其是中国在经贸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关系,总结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经贸关系的特点,重点探讨了乌克兰危机对前苏联国家以及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影响,明确指出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联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因为中俄两国与中亚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双方共同发展与中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4.
二次大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会战半世纪前的中苏谈判内幕(上)半世纪前的中苏谈判内幕(中)从经济发展实绩看苏联社会剧变半世纪前的中苏谈判内幕(下)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苏联东欧剧变的理论问题探索纳扎尔巴耶夫对苏联解体的反思论东欧和苏联剧变的真正原因斯大林民族定义之我见独联体国家独立以来的经济状况谢瓦尔德纳泽主张独联体应成为开放型组织独联体国家1997年经济情况和1998年预测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乌克兰劳动报酬法1997年独联体经济乌克兰今年裁减40万公务员独联体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实验独联体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欧亚经济联盟作为新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已经客观存在,并对中国及欧亚周边地区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运行五年来,欧亚经济联盟并未实现大的发展,但也未半途夭折。文章通过分析欧亚经济联盟理论基础和运行实践得出:欧亚经济联盟是欧亚地区自身特点与欧洲一体化先进经验的结合体,组建其的重要经济动因是在长期低油价情况下,能够共同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解决本国宏观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以欧亚经济联盟为机制载体的欧亚一体化更是俄罗斯强国战略下的"引领式一体化",是俄罗斯面对东西方地缘政治经济压力,为拉紧周边中小国家而推行的"维系式一体化",也是俄罗斯周边中小国家的"追随式一体化"。欧亚经济联盟在中短期内将继续保持低速前进,从商品共同市场逐步向能源共同市场迈进;从长期看,其一体化发展水平将低于欧盟,但高于东盟和南方共同市场,国际影响力将大于独联体。因此,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中,面对新生的欧亚经济联盟,中国在欧亚战略选择中应充分认识到:首先,在与发达经济体实现"良性脱钩"的过程中,欧亚经济联盟是可以争取的支持力量,而在处理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尤其与欧亚新兴经济体的关系时,欧亚经济联盟及其主导国俄罗斯是需要战略协作的对象;其次,与对美关系不同,俄罗斯则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中俄关系是中国大国外交的"压舱石"。中俄关系始终是推动"一带一盟"对接合作,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苏共政治控制衰变探析关于苏联民族问题的再思考苏联所有制体制的历史沿革苏共书记追昔抚今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波兰的民主社会主义贝利亚之死与斯大林去世后的权力斗争夹缝与支轴——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环境与选择乌兹别克斯坦开辟新出海道计划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哈萨克斯坦新总理卡·克·托卡耶夫普京的格罗兹尼之行:动机与资源的精彩结合土副总理批评俄破坏高加索稳定独联体各国经济前景还是光明的独联体五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乌克兰接二连三挨炸(2000年4__16月)前苏联东欧茨立弗穆立立曲文铁高秋福田惠敏王福兴徐向梅独联体东欧中…  相似文献   

7.
析俄白联盟     
今天的独联体实际上已成为若干政治和经济联盟的松散联合体。在独联体各国矛盾重重,联盟已是夕阳西下,整体化进程停滞不前的时候,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从1996年4月20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共同体条约》,1997年4月20《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盟条约》的签署到1998年12月25日两国总统在克里姆林宫关于把俄白两国合并为联盟国家的宣言,却是准备将俄白作为一个联盟国家跨入21世纪。本文就俄白联盟的内容、性质、联盟的现实动因、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和发展趋势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欧洲地区出现了三种不同形态的一体化,因驱动力不同,其一体化结果也各不相同。经互会是政治驱动,在苏东剧变后"寿终正寝"。欧自联是贸易驱动的一体化,虽然不断遭到欧盟的蚕食,但由于其平台的开放性,故依然具有活力。而欧共体的一体化则是政治加贸易驱动的一体化,成员国在不断扩大,同时一体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相比之下,苏联解体后产生的独联体,在一体化方面延续了政治驱动的势头,又注重安全一体化,而经济一体化起步较晚,耽误了发展的时机。对于乌克兰来说,地缘政治平衡是最好的选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不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又止步不前,对外经济关系的天平开始向欧盟倾斜。而欧盟对东部邻国政策的不断调整,最终促成乌克兰选择了欧洲经济一体化,也引爆了乌克兰危机。在乌克兰经济社会发展道路选择上,欧盟软实力的吸引力胜过了俄罗斯的硬实力。  相似文献   

