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为了刹住公款高消费的歪风,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公务接待中的工作餐制度就是其中一项。实践证明,这项措施对遏制公款大吃大喝等奢侈浪费现象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各地执行的情况来看,这方面也存在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一是突破规定高标准宴请。工作餐制度本意是限制用公款大吃大喝。为此,它规定了接待对象和接待标准,限定了陪同人员,明确了接待场所等。但是,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执行工作餐制度中,往往不遵守这些规定。有的以上级领导来一次不容易为理由,提高接待标准;有的说不能冷淡了兄弟单位,把不应当用公款接待…  相似文献   

2.
来人来客,一律在乡政府机关食堂就餐;每人每顿,无论领导客商,标准只有15元。抽烟不发整包烟,喝酒就喝自制桂花泡酒——这是四川仁寿县珠嘉乡推行6年之久的“按标定人”公务接待制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各地纷纷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规定领导干部公务用车、公务接待、通信工具等职务消费支出要以货币形式定额包干到个人。此举有利于减少财政经费支出并防止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但有些地方在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工作中仅从财政减支、操作方便着眼,以致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三乱”现象反弹。在推行职务财力不足,对职务消费货币化项目所需资金,要求由各单位自行解决。各单位为完成此项改革,便搞“创收”,违反规定乱收乱罚,容易导致“三乱”行为出现反弹。二是标准划分过于简单。有的地方在核定标准时…  相似文献   

4.
高欣 《政府法制》2012,(30):24-26
英国公务宴请要明确记录 因伦敦奥运会而再次回到世界焦点的英国,公务宴请向来以从简、实用为主。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英国人公私分明,“公务”和“吃饭”并不是被联系在一起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公款吃喝风是一个老话题。中央对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多次下发文件,作出明确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一问题在一些地方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细说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表现:一是接待性的大吃大喝。根据中央的要求,各地各部门都制定了比较明确的公务接待标准。但一些地方有规不循、执行不严的问题比较突出,陪客多、超标准、多次宴请等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地方在接待上级来人时,过多地考虑自己所干的那一点事在上级领导那里的印象,把“接待好”当作一个难得的机会,千方百计进行“感情投资”,鞍前马后地围…  相似文献   

6.
刘子阳 《政府法制》2013,(10):30-31
“过去别人盼着放假,我最怕放假,因为每逢节假日都会很忙,经常半夜才能回家。”某市政府内部负责接待的赵先生告诉笔者,“但是现在,我已经快失业了,因为现在公务宴请一桌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沿海部分地区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运用手中的权力,在“私家车”上变换手法为配偶、子女谋私。一是私家用车“公有化”。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便利“私车公养”,有的侵占单位的牌证,逃避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规费和应由个人支出的养车费用;有的借公务车辆改革和“私车用于办公”的名义发放补贴;有的利用单位财务管理不严,车辆费用存在公车私车不分的漏洞,在本单位或下属单位报销应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二是变换花样套买“二手车”。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在享受“公务用…  相似文献   

8.
来到法院工作不久,最使我头疼的就是接待那些“不讲理”的申诉人。我年纪轻,火气大,说不上几句,就沉不住气,和人家争吵起来。于是有的在法院大吵大闹,有的还到“院头”那里“告我一状”。院长几次找我谈话,总是让我多向老审判员学习,看看他们是怎样接待申诉人的。每次从院长办公室出来,我  相似文献   

9.
在荆门市国税局直属四分局的经费收支帐上,有一处引人注目:在其他收入的摘要栏里,记录着李华勤每月的“陪餐费”。 说起四分局李局长的陪餐费,还得从1994年分局机构刚成立时说起。那时,创业之初,百废待兴,为节约一分一厘的钱,什么事都是自己动手,来人来客也就在分局食堂接待。一次在接待市局来客时,分局局长、分管局长、对口科室人员都参加了,结果是两位来客有6个人陪餐。李局长当时就想开了心事:这样长此下去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得想个什么办法才行。一散席,李局长就找到食堂管理人员主动交了3元陪餐费。这以后,有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监察》2013,(24):F0002-F0002
湖北省荆州市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与反对“四风”结合起来,针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追责问责,促进了干部作风好转。严格实行“同城不吃请”、“中午不饮酒”等规定,在乡镇全面推行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公务接待费用明显下降;严格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全市4000多辆公务用车全部更换鄂Dw号牌,节假日期间实行统一集中停放,取消鄂OD公安专段号牌车;严格治理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借机敛财问题,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51名党员干部受到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加大明察暗访力度,查处、通报了一批典型案件,党员干部深受教育。2015年以来,全市共开展落实八项规定情况监督检查256次,查处问题269个,处理党员干部445人。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商企业纷纷向外地派驻各类办事机构。毫无疑问,这些“窗口”的设立,对加强对外联系、发展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一些项目的引进、信息的传递、产品的销售大都是通过“窗口”实现的。但驻外“窗口”失监引起的腐败现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结起来,驻外“窗口”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乱:一是职责乱。由于派驻单位个别领导设立驻外“窗口”的目的不是加强内外联系,促进本地发展,而是开源创收、分流人员、安置亲友,个别企业的领导既把“窗口”当作吃喝玩乐、嫖赌逍…  相似文献   

