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社区,有位退休多年的耄耋老人。退休22年来,他为大家义务修理电器,寒来暑往从未间断。他就是81岁的义工马广明老人。在二龙路社区的一条胡同里,居委会为马广明和他的服务队辟出了一个10平方米的工作室。一进去,只见屋内墙壁上挂着各色电线,墙角堆放着洗衣机、电视机、录音机等各种家用电器,看起来颇似"杂货铺"。马大爷戴着老花镜坐在工作台前正捣鼓一个电热壶,"早晨七点我就从洋桥家里赶到这儿啦。"马大爷虽已经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按说这个年纪的老人大多喜欢遛个弯儿、下棋养花之类,但马大爷说自己"就爱钻研电器"。退休前马广明就是北京量具刃具厂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爱,是良心的一种自我表白。曲沃供电支公司城市班32岁的共产党员和波,就是用这样的善心,对一个原本素昧平生的老人的关爱一直坚持了5年。如今,他已经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尽管他的工资收入还不算很高,他却按月给老人送去50元零花钱。冬天快要来了,他送去棉衣、棉鞋、棉帽;春、夏、秋季到来之前,他又送去一件件换季的衣服;老人生病了,他给老人请医煎药,同老人拉家常,听老人讲故事,给老人说宽心话。他日复一日不图回报地做着这件事,并决心把对老人的关爱一直默默地延续下去。我有责任让他生活得更好2002年3月的一…  相似文献   

3.
张丽枝 《实践》2012,(10):13
有这样一位老人,虽已年过古稀,但他却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用诚心和真情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他就是包头市东河区南圪洞街道办事处新中路社区退休党员王忠国。一"迈开大步走上台,创先争优大家来,总书记"讲话"是灯塔,祖国大地党旗飘……"这是王忠国老人正在用说唱的方式给居民们宣传着创先争优以及包头市创城、创卫工作的开展情况,生动形象的表演赢来大家阵阵喝彩。  相似文献   

4.
<正>现年63岁的皮大才,是八师一二一团光明路社区居民,由于家中兄弟姐妹多,从小就感悟到生活艰难的他心地善良,而且乐于助人,退休前,大姐、三姐相继因病瘫痪在床,眼瞅着儿女不在跟前的姐姐瘦骨嶙峋、无依无靠,他就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照顾亲人的重担,给两个姐姐喂饭喂水、端屎倒尿、换洗衣被,直至病终,这一照顾就是十年。2009年,得知光明路社区要成立一支志愿服务队,皮  相似文献   

5.
正在七师一二四团政通里社区,经常能看见一位闲不住的老人,他胳膊上戴着治安员袖标,义务打扫公共卫生、为居民分发报纸、修理损坏的公物……他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社区居民,他就是被社区居民热情地称为"活雷锋"的钱三喜老人。钱三喜老人今年已73岁,1972年入党,他为人正直,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2003年老人退休后,他退休不退志,10多年来义务为社区和居民热情服务,发挥余热。  相似文献   

6.
在东城区和平里地区,提起修脚师孟建设,真是家喻户晓。十多年来,他带领修脚中心的志愿者服务队,始终坚持为60岁以上老人义务咨询和修脚,不收他们一分钱。要问孟建设为什么能把社区所有的老人当成亲人?这他还得从刚来北京时说起。1978年孟建设从河北来到北京,专干修脚的活。初来乍到,很多澡堂子不让他进,他就在外面拉帘子,摆上了地摊。虽然修脚的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88岁的吕辉是庆安县勤劳镇二道岗农业中学的一名退休职工党员。2017年9月25日,他拄着拐杖来到庆安县委组织部,把2000元特殊党费交到组织部工作人员手中。老人激动地说":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这已经是吕辉老人连续四年缴纳特殊  相似文献   

8.
浩荡亲情     
北原 《新长征》2006,(8):60-61
朱国明,今年79岁了,身体十分硬朗。老人这辈子也没离开过家乡——锦州市古塔区五姓屯,因为这里埋葬着一个他心目中的英雄,一个自己生死相交的战友。58年来,他和他的一家人守护着坟墓,为它树碑,为它填土,为它除草,为它奔走,还因为这坟与烈士的亲人成为了亲人。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社区,有位退休多年的耄耋老人。退休22年来,他为大家义务修理电器,寒来暑往从未问断。他就是81岁的义工马广明老人。在二龙路社区的一条胡同里,居委会为马广明和他的服务队辟出了一个10平方米的工作室。一进去,只见屋内墙壁上挂着各色电线,墙角堆放着洗衣机、电视机、录音机等各种家用电器,看起来颇似“杂货铺”。马大爷戴着老花镜坐在工作台前正捣鼓一个电热壶,“早晨七点我就从洋桥家里赶到这儿啦。”马大爷虽已经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  相似文献   

10.
正俗话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然而,在农七师一三0团就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王学发,已经78岁,他数十年如一日地为团场干部群众做着力所能及的好事,开开心心地当着他的"四大员"。有心人统计过,王学发退休18年来,义务做"报刊发行员"为团场职工群众发放报刊杂志11.5万余份,为居民送发信件、高校录取通知书、邮包等600多件;当"政策宣传员"先后向居民宣传各类政策法规1000多次;当"‘三老’巡逻队员"防止各类治安案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一位91岁的退休老领导火了。媒体报道,38年前,时任山东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到曹县韩集"红三村",看望83岁的伊巧云,一位曾为革命作出很大贡献的老人。当周书记询问重病在身的老人有什么要求时,老人犹豫了一下说:"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周书记深感自责,掏出钱给乡镇书记,让他满足老人的心愿。回到县城汇报时,他眼含热泪说起这位老人。"现在,在我们领导下,生重病了,竟吃不  相似文献   

