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保护洱海     
被称为“东方日内瓦”的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位干中国西南滇中高原与滇西纵谷的交接地带,洱海则是其境内最大的淡水湖,因形状象人耳,故名洱海。其海拔为1972米,面积为252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养育大理人民的“母亲湖”。如今,大理人民正在为保护洱海免遭污染而奋斗。大理经济发展的依托阿敏、阿丽、阿明、阿伟、阿六是大理市湾桥乡的农家女。每天早上天一亮,她们就穿上绣花精美的白族罩衣,戴好姑娘帽,穿上绣花布鞋,精心打扮好以后,赶到离家半个小时路程的洱海公园,以美丽的洱海为背景,扮演“五朵金花”。“金花”是白族人对…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云南境内,有一块美丽而又神奇的沃土,她就是“五朵金花”的故乡—大理!大理不愧为“文献名邦”,素以风、花、雪、月、小桥流水、名胜古迹著称于世。值得一提的是,大理人对兰花百般喜爱,情有独钟。怪不得中国兰界泰斗吴应祥教授会发出“中国兰花在云南”的感慨!大理的兰苑兰圃,宛若群星璀璨。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的朋友马丽生先生于93岁高龄时欣然命笔的“智艺兰园”,就镶嵌在大理市下关团山脚下、洱海湖畔的名食街上,其主人便是正当年富力强德高望重的马智能先生。提起这位来自巍山县的法官智能先生,从小就十分喜爱兰花,参…  相似文献   

3.
有的地方,一生必须到一次;有的地方,却可以托付一生。这几年,越来越多人追随着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向往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自得自在,迁居于此,他们把自己称作"新大理",以表示外地人应该带着尊重的态度融入当地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云南天文台高衡老师有一天跟我说,几十年前他在大理工作了四年,和当地人密切接触,喝茶无数,但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三道茶”。这些年上大理,“三道茶”以一种民俗的身份登堂入室,一举覆盖了苍山洱海旅游地区,从洱海上的游艇,跳到大理古城楼,跳上每一个宾馆酒楼的舞台,成为大理旅游的招牌菜。于是稍微有点诗意的游客们在饮完了载歌载舞献上的苦茶、甜茶、回味茶之后,便进入集体回味领悟的状态,得出人生哲理:一苦二甜三回味。 我手头恰好有一本云南日报社新闻研究所编的《云南一一可爱的地方)},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此书…  相似文献   

5.
《创造》2002,(10)
在云南古代文明中,白族及其先民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千年前,洱海区域在云南率先进入青铜时期,而其后的南诏及大理国的建立更将白族人创造的历史和文化推向鼎盛时期。大理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族风情而吸引着世人的目光。美丽、丰富、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人们看到了充满魅力的大理。七百多年前大理历史上的“兰室居士”段宝姬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能文能武,有很高的艺术修养,独创了“宝姬兰苑”,养殖了三十八种名兰,第一次将白族人的兰文化推向高潮,明代大理白族名士杨安道所著大理兰谱——《…  相似文献   

6.
洱源,洱海之源,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这里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南诏时期六诏的三诏(浪穹诏、施浪诏、邓赕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卓越的智慧、辛勤的劳动、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留下了无数神奇、优美的神话故事传说,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民族文化。洱海源被誉为是“神话的王国”,“民间故事的宝库”。“本主”文化,就是洱海源民族文化之花中馨香四溢的一朵奇花。在洱海源的白族村村寨寨,自古以来,就信奉“本主”。“本主”,本境之主,即一个自然村落或某一地域的保护庇佑之神。在洱海之源,本主多达一百七十…  相似文献   

7.
白族三道茶     
第一次喝白族三道茶是在大理。一个初冬的早晨,风和日丽,我和朋友们登临“金花号”游艇。几个白族姑娘、小伙唱着“白族调”、跳着“霸王鞭”,以其民族特有的方式欢迎远方的客人。呜呜的汽笛声响起,我们开始了大理洱海一日游的旅程。那一天,我们登团山、游洱海公园;观天境阁、罗荃寺;眺金梭岛、玉局峰;听阿龙与阿凤的故事,闻望夫云的传说,为南诏公主和穷苦猎人坚贞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当我们仍然沉浸在美丽的传说中时,游览中的重头戏开始了:观白族歌舞表演,喝白族三道茶。白族三道茶是白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实践中总结、发明的饮茶方式,…  相似文献   