12.
一段时期以来,许多地方和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狠抓制止奢侈浪费“八项规定”的落实,有了一定成效,但治奢工作开展并不平衡,特别是在某些部门和基层单位,认识模糊、刹而不止、纠而复生的现象仍然存在。原因何在?笔者为此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发现基层治奢中存在这样几个难点。一是瞒天过海,查堵难。在制止奢侈浪费工作中,各级各部门都建立了许多规章制度。但一些人在暗地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千方百计钻政策和规章制度的空子。有的弄虚作假,造假帐、报假数、开假票据;有的变换手法,巧立名目乱收费、乱摊派、乱赞助,设“…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 ,有的看守所、拘役所等监管单位 ,将在押的服刑罪犯以各种各义放出监管场所为单位搞创收。有的是“放回家治病” ,有的放回社会“打工” ,有的是“放假”。监管单位向被释放人员收取劳务费或创收款 ,每人每月向监管单位交创收款200元至600元不等 ,或以天计算 ,每人每天交15元至20元不等。这种释放在押罪犯外出搞创收的情况 ,一般是经监管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的 ,有的是经主管看守所、拘役所的公安局领导批准或决定的。对这种释放罪犯出监管场所搞创收的行为 ,有的地方的司法机关以私放在押人员罪起诉、判决。如某县公安局…  相似文献   

14.
目前,到基层检查工作,已成为各级领导指导和考核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由于一些部门和某些领导的滥用,导致检查出现了“四多”的现象.一是检查组多.现在有的地方同时接待二三个检查组,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一个一个检查组蜂涌而至,不仅达不到检查的目的,也影响基层单位的正常工作.二是重复检查多.在众多的检查中,有许多是在搞重复检查.对热点问题是你查我查他也查,交叉重复,不厌其烦.更有甚者,把检查当成生财之道,隔三岔五到基层借检查打“秋风”,使检查变了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少数基层党政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由于本地熟人多、不良行为容易被发现,便“转移”到外地进行公款消费活动。一是以业务走访为名,在一些乡镇之间、邻近县市业务单位之间串,名曰加强“横向联系”,实则“礼”尚往来。二是逢国庆、“五一”等节假日,以庆祝为名,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织干部分批到各地旅游。有的单位把公费旅游当做干部的“福利待遇”,没有外出的人员可以获得相应金额的补助。三是到上级业务部门进行培训或参加党校学习时,学员之间相互进行公款宴请和高消费娱乐,互相攀比摆阔气;有的在课余时间用公款走访领导,“加…  相似文献   

16.
池墨 《政府法制》2010,(7):19-19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牟新生谈到领导下基层视察、调研的真实性问题时说,有领导下去视察,当地预先进行了周密部署,安排得非常具体,领导成了一个“机器”,这是很可悲的。还有的领导去视察,周围几十个人前呼后拥,大部分是民警和干部化装的。这都是真实的事情。有的领导知道这个规则,所以经常搞突然袭击,但总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7.
在查处贪污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对赃款去向的交代多种多样。有的称,赃款用于“公务开销”、“业务往来”、“代垫业务费用”;有的说“赃款虽记在我的名下,但仍存在单位账上”;“赃款我没有占为己有,案发前就退清了”。也有的以赃款用到何处记不清楚,拒不交代赃款去向。归纳起来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赃款使用正当;二是赃款去向不予交代;三是赃款挥霍,无法找到佐证。对这三种类型交代,是否影响取得赃款前的行为的定性,司法界认识不一,争议很大。有的认为,赃款去向不影响对其以前行为的定性。有的认为,赃款去向决定其以前行为的性质,这就是所谓的…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拉关系,走后门,拉拢腐蚀干警的不正之风,不断地吹到吉林省辉南县人民法院。在处理案件中,有的打听消息,有的托人说情,有的行贿送礼,甚至有的单位党员干部以至领导也出面说情,对审判工作干扰很大。此外,还有些当事人因感激法院公正处理案件而送礼。据部分办案人员的不完全统计,自法院恢复以来的几年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湖北省老河口市纪检监察机关与审计部门联合对全市票据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查审计,结果表明:因票据乱制、乱开、乱用的“三乱”现象而诱发的腐败问题相当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票据“三乱”主要表现在: ──收费单位乱制票据。国家虽然三令五申所有收费必须使用统一票据,但仍有一些部门、单位无视规定,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逃避监督达到偷漏各种税费的目的,乱制各种收费票据。票据乱制,诱发了部门或单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私设“小金库”等腐败问题的产生。 ──经营单位乱开票据。主要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交易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使建筑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但去年,湖北省兴山县纪委、监察局在对三峡库区多家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招标投标交易中心进行专题调查时了解到,当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值得引起高度关注。问题不容忽视调查中发现,当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部分建设单位领导搞“四要一绕”。“四要”是指有些建设单位领导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要招标投标交易中心不公开发布招标信息,而由建设单位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