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慎待则利国利民,放纵则害人伤身。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慎待权力,确保手中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做“权力迷”。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说到底是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时刻牢记权力就是责任,职务就是职责,当官必须奉献,任职必须勤勉。要时时清醒认识到:掌权要为人民服务,用权必为人民尽责,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国家的发展和富强服务,为群众的安宁、团…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11,(4):5-5
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郭永平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撰文指出,秉公用权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要正确看待权力,把好为民用权的“方向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铭记“权为民所赋”,党和每一位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权为民所用”,始终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地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报告把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当做反腐败斗争的主要任务之一,对领导干部的自律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必须严格依据党纪国法,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才能保证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制度笼子里运行。党员领导干部一旦利用掌握的权力资源,把公权当私权,使权力“私有化”“商品化”,最终定会害了自己、害了家庭。公权——理应以“公”为标尺公私分明,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表现。作为财政部第五任部长的吴波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2,(13):72-73
反腐倡廉始终是我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如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在提到某些军内腐败案例时所强调的那样,当军队中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的经济权力越来越大时,“如何加强监督制约,促使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依法、合理、有效地分配和管理使用军事资源,从机制和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已成为我党我军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邵东云 《发展论坛》2002,(12):22-22,3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地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级领导干部在如何对待权力、如何使用权力等问题上应该有清醒的认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把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当作为人民谋利益的工具。摆正权力与人民的关系。权力是政权的具体化,政权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层建筑是由特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因此,权力的归属最终是由特定的生产资料所有…  相似文献   

7.
非权力影响力是相对于权力影响力而言的,是指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知识能力、情感状态以及榜样力量等非权力因素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与权力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相比,非权力影响力更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号召力、凝聚力。新世纪新阶段,增强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对于解决领导干部执政过程中存在的“本领恐慌”问题,提高领导干部的威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的作用至关重要。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从赢得权力、用足权力、夯实权力、扩展权力、活用权力等几个环节人手,科学运用领导力。  相似文献   

9.
导中,他们手里都掌有一定的权力。在这些掌有实权的领导干部中,都持有各种各样的心态和表现。有些掌权者,无论手中的权力大与小、多与少,无论是掌有人权、财权、物权,他们始终不会忘记党和人民的培育,不会忘记优良传统教育,也不会忘记党纪国法,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一个人民公仆的形象要求自己,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领导同志就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杰出典型和代表。他们的精神、品质、思想和作风是永远值得所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和发扬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掌实权的领导干…  相似文献   

10.
王玉堂 《实践》2014,(3):56
<正>公权为民,是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通俗而又精辟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支配力量。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权力,没有权力,领导工作就无从谈起。而领导干部对权力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对待权力的态度不同,运用权力的目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权力观。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公权为民的权力观,做到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坚持公权为民的权力观,就是要坚持权力来自人民的观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党代表人民执掌  相似文献   

11.
关于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机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机制通行的基本原则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的统一领导和实行民主集中制等;现行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机制的优势是广泛的人民性和整体性,是政治的民主性和决策的科学性;而现行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机制的缺陷则是权力过分集中,权力制约乏力和缺少具体的运行规则;完善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机制的具体原则是法制化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廉洁原则,廉价原则,效率原则,监督原则和稳定原则等,要完善现行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机制就必须有总体思考和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爱好,人皆有之,无可厚非,但领导干部的爱好绝非小事。领导干部特殊的身份及拥有的权力,使其言行举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易在周围营造一种风气,提倡一种追求,引导一种方向,甚至会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突破口。作为带头人,领导干部要管住爱好,自觉做到健康培养,把握尺度,严格自律,洁身自好,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诱,始终将爱好当做一种愉悦身心的追求来对待。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01,(1)
如何用好党和人民给予领导干部的权力?汪洋湖同志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在他的的眼里,权力的背后,是责任,是清贫,是公仆意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去服务,去牺牲,去奉献。汪洋湖同志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对每项工作都认真负责,抓好落实;对国家的钱,精打细算,花在明处。权力在他手中,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正是因为他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他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与拥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都应该成为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忠实…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的影响力,是指领导干部在进行领导活动中,影响和改变群众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它既是树立领导威信激发领导魅力的前提条件,又是领导干部能否实现有效领导的决定性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影响力就是领导力。在日益讲求领导艺术的今天,影响力已成为衡量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特别是新形势下,每位领导干部都应注重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在依法依规履行职权职责、充分发挥权力影响力的同时,注重提升非权力影响力。领导干部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权力影响力,二是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具有外来性、强制性和阶段性,它随着职务的变化而变化,其作用是有效的,但也是有限和短暂的。而人品、诚信、能力、毅力、经验和才能等非权力影响力,往往具有内在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它与职务没有必然关联,其内涵是无形的,但作用却是巨大而持久的。可以说,非权力影响力是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较之权力影响力更具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它是一名领导干部的核心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其根本职责是为党建功、为国尽职、为民造福。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代表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确保权力不变质、不腐烂、不异化,始终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6.
所谓权力观,是指掌握一定权力的人对权力的来源、性质、如何运用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指导和实施权力活动的思想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用来为自己谋私利,要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对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抵御各种风险和考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权力道德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范如虎在加强全社会各行各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活动中,加强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加强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最主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好领导干部的权力道德问题。因为权力道德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这...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08,(1):55-55
杨琳在2007年第51期的《嘹望》上撰文指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正在加紧研究制定。有关专家表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特别是对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等关键岗位的监督和制约,将成为今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向之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改变权力过分集中和不受约束的重要手段。中央始终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改革建立离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权部力的责任意识○乔万敏李瑞星责任意识,即责任、责任心、责任感,它是人们对自身行为负责的一种主观意识,是社会整体利益对个体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实现的积极因素。领导干部的权力责任意识,则是指领导干部应具有的权力责任心、权力责任感。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20.
全国各地教育领域屡屡曝出的腐败案件,反映出学校领导干部权力监督的热门话题。在我国教育事业变革过程中.学校管理和监督机制尚未健全,尤其是学校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存在缺位.致使学校权力运行失去监督.诱发和滋生了学校权力腐败。如何加强对学校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成为当前学校反腐亟需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