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区域经济相关理论为基石,在中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东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下,探索在中俄两国联系最为紧密的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东部地区形成突破国界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在进一步挖掘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从空间地域视角,探索跨国界地方产业集群形成的有效途径。以技术贸易为先导,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引进与输出、集群内产业配套等方式开展广泛的产业合作,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这个大区域内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促使企业在资源、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互补性的内在利益驱动力下,产业关联程度和分工协作不断加深,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空间地理上的集聚形成区域产业群落,最终推进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由于东北亚各国间的经济利益不一致,东北亚FTA的签署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次区域经济合作是目前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中较现实而可行的方案,即建立一种以某一点为中心产生辐射效应的同心圆型合作模式,也就是说在东北亚地区先选定交流合作比较密切的韩、中、日三国的城市为中心城市,再进一步扩大这些城市对其他城市产生的辐射效应。次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较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有着很多优点,较适合于各国在经济、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现状。  相似文献   

3.
医疗健康产业事关国计民生,是全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加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以来,中俄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成为双边务实合作的新方向。俄远东是我国对俄医疗健康产业合作的重点地区,其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得到俄罗斯鼓励本土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具备发展动植物制药、海洋医药、医疗器械生产等先决条件。我国加强与俄罗斯,尤其是远东地区的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可以从生物技术、远程医疗和联合人才培养等路径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4.
区际产业关系的互补性优化整合,是区域开放发展与相互关联前提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视角和有效举措,区际产业关系及其发展优化的实证研究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广西与澳门(以下简称桂澳)两地为实证案例,在论述分析两地产业关系发展的良好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两地产业合作与协同发展机会良多但几乎处于闲置状态的现况、阐明了两地既有的和潜在的产业合作与协同发展空间,进而着重设计建立两地产业可持续协同发展的主要双赢模式.文章的基本观点、分析方法及具体模式的设计思路对桂澳产业关系的发展优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环境产业对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日、韩、中、俄、蒙各国的环境产业发展处于不同的层次,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所造成的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东北亚环境产业的发展与合作提供了广阔市场和有利条件。目前,东北亚各国政府间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双边、多边及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各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分工合作已成为东北亚环境产业发展的主导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俄区域技术合作升级模式的逻辑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科技合作升级模式的总体框架是从国际技术贸易和产业集群理论出发,以中国东北与俄罗斯科技合作为主线、以产业为平台,以政府、大学、专家和企业等科研机构为科技合作主体,通过技术互换、技术互补和技术贸易三种科技合作方式的自动、互动的内在逻辑轨迹,实现技术合作的不断升级,促进产业形态的不断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层次的不断提高,最终实现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推进中俄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铁军 《东南亚》2009,(1):47-51
边境合作与沿海开放不同,必须采取紧密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遵循地缘经济的发展规律,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改变传统的边境合作发展模式。中国与周边东南亚国家的边境合作必须从竞争性对外开放向互利共赢性对外开放转变;从单方的自我开放向双边或多边的互动开放转变;从贸易驱动型的边境合作向投资驱动型边境合作转变;从主要依赖有形产品贸易向主要依赖无形的服务贸易转变:从传统产业间的贸易合作向产业内的生产性合作转变。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地区各国间经济合作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与共同繁荣。为了促进东北亚地区持久繁荣的互惠性经济合作体的形成,地方政府乃至民间团体一级的交流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模式:以通过东北亚城市间的直接投资来增加产业内以贸易为基础的产业网战略。蔚山在东北亚城市间交流合作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产业合作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基础、优势和问题,深化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是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重点,应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提高双方合作的实效和层次,实现优势互补、建立跨国产业链,中国与东盟各国建立的跨国经济园区是产业合作的创新模式和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
欧美的模块化战略深刻改变了电子产业竞争力、发展格局与价值链流动,迫使日本从企业组织、产品结构与生产体系、产业价值链体系三方面推动模块化转变,并由此催生了中日电子产业合作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贸易地位不平等性与利益分配不对等性的双弱化现象。新变化的方向有利于中方,但中方在产业合作上长期处于被动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中国应从研发创新突破、产业合作机制高级化、内部化产业合作规则建立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自己在产业合作框架中的主动性与主导性,应对日方模块化转变所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