9.
潘广云 《欧洲研究》2005,23(1):116-130
自独联体成立以来,与整体一体化停滞不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联体框架内的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积极推进,形成了多水平、多速度、多层次的一体化局面。普京执政后,这一局面更有加剧之势并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一方面表明独联体整合能力的低下,另一方面表明集团内部正在形成更紧密的一体化关系,同时也反映出独联体一体化当前仍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在可预见的未来,次地区经济一体化仍将是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流,"四国统一经济空间"将有望成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新的轴心,"亲俄集团"将出现新的组合,但独联体内仍将是以俄罗斯为核心和主导的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10.
1996年3一辱月份 前 苏联苏联演变的经济体制原因 焦志勇斯大林反官僚主义探析薛晓莉苏军的非政治化与苏共的崩溃刘向文对斯大林模式的四次冲击赵宏图日本学者对原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批评 冯 雷编译原苏联民族问题中的政策因素杨华前苏联地区的各国总统胡吴论苏联模式与苏东关系李兴周雪梅 独联体独联体加强一体化的进程及其前景张祖谦苏联体一体化的重大步伐辛菊俄白共同体t深层次一体化的第一步姚晓南俄白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蒋莉季志业俄罗斯白俄罗斯联盟和独联体一体化的新趋势长帆俄白签署《建立共同体条约,张晓慧独联体举行…  相似文献   

11.
新东欧六国经济发展现状、特点及前景苏联核潜艇蒙难大西洋揭秘间谍之妻“伊万”与“麦克”的角逐 一~美苏核竞赛探秘邓小平论苏联模式苏联解体深层次原因初探列宁晚期关于民族问题的思想理论与斗争1950年中苏条约的签订:愿望和结果论斯大林与东欧人民民主制度的关系乌克兰主张独联体结构改革乌克兰拟推迟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白中经济关系的发展现状方面和前景饿乌白领导人会谈,三国拟加强地区合作简析哈乌格三国货币信贷政策及经挤发展自俄罗斯当前经济走势探析(1998年7~8月)政治俄共宣布今后不参加圆桌会议俄罗斯学者谈21世纪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当前欧亚地区一体化的进程引起诸多争论,多数学者认为,欧亚一体化进程并不现实,但欧亚经济联盟等地区组织的崛起及功能性合作的深入开展,使欧亚一体化的发展并非形式主义,欧亚各国在推动一体化合作方面虽然各有想法却并不反对。2014年在欧亚大陆出现的两场危机,改变了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轨迹。乌克兰政治危机不仅让欧亚经济联盟的主导国俄罗斯遭遇西方强烈的敌对和经济制裁,也让欧亚各国认识到加速欧亚一体化一体化的风险。俄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也有可能扩散到欧亚各国,反过来加速"危机驱动一体化"。但欧亚地区一体化并不因为两场危机而加速或者减缓发展速度。欧亚经济联盟在一些领域还会继续保持一些功能合作,但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则又变成形式化和仪式性。由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欧亚地区一体化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欧亚经济联盟的未来也是相当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3.
哈萨克斯坦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前苏联和现独联体中仅次于俄罗斯和乌克兰,位居第三,在中亚五国中位居第一。1994年,哈萨克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644.54亿坚戈,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8万坚戈,生产性国民收入99.61亿坚戈,均居中亚各国之首。同年,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农业总产值占20%,其他占10%,可见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发展中的工农业国家。哈萨克斯坦的产业结构中,以煤、采矿和农牧业为主,加工工业、  相似文献   

