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作为香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亚洲之海外华人国际研讨会”的第二阶段,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与新加坡南洋学会联合主办的“海外华人与抗日战争国际研讨会”9月22日在暨南大学召开。与会者有南洋学会副会长林我铃先生、新加坡国立大学崔贵强教授、新加坡中华经济研究院李绳毅教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颜清湟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吴伦霓霞博士和冯小丽女士,以及广州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从事华侨华人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60余人。南洋学会元老、著名历史学家朱杰勤教  相似文献   

2.
颜清湟教授的大著《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译稿即将付梓,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要我将译稿校阅一遍。我欣然接受,因为这是我通读全书和增长知识的好机会。 去年9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海外华人资料研究室与新加坡南洋学会联合主办的“两次大战期间在亚洲的海外华人”学术研讨会上,我初次与颜博士见面。由于会议期间所遇旧雨新知较多,我们未能充分交换意见,但我知道颜博士的学术成就已久,他的几篇文章,如“张煜  相似文献   

3.
<正>第九届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ISSCO)国际研讨会将于2016年7月6日至7月9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1992年由王庚武教授和王灵智教授创立,致力于推广华人移民历史与当代议题研究。学会每三年定期举行一次大型国际研讨会,迄今已在旧金山、香港、马尼拉、台北、哥本哈根、新加坡和吉隆坡等地举行;区域年会亦曾于古巴、  相似文献   

4.
大陆中国人在新加坡:一个实地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 ,新移民研究异军突起。近年来 ,随着跨出国门的中国人日益增多 ,他们在国外的生活和经历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的调查对象是新加坡的大陆中国人。 1999年初笔者到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做访问学者 ,在新期间 ,接触了不少中国人 ,其中既有教师、学生、工程师、职员 ,也有建筑工人和家庭主妇。他们中的有些人已成为新加坡公民 ,有些人取得永久居民身份 ,还有些人正为取得永久居民身份而努力。言谈之间 ,他们对居住在新加坡有很多感慨 ,引起我们的兴趣。我们对在新加坡的大陆中国人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 ,受访者仅限于…  相似文献   

5.
龚浩群 《当代亚太》2007,(11):60-62
2007年10月17~19日,"构建和谐世界在亚太地区的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2007年年会在成都举行.会议由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和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全国20多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与实现机制、亚太地区新秩序的构建以及区域一体化进程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亚洲的冷战活动持续扩展。以文化和教育为特征的意识形态战成为美国在亚洲反共产主义的主要手段之一。恰在此时,东南亚华人酝酿数年的华文高等教育学府——南洋大学——在新加坡成立。这使美国对中国借华文高等教育向东南亚扩张影响力的担忧进一步增强。由于亚洲特殊复杂的冷战形势,美国对南洋大学的政策经历了几次调整,到艾森豪威尔执政后期才最终明确了"推动华人学校逐渐融入所在国教育系统"这一优先政策目标。美国的政策和行动间接影响到了包括南洋大学在内,东南亚华文高等教育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李素华 《当代亚太》2005,(12):59-60
2005年11月10日至12日,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2005年年会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会议由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和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常熟理工学院共同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和平发展环境下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来自全国40多家单位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就世界经济与亚太区域合作、亚太地区政治安全外交、中国与亚太地区国家关系等三个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6月10日,韩国百济学会、忠清南道历史文化研究院与中国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古代东亚世界中的中国与百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延吉召开,来自韩中两国1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上午九时,研讨会开幕,延边大学研究生院、朝鲜半岛研究院院长朴灿奎教授主持开幕式并  相似文献   

9.
由香港岭南学院亚太研究中心主办、香港亚太二十一学会赞助的《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对东亚及东南亚研究概况国际讨论会》,于1987年3月2日至5日在香港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新加坡的青年学者共8人与会进行学术交流。会上宣读的论文有:香港岭南学院冯国良的《略论香港近年来对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情况》,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刘永焯的《从载文分折看中国近年的东南亚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韩  相似文献   