12.
陈鹏  马玉梅 《共产党人》2011,(20):43-44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这是马进城在做计生工作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现年42岁的马进城是西吉县计生服务站一名男技术人员。1992年参加工作,20年来,他诊治服务群众4万多人次,做计划生育手术8600余例从未出现一例手术并发症或后遗症,在全县计划生育技术队伍中创下了连  相似文献   

13.
万长寅老人是九师一六八团一名普普通通的老人,但他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妻子瘫痪在床多年,一个冬天都窝在家中,春天来了,万长寅骑着三轮绕着乌什水镇缓缓而行,录音机放着河南豫剧,妻子彭玉芳安静地坐在车上,这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笔者来到万长寅的家,一进门万长寅老人正要给瘫痪在床的妻子喂饭,77岁的老人用两手抱着妻子放在椅子上,接着把饭菜放到桌子上,开始喂妻子早饭,万长寅说妻子不能吃硬的食物,每天熬点稀饭,溜点馍馍,就这样一口一口地喂,耐心、细致,吃完饭,蒸好的苹果端了上来给妻子吃.15年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点点滴滴汇成岁月的长河.  相似文献   

14.
吴传攀 《江淮》2012,(7):45
"真心感谢省城里来的王书记,是他带头把我家门前的路修好了,我现在出门不用爬坡上坎了。"看着眼前修好的路,姚河乡姚河村宋湾组76岁的老人查德英激动地说。查德英老人所说的"王书记"是省委办公厅选派到姚河村任第一书记的王忠军。在一次大雨中,老人家门前一段200多米的路段被冲毁,老人进出不方便。第二天,王忠军就带着村里的党员干部,拿上锄头、扁担等工具,帮老人修路。  相似文献   

15.
<正>贵阳市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用雷锋精神的强大感召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导市民"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大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清晨七点出门,迎着寒风到邮局取报刊,把30斤左右重的报刊整理好后装进小推车,然后走上4里路,把报刊送到社区阅览室、小区报刊栏和居民家中,这是贵阳市观山湖区碧海社区74岁退休老人刘兴顺每天都坚持做的事。四年来,刘兴顺老人风雨无阻、每天义务为街坊邻居送报送信,用他的话来说,"白干一点,人不自活,帮助别人对自己本身也是快乐"。开阳县南山社区身体残疾的姚昌瑜身残志坚,不仅实现了自食其力,  相似文献   

16.
《江淮》2009,(1)
合肥市公交车司机李俊在工作岗位上突发脑出血,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尽全身所有力气保全了乘客的安全:淮北市石台镇白顶山村王夫勤等24名老人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范,把"留守村"变成了"平安村";淮北市公安局援川警队在松潘县灾区开展援助工作的3个多月时间中,克服各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马鞍山市退休老人李广英利用空余时间坚持为孤寡老人缝制棉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别样的"夕阳"生活;安庆市消防支队南庄岭中队副班长朱彬用自己的身体为坠楼老人当"救生垫",老人安然无恙自己却身受重伤……安徽因他们而感动!感动产生力量,感动产生精神,感动产生魅力。他们给无助者以信心,给失望者以希望,给孤独者以温暖,给弱势者以力量,给人们生命以不可或缺的春天,给社会生活以最美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
刘钦向以老八路特有的执着修了两条"路",一条从修文县城通往沙溪村,一条从他心底通往为人民服务的"信仰之峰"。冬日的上午,修文县城的街上,阳光透过树缝洒落在一个正在扫街的老人肩上。远远望去,淡金色的阳光为他勾勒出一幅剪影。路边来去匆匆的行人隔老远看到他,都会打招呼:"刘老,你又在扫地啊!"这个被当地人尊称为"刘老"的人,是86岁的老八路  相似文献   

18.
许宏珍  郭坚 《先锋队》2012,(17):36-37
一位有着40年党龄、年逾七旬的老人,把非公党建作为自己焕发第二春的舞台,用自己的不懈坚持和努力,擎起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退休不褪色,余热献企业。在山西宏艺玻璃器皿有限责任公司,有一位有着40年党龄、年逾七旬的党总支书记,他叫刘振常。现年74岁的刘振常,退休前是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会主席。2000年,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可他退休不褪色,继续发  相似文献   

19.
每到星期五下午,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就会出现在甘南县委大院.大院里的人都熟悉他--县委办公室已经退休的收发员、老党员王重.星期五是他给自己规定的"党员活动日"--为机关的同志义务修理自行车.  相似文献   

20.
周学宾 《求贤》2007,(4):33-35
家住宝坻区大口屯的杨大爷要做阑尾炎手术,准备了5000元现金,还悄悄备了800元“红包”。他没有料到,托人写的条子不好使了,“红包”失灵了。顿时,老人心里没了底儿。然而,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医院像亲人一样待他,老人此次住院花费不到1800元……大钟镇一名农村妇女逢值猪年初一临产。丈夫在家挂一个电话,区妇幼保健院派最好的大夫,火速赶到孕妇家里用车把她接到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