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弱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动力,歪曲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认知和对革命理论的理解,动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念。应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抵御错误社会思潮,提高网络安全建设;引领主流社会思潮,加强高校文化建设;优化大众社会思潮,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些西方思潮代表资产阶级的本质利益,它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渗透工具。西方思潮中具有代表性的属普世价值思潮。本文集中阐述了其内涵及实质,分析指出这一思潮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等造成了不利影响。从而提出应该全方位理解这一思潮的实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并且积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应对其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7,(10)
当代大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力量,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光荣历史使命。时代赋予了大学生振兴中华的重任,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重视个人品德的培养,更要从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分析,指明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途径,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西方社会思潮,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理性分析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5,(9)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合力为实现中国梦积蓄力量。当代大学生应以自身实际与高校环境为出发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从抓教育、抓宣传、抓实践三个大方面思考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性措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6,(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促进人的精神境界与思想观念转变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社会公民整体素质与交往能力的基本方式,也是当代高校推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与科学发展的必要补充。由于专业化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当前高校教育愈来愈重视大学生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基本技能的提升以及社会总体发展需要,从而忽视了学生在思想境界、逻辑思维以及交往形式、方式等方面的迫切需求。高校学生也因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就立足于对现阶段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的探讨,以期分析、摸索出一条适合当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用24个字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号召全党全国人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我国高校承担着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完善大学生人格养成、提升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功能,是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当前,新媒体因其传播的多样性、良好的互动性、广泛的覆盖性,已成为大学生们开阔视野、获取知识、交流思想、传递情感的  相似文献   

8.
郭赞 《世纪桥》2014,(11):48-49
新时期的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是塑造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高校应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探索搭建课堂教学育人平台、社会实践育人平台、校园文化育人平台等多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凝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凝练“理想、责任、诚信、成才”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探索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途径有:第一,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着重解决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第二,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独特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第三,构建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体制机制,提高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前进 《唯实》2014,(12):38-40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的具体目标,通过教育工作切实引领高校多元思潮,达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共识,并进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关键重在践行,它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念重构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主体。因此,分析和研究当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及成因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秉公 《新长征》2014,(4):53-55
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用礼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丰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和根本。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深入研究用社会丰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复杂背景下,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思潮,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新格局。各种社会思潮彼此相互激荡、相互斗争,一些错误思潮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面对当代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争夺话语权和影响力,执政党应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中国,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同时也要重视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提升宣传质量和效果,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们,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整合力.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6,(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系人民幸福安乐。当代大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因为,勤学求知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前提,修德立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明辨是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保障,笃实干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7,(11)
增强中国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依靠显性教育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隐性教育,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自内心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隐性教育特征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问题,借鉴西方隐性教育的成功经验,从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途径三方面,对加强隐性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变革引发思想观念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上存在着认同的片面性以及校园文化未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等现实困境和障碍,因而,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主阵地的认同引领作用、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以及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等途径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认同是基础,践行是目的。本研究运用社会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以青岛市七所高校2000名在校本科生调查数据为基础,总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及践行意愿状况、特点及其群体间差异,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主客观因素对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对影响力。同时,针对调查分析结果,从主观意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是兴国之魂。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探究路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重大课题。本文试图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基本内涵和践行路径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因而,社会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核心价值观是辩证联系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共性概括和抽象要求,个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个性展现和具体落实;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一刻也离不开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且只有落实到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之中。感恩、勤劳、责任、良心、宽容、慈善是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当代中国,培育与践行个人核心价值观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