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评估青少年犯罪现状涉及几个问题: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概念,青少年犯罪是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青少年犯罪是犯罪源头还是犯罪主体,青少年犯罪是低龄化还是第一次犯罪年龄提前,青少年犯罪增多是打击不力还是教育不力。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是青少年犯罪整体现象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所以,预防该群体的犯罪问题是不能忽视的。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既具有青少年犯罪的某些共性,同时又具有流动人口犯罪的某些特性,是一定社会阶段各种社会因素作用于该种群体的一种折射。因此,预防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的犯罪,必须要从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的特点和犯罪规律着眼,建立以服务、管理、预防为一体的预防犯罪格局。  相似文献   

3.
犯罪被害规律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着眼于各种角度。本文立足于被害人这一视角,通过对青少年犯罪所针对的被害人特点、侵害类型及加害人与被害人互动关系的分析,探讨了青少年犯罪的发生规律,从而从预防被害的角度提出了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措施,主张应将防范被害纳入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整个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在青少年犯罪者背后到底是什么动力使其形成犯罪需求。犯罪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实施犯罪的内部动力。犯罪人的需要与犯罪诱因是青少年犯罪动机形成的主要来源。同时,青少年的个体心理因素,家庭教育以及当前的学校应试教育都影响着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形成与实施。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黑帮犯罪是青少年犯罪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形式,也是传统有组织犯罪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它对青少年一代和整个社会有着极大的危害。与传统有组织犯罪相比,青少年网络黑帮犯罪有着显著的新特点。青少年网络黑帮犯罪刚刚开始在互联网上出现,对其进行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青少年犯罪状况逐年恶化,意大利的青少年犯罪率呈现出北部高于中部及南部地区特点。意大利青少年犯罪与社会经济、政治的状况相关,但更表现出与非法移民之间的联系。针对这种状况,在意大利,实施意大利模式的青少年司法,对青少年广泛适用恢复性司法,对治理青少年犯罪,取得了良好的效国。  相似文献   

7.
论青少年犯罪之社区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是新中国犯罪学研究的起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十分严重,犯罪率急遽上升,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在此时开始了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从而推动了犯罪学的研究。就整体而言,我国在犯罪现象分类研究中对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相对于其他犯罪类别是比较全面和深入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比率逐年上升,其中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犯罪已占到了相当的比例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因此,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父母离异是导致离异家庭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然而,笔者认为,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父母负责任地做好家庭教养,无论离异与否,都能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青少年犯罪演进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罪犯数量大幅度下降,近几年开始有所缓慢回升,青少年罪犯占全国罪犯总体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然而,青少年人口犯罪率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由此我们看到反映青少年犯罪情况的两个代表性指标一一犯罪数量和人口犯罪率。影响青少年犯罪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基数和青少年人口犯罪率,而后者更能够反映青少年个体及群体的越轨行为危险程度。我们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决策和实务工作中更应当密切关注青少年人口犯罪率,同时重视青少年群体人口基数的变化。此外,从罪犯数量和人口犯罪率两个指标来看,未成年人与青年两个亚群体差异较为明显,因此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不能笼而统之,需要日益精细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一直是最为引入注目的社会角色和群体,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对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大多缺乏广泛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控制理论历来是解释青少年犯罪原因的重要范式,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与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相伴而生的,是随着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逐渐深入而展开、发展、完善起来的;从西方控制理论出发,可以发现我国社会转型期还存在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三个主要特殊变量,包括腐朽思想文化、社会转型与教育教学改革;笔者尝试“移植”和“整合”控制理论,建构“三层面八因素”犯罪变量模型,并把它作为我国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山东省女性青少年罪犯的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当今女性青少年犯罪存在六大特征:女性青少年犯罪在人数上呈递增趋势,侵财犯罪呈增多趋势,流动人口犯罪增加,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新型犯罪苗头增多,农村籍罪犯和无业人员仍是女性青少年罪犯中的主要群体。从社会原因、个体特征、心理特征分析女性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预测山东女性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并从五个方面提出预防青少年女性犯罪的对策建议,即:强化家庭以及学校的责任,构筑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加大立法步伐,从法律上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完善社区保障功能,健全社区保障的预防体系;发挥妇联主导作用,建立公力救济机制;利用社会资源,健全帮教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青少年犯罪研究中所形成的因果关系中,宏观因素如经济增长、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都与青少年犯罪没有直接联系,微观因素如影视作品的不良影响、互联网的负面作用也与青少年犯罪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有家庭因素和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因果关系最具有解释力,重视家庭因素和家庭环境的预防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其他国家一样,我国目前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存在许多诱发青少年犯罪的诱导因素,青少年犯罪数量一直处在波浪式上升的态势中,犯罪类型更多趋向于暴力化、智力化、团伙化,社会危害程度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拟从探讨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法律规制及其防范对策出发,以期帮助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我国青少年网络法制教育、对网络场所的执法力度、网络执法队伍及执法人员水平建设、网络法制建设、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以有效防治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15.
犯罪青少年在面对犯因性情景时采取的应对方式影响着其犯罪行为。犯罪青少年的应对方式是一个过程,包括了应对意向、应对评价和具体的应对行为,三个过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犯罪青少年独特的应对模式。探讨和分析犯罪青少年的应对方式可以为预防和矫正青少年犯罪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武汉市调查看中国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至今世界各国并无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灵丹妙药,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对于世界各国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1995年10月,世界著名犯罪学家马汶·沃尔夫冈教授在北京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曾经说:“中国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并正在进行令人瞩目的社会变革,因而没有地方比在中国进行青少年犯罪研究更为重要(注1)。”本文视角是透过天津市同龄群青少年违法犯罪纵向跟踪调查,分析中国的青少年犯罪问题。 1990年5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同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在2002年8月召开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表彰会上,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获得“全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先进集体”的荣誉并获赠奖牌,同时获奖的全国共有126个单位或部门。同月,在上海召开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工作交流会上,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又获得“上海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迄今为止,上海市共有“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32家,“上海优秀青少年维权岗”91家。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喜获“全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先进集体”、“上海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章杨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青少年犯罪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依据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青少年犯罪的演变趋势及其突出特征,讨论了青少年犯罪在新形势下的主要原因,探讨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青少年犯罪有其独特的成因,但我国犯罪学研究对青少年饮食结构及习惯对犯罪的影响似乎关注较少。而根据国外科研资料分析,糖、维生素、微每元素、矿物质、Ω-3脂肪酸及长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都可能与青少年犯罪有关,在国外司法实践中也不乏其例。饮食对青少年犯罪具有潜在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较之其他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不是那么明显和易于把握。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青少年犯罪案发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青少年犯罪作案类型多样化、作案手段残忍性和作案后果严重化的特征尤为突出,有的专家学者预计,我国青少年犯罪新一轮高峰将会到来。确实,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犯罪诱发因素持续增多,例如,每年有数十万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的青少年将回归社会,有上百万大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