8.
彩云之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闻名遐迩的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是云南古文化的摇篮,具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它以终年积雪的苍山,秀美的洱海,传统的白族居民,诱人的蝴蝶泉,吸引着无数国内外宾客。勤劳善良的白族妇女就居住在这秀美的苍山脚下和清澈见底的洱海边上。 如今,生活在这如诗如画环境中的金花们,在“双学双比”活动中,在她们的领头雁──大理州委常委、州妇联主席、白族妇女杜云仙的 带领下,以自己 的勤劳智慧,创 造着更美好的新 生活。她们借鉴 外地经验,因地 制宜,选准龙头 项目,逐步…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大理的苍山脚下,洱海岸边,有个颇有生气的福利企业、名为“大理市博南实业总公司”。公司总经理苏跃,刚到而立之年,血气方刚,闯劲十足,管厂有力,经营有方,是管理福利企业的一把好手。今年春夏之交,笔者来到大理,有幸采访了这位经理。大理是个穷地方,发展福利企业困难重重,笔者请苏经理谈谈在不利的外部条件下,他是如何领导福利企业朝前奔的。苏经理不加思索地回答“闯市场呗!”他接着介绍了自己闯市场的前前后后。原来这个福利公司的前身叫“大理市工艺制品福利厂”,建于1989年7月,生产大理石骨灰盒。企业初建时期,…  相似文献   

10.
绕三灵,又称绕山灵、绕三林。白语叫“观上览”,观就是“逛”或“游览”之意。三灵指三个地方:即位于大理古城西、三塔寺旁的佛都崇圣寺,位于苍山脚下的仙都圣源寺,还有位于洱海西北岸的神都金圭寺。绕三灵的时间为每年农历4月23日至25日,共三天。农历4月23日大清早,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各村各寨的白族群众就穿红戴绿,浓妆艳抹先汇集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02,(9)
大理,位于云南省西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旅游优秀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大理于西汉时期设叶榆县,唐、宋时期建立南诏国、大理国地方王朝。名胜古迹灿若星辰,王者遗址,雄关要塞,千年碑冢、高塔古寺、古朴典雅的民居……,是大理古老历史文化的光辉遗迹。大理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苍山巍峨挺拔,横列如屏,山顶终年积雪,山麓四季长青。洱海清澈如镜,烟波浩渺,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之胜,被誉为高原淡水湖中的一颗明珠。大理是以白族为…  相似文献   

12.
夕照洱海红──记农民企业家田飞源创办轧钢厂胡中华在云南大理市这个四季如春,风光优美的洱海坝子,有一位年近花甲的白族老农,带领从未离开过锄头镰刀的农民,硬是靠着一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建成了大理州第一个轧钢厂,结束了大理“手无寸铁”的历史。产...  相似文献   

13.
大理,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自古以来,繁衍、生息于洱海地区的白族人民,勤劳朴实,富有极强的创造精神,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从而推动了自己的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谐音,在白族民间习俗中的运用极为广泛,人们常常用以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意向和举动。这些意向和举动,主要表现在白族民间的婚丧嫁娶、起房盖屋、生产劳动、迎来送往等方方面面。其目的主要在于用谐音来图吉利,讨口彩。在大理白族民俗中,婚俗最为重。白族婚礼,大致有订亲、催嫁、迎亲、回门等几个过程。俗语说“盖房子愁…  相似文献   