14.
乌克兰危机是后冷战时代美欧与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地缘博弈的继续,是俄罗斯与美欧在欧盟东扩问题上的矛盾的集中体现。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部门实施了数轮制裁,制裁的力度和时间受美欧各国各自的利益和立场、企业游说、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最终目标等多重因素影响。美俄两国对独联体地区的战略目标和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欧对俄的制裁较为有限。美欧对俄能源制裁有望推动中俄之间重要油气合同的签署,扩大两国的油气合作范围,促进两国的金融合作和货币国际化合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题目所以用“独联体现象”,是因为这个提法更确切地反映苏联解体后的现状。事实上,独联体作为一个国际经济社会联合体,尚未实际地形成。甚至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参与独联体的国家中,除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等国之外,有些新独立的共和国还来不及形成完整的意义上的民族经济。这是因为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许多共和国在原苏联体系内实际上只不过是一批完全隶属于中央政权的省市而已。它们长时期来根本没有权利和机会独立地处理本民族的经济事务,特别是涉外经济事务。所以,如果从事实出发,应该说,独联体现象不过是前苏联解体后留下的残骸。独联体的发起者的本意是以这个实际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发展趋势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面对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集团化的时代背景和苏联解体以来的严酷经济现实,独联体各国自92年下半年以来开始逐步重新加强经济上的合作,走上了经济一体化之路。由于一系列影响因素的存在,独联体范围内的经济合作极为曲折艰难,所取得的成果也远未尽如人意。本文仅就几年来影响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乌克兰是欧洲和独联体地理交叉点上的关键大国,不仅对独联体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而且对欧洲的安全、稳定和发展也举足轻重。由于其地理位置、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改革和内政外交走向均对欧洲大陆战略态势产生影响,乌克兰历来都是大国争夺的对象。2004年下半年以来,俄罗斯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围绕乌克兰总统大选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明争暗斗,就充分说明了乌克兰在欧亚大陆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而乌克兰此次选举的结果必将对俄罗斯重新崛起的战略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整合后苏联空间的最新尝试,而成员国对组织的认同和参与攸关其成败。因此,在分析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轨迹及其发展趋势时,中小成员国对该组织的参与同样值得关注。哈萨克斯坦是欧亚经济联盟中除俄罗斯之外最具实力的国家,其对联盟的参与至关重要。哈萨克斯坦对欧亚经济联盟的认知和参与,从最初的积极拥抱变为谨慎支持。哈的立场变化同时受到结构制约与精英偏好的影响。俄罗斯在地区一体化机制中的主导地位、哈国内族群结构、哈地理位置等结构性因素,决定了哈萨克斯坦需要参与欧亚经济联盟。然而,乌克兰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俄在后苏联空间内的结构性权力,这增加了哈萨克斯坦的行动自由。与此同时,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后为维系自身的国际和地区地位,加强了对后苏联空间的整合力度。但俄采取的一些做法被哈精英解读为对其国家主权和自主发展道路的威胁,这削弱了哈精英对欧亚经济联盟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相似文献   

19.
1995年5月一6月前苏联期期前苏经联济过渡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程锐前苏联改革失败的教训王学鸣编译欧亚观察今日东欧中亚95。395一3独联体期期期期期期期期,d CO nj心口咋七八」 ……二dl﹄J二d比dl勺口dOUO甘O甘n口O口n口试析独联体的一体化小林于莉浅析独联体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原因及前景苗永华试析独联体国家经济关系的新特征解超步履维艰的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张丽君孙斌艺独联体的武装冲突地区赵振英译独联体经济重新一体化趋势陈兰芬译俄罗斯与其他独联体国家的经济联系王兵银关于独联体一体化问题王兰今日东欧中亚今日东欧中…  相似文献   

20.
独联体各国并未朝着六个月以前所设想的松散联盟的方向发展,相反,他们之间的对立不断加深,亲俄和反俄两大集团正在形成。那些因主张民主、反对极权而上台的部分俄罗斯首脑态度也日趋强硬,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一位国家顾问声称“保卫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境外的俄罗斯人的法律及其它权利事关重大,否则将严重损害俄罗斯总统的威信。”乌克兰、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以及波罗的海三国的政治首脑担心一个过去的帝国会卷土重来,因此这些国家形成了一个潜在的反俄联盟,乌克兰是其中最有实力和最坚决的一员。乌克兰的总统顾问说出了其它几国的共同忧虑:“俄罗斯梦想成为旧俄帝国的继承人,目前的经济危机促使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