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毛泽东尽管没有直接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探索中,他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外交方针等许多方面都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这些宝贵的思想和探索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和基本经验为背景和视角,介绍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认识,同时从经济建设、政治发展和思想文化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探索。阐明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的相互关系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注重从文化批判的角度审视妇女生存的困境,基于此而明确提出的女权自由观点成为他妇女解放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质,在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将女权自由思想与妇女运动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保障妇女参政议政以及提升经济地位等一系列政策。纵观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批判的视角和女权自由思想都是理解和把握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中是一个新的视角,从中衍生出的毛泽东抗战时期关于政治协商范畴政治共识的研究是一次生的新研究视角。两个新视角的研究,均深层次涉及到毛泽东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形成的研究。通过对毛泽东抗战时期关于政治协商范畴政治共识思考进程与内涵的探究,可进一步审视毛泽东与政治协商,进而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关系。毛泽东抗战时期探寻政治共识的思考,主要聚焦于毛泽东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国情的分析,逐步探寻应通过统一战线形式,实现党派合作共事,增进政治沟通与协商,进而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为核心的政治共识。这一探讨,揭示了其后的政治协商会议、协商建国格局及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前的一些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蕴含着丰富政治智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献。理论的探索无止境,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重新解释和审视毛泽东这一讲话,推动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对于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促进改革的纵深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等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是集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外交家于一身的时代伟人。他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而且也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决策人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倡导者,是国际社会极具影响力的政治领导人。他的外交理...  相似文献   

7.
薛金刚 《理论前沿》2004,(15):24-25
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三代领导人,依据不同的时代背景、环境和自身经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点。毛泽东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早在建国之初,他就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上,毛泽东在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的基础上,坚持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相似文献   

8.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毛泽东文化思想就已经成熟 ,并成为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建设先进文化的今天 ,毛泽东文化思想中关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 ;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繁荣文化事业的方针三方面的内容 ,仍然具有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习邓小平经济外交思想的体会周永生,张瑜邓小平外交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国际战略、外交理论、对外方针政策、外交艺术等诸多方面,涉及对外交往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在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联系方面,小平同志有一系列深刻的论述,我们把它称之...  相似文献   

10.
傅耀祖 《外交评论》2000,24(3):25-29
建设当代中国外交学要以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外交思想为理论基础,新中国外交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和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富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和思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外交家对当今时代特征,战争与和平问题,中国外交的纲领、路线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中国外交风格和艺术丰富了外交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同志同毛泽东同志建立直接的共事关系,始自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广州时期。1931年周恩来同志进入苏区以后,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两人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周恩来同志不仅以其实践经验充实和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尤其重要的是,他支持毛泽东在全党乃至全国确立了领导地位。他们合作从事的领域包括党和政权的建设、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直接造福于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政治生态的视角来探讨福建政治文化建构,分析了福建地区政治文化现状及福建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传统政治文化的扬弃、网络政治文化建设和塑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法制社会的政府政治文化价值之基三个方面就如何构建福建政治文化进行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透视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政治、经济、军事相比,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隐性。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软力量纽带,对国家外交决策和外交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既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又是引发国际冲突的根源之一。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在外交中的作用,发掘其特有的潜能,使其更好地为国家整体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14.
作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为政党外交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独立自主的政党外交思想。毛泽东直接参与了我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他从我国总体外交目标出发,总揽全局,统筹安排,对党的对外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毛泽东的政党外交思想集中回答了战后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国际共运和新中国外交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有力地指导了当时我国的整个政党外交工作。继承并发展毛泽东政党外交思想,对如何开展当下我国的政党外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制定了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基础;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与时代主题做出科学判断,调整了外交战略和对外关系,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并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冷战结束后,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与时俱进,提出了“和平发展道路”的大战略和建设“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朱德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内涵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德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 ,既表现在经济建设方面 ,也表现在政治建设方面、军事建设方面、文化建设方面和外交建设方面。他是首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其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有“左”反“左”、有右反右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重视科学、发挥知识分子作用 ,打破闭关锁国、实行对外开放和“以进养出”、“以出带进”的观点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科学地审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使之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对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美丽中国"强调生态与文化的多样性、整体性与和谐性,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目标和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日本对华政治、军事外交的开展受到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极大限制,公共外交就成为重塑其在中国的形象、重新赢得中国的理解与信任、促使中国奉行符合日本利益的温和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员与文化交流、经济与文化援助、外向型的文化教育、对华宣传以及动漫外交等手段,对华公共外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受其独特政治文化及国内右倾化思潮的影响,加之受两国意识形态、价值观、发展战略等方面矛盾的掣肘,日本战后对华公共外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化资本理论的最初形成深受马克思相关理论的影响,从资本角度对文化概念进行的重新审视给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视角。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在文化资本积累中相对薄弱,"身体化"文化资本方面存在能力上的欠缺,"客观化"文化资本方面存在文化消费的匮乏,"制度化"文化资本方面规范与制衡欠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从三种形态的文化资本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思考。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末发生的震撼历史的大事,而其根本是执政党的问题.苏共在执政过程中逐渐丧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导致苏联社会主义解体的根本原因.分析苏共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违背执政规律的表现,总结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思想原因和国际环境,对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