14.
原始社会晚期,在今大理县城附近就有人类居住,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龙等遗址的半穴居式房屋,是大理最早的民居。这些遗址中出土的石刀、陶盆、钵、罐等器物,则说明大理最古老的居民中有定居的农业民族。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置益州郡,该郡所辖叶榆县是最早的大理县,县治在今大理县喜洲公社,城址已湮没。东汉时期,叶榆县改隶永昌郡。三国时期,今云南省属蜀汉管辖,叶榆县隶属新设置的云南郡,入晋仍如此。南朝时置东河阳郡,下属二县,其一为叶榆。隋及初唐,洱海区域的少数民族“河蛮”(亦称“西洱河蛮”)在洱海西岸修筑了大和、大釐、羊苴咩等城邑。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南诏首领皮逻阁逐“河蛮”,占据大和城,翌年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封  相似文献   

15.
绕三灵,又称绕山灵、绕三林。白语叫“观上览”,观就是“逛”或“游览”之意。三灵指三个地方:即位于大理古城西、三塔寺旁的佛都崇圣寺,位于苍山脚下的仙都圣源寺,还有位于洱海西北岸的神都金圭寺。绕三灵的时间为每年农历4月23日至25日,共三天。农历4月23日大清早,苍山脚下,洱  相似文献   

16.
正卖房、辞职、搬家去大理,这是近几年中产阶级时髦的动作。大理就像一个人生试验场,吸引着各路理想主义者。它曾经是一些人的天堂,如同制造出的桃花源,容纳了大批从拥挤的一线城市中“逃”来的人。无论是巍峨迷人的苍山,碧波诱人的洱海,还是棋盘结构的古城,这里的静谧和美好都让人心仪神往。如今,大理变得像个“围城”,依然有更多的人想进去,但里面的人开始想离开。2017年2月,双目失明、定居大理的民谣诗人周云蓬发表了《讲讲大理的坏话》一文,他在文中感叹:“大理丧失了最初的包容,变得小里小气狡猾世故起来。”  相似文献   

17.
《望夫云》及其“核心”《望夫云》在大理白族中可谓妇孺皆知。口头流传的比书面记载的丰富得多。据查,李元阳嘉靖《大理府志》卷之二“古迹”有“无渡云”条,仅二十字,有自然现象,无传说,无“望夫云”之名,李元阳万历《云南通志》不见记载,明末诸书亦未见。“望夫云”之名出现于清康熙黄元治《重印大理府志》之“精气化云”条,也有了传说;民国周宗麟《大理县志稿》之“望夫云”条,始点明云起风作与石骡之关系。但清康熙问东轩主人《述异记》卷下云:“赵州有洱海,土人诣大理府必由之。然风波甚恶,稍知自爱者,皆从陆路。其海中有望夫云起,则不  相似文献   

18.
齐岳峰 《小康》2013,(9):100-102
隔着洱海,对面的城雨水充沛,这里却是不毛之地。大理海东,被当地人称为"4800年都嫁不出去的丑姑娘",在经历了诸多磨难之后,摇身一变成为"美丽的公主",当地主政者则说要"比维多利亚还维多利亚"  相似文献   

19.
洱海区域是云南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的人口发展变化就是其表征之一。据相关文献统计,明代洱海地区大致的人口总数,正德年间约为371 220人,万历年间约为474 352人,天启年间约为456 438人。但鉴于漏登民族、客商等人口现象的存在,这一数据肯定低于实际人口数。洱海区域的人口在明代云南布政使司人口总数中的比重约占1/5左右。大理府在洱海区域中的人口最为集中,人口规模最大,大理、蒙化和鹤庆三个地区的人口发展是不同步的。清代洱海地区的人口在云南总人口中的比重较之明代有所下降,人口年均增长率总体上低于云南省的数据。区域内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大理府,说明大理府仍然是洱海地区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20.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建州50周年庆祝大会上,一场名为《魅力大理》的大型文艺表演,浓缩了大理方方面面的美,通过“金花故乡”、“古道风情”、“大理神韵”、“和谐家园”、“苍洱歌声”、“魅力大理”六个篇章,将一个美丽、鲜活、多彩的大理,活色生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博得阵阵喝彩声。《魅力大理》体现了大理的气度、大理的眼界、大理的实力、大理的能力,展现了大理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堪称大理文化的一场盛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魅力大理》魅力足@丹业 @徐恒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