10.
从左宗棠1866年在福州建立福建船政局到北洋海军在1894年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中间只有28年。在这28年中,中国军舰曾经四次到过新加坡。一、巡洋训练到新加坡(1876)1876年12月,中国军舰扬武号军舰巡洋训练,到了新加坡。扬武号的管驾,是广东中山县人蔡国祥、蔡国喜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大学 新加坡大学(当地简称星大)是一九六二年以马来亚大学新加坡分校为基础而建立的,其前身是爱德华七世医科大学及莱佛士学院。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十六日,新加坡立法议院通过了一项法令,规定设立一个在教育上拥有自治权的新加坡大学,委任新加坡华李光前为新加坡大学第一任校长,新加坡印度人史林尼华山医生为副校长。 新加坡大学是一所综合大学,它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在亚洲以及西方的许多人看来,新加坡与李光耀不可分割,甚至将两者等同。这种观念是否同样流行于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本文所关注的自1963年至2013年有关于李光耀和新加坡的学术文章给出了否定答案。这些学术文本是中新关系领域活跃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对于李光耀的观念的载体。对它们的定量统计结果和具体内容解析显示:中国学者对于李光耀的解读并不必然固囿于新加坡的国家框架内,在他们的认知中,李光耀和新加坡的非重合部分呈现出远为丰富和重要的意义。中国知识分子观念中的李光耀图谱不仅勾画了李光耀和新加坡的故事,更折射出中国自身发展的变迁和其精英阶层思考的演进。  相似文献   

13.
区域旅游合作:东南亚给东北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3;人口众多,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60%以上。在旅游业发展中,亚洲是世界国际旅游业的后起之秀。在世界旅游发展分析中,经常把这个大洲分成不同的亚区。世界旅游组织(WTO)的区域分法较为独特,按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南亚、中东三部分划分。在研究亚洲旅游时,有两个区域最为重要,一个是东南亚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文莱、老挝等),一个是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地区、澳门、韩国、朝鲜、日本、蒙古以及台湾地区),这两个地区在整个亚洲乃…  相似文献   

14.
李淑娟 《当代亚太》2006,(12):58-60
2006年11月17~19日,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会议由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湖南省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和湖南省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主办,来自全国30多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亚太地区合作、亚太地区形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华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一群李明欢本文力图从宏观角度出发,对当代海外华人经济中一些具有共同性的问题略加探讨,以就教于大方之家。第一,“海外华人经济”范畴的合理性与模糊性。“海外华人经济”究竟在地域上应当包括哪些范畴?在中国大陆学术界,这是一个有定论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华人新移民包括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陆移民、台港澳移民和东南亚华人二次移民.本文拟探讨华人新移民的分布、特点、新移民内部以及新、老移民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国际移民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跨国移民将不断增加.华人新移民是国际移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改变了海外华人分布的格局,赋于海外华人新的特点,并为移居国和祖籍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李光耀致力于新加坡的现代化建设,以他的思想理论作指导,成功地使新加坡从一个破旧的简陋的港口、一个没有天然资源的小岛,迅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成为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明进步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亚洲“四小龙”之冠。1991年,新加坡人均国民收入达14813美元,在亚洲国家(地区)中,仅次于日本,为世界人均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九年九月下旬,亚洲及西太平洋区建筑会在新加坡召开第十七届代表大会的技术研讨会,有十三个会员国和地区以及五个国际组织(注)的一千多名代表参加。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局长在会上宣读了题为《新加坡的公共建屋经验》的论文,详细地介绍了新加坡在公共建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与会代表的称道。如今,新加坡已被世界公认为成功地解决了居民住房问题的少数国家之一。像日本、印尼、香港等尚为住房问题而苦恼的国家和地区,对之惊羡不已。前往新加坡取经的大不乏人。  相似文献   

19.
马来亚大学 原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于一九六二年一月分了家,在吉隆坡的叫做马来亚大学,在新加坡的称为新加坡大学。分家前的马来亚大学,其前身是新加坡的爱德华七世医科大学及莱佛士学院。 一九六二年,马来亚大学的助理讲师、讲师及教授在内,计有一百零五名,但大多数教师来自海外,主要是英国。其中仅有三十七名是马来人、华人及印度人。这些教师,有  相似文献   

20.
(一)苏联新亚洲政策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制造舆论,树立形象。1985年5月,戈尔巴乔夫就提出了举行全亚洲会议通盘解决亚洲安全问题的设想:1986年4月,苏联政府发表了对亚太地区政策的声明:1986年7月及1988年9月,戈尔巴乔夫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两次讲话中,则是一次比一次更全面更详尽地阐述了苏联的新亚洲政策。四年多来,苏联人在亚洲四处游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