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怀杰 《传承》2008,(7):12-14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取样品,他和战友驾机穿越蘑菇云。蘑菇云记录着中国的历史,也记录着他的激情岁月。40多年后,取样飞机静静地停放在中国军事博物馆,80多岁的老英雄则在疗养所安度晚年,谈及当年激动人心的往事,老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2.
1972年1月7日北京时间15点正,一朵美丽壮观的蘑菇云在我国西北地区罗布泊大沙漠上空上升翻腾,中国第一颗实战用氢弹投掷爆炸成功。20多年过去,当年那个在战鹰上按下投弹按钮的英雄,他是谁? 在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附近的空军干休所院子内,常常有一位头发花白,体格硬朗,身穿深蓝色对襟衣服的老人,站在生机勃勃的翠竹丛中,痴情地凝望着一架架银白色的飞机从跑道上腾空而起,轰鸣着从他的头顶掠过,飞向湛碧的蓝天。 这是老人的习惯。他叫杨国祥。只要仰望蓝天,他那曾经有过的辉煌瞬间便似远似近地闪现眼前…… 1971年12月30日,中国…  相似文献   

3.
1972年1月7日北京时间15点正,一朵美丽壮观的蘑菇云在我国西北地区罗布泊大沙漠上空上升翻腾,中国第一颗实战用氢弹投掷爆炸成功。20多年过去,当年那个在战鹰上按下投弹按钮的英雄,他是谁?  相似文献   

4.
石晓寅 《今日上海》2014,(11):38-40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1时,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的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终于迈进了原子核时代。  相似文献   

5.
向祖国献礼     
逯青年 《前进论坛》2009,(11):47-48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到10年时出生的人。伴随着祖国的成长,现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几乎见证了我们祖国的蓬勃发展和巨大变化。在我小的时候,原子弹爆炸、蘑菇云翻腾,接着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上天唱着东方红乐曲,欢快地绕着地球转圈,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相继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6.
《小康》2021,(18)
正"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18年前,"感动中国"给杨利伟的颁奖词,记录下中国航天的关键一步。"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18年前,"感动中国"给杨利伟的颁奖词,记录下中国航天的关键一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进行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王改芳  仓烜 《人民公安》2011,(24):17-18
与索书记的公文包一样,他那本工作记录,也一直随身携带着。已经磨旧的包和记录本。详细记下了玉树警方近18年来侦破此案道路上的悲与喜。  相似文献   

8.
当选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后.又荣获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全国乡镇企业家、山东省优秀企业家、感动德州十八新闻人物.一摞摞荣誉证书、一面面锦旗、一块块镜匾.真实地记录着这位奋斗者的足迹。他,就是省十届人大代表、山东乐悟集团董事长王德江。  相似文献   

9.
2001年5月18日,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顾长浩第一次走进市人大常委会403会议室。他的电脑里至今保留着那天的发言记录。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月1日,由人民日报社创办的、在中国较早进入国际互联网的网站——人民网,迎来了生命中的第11个年头。10年,对于中国互联网来说是弹指一挥间,而对于中国网络媒体而言,它不但详细地记录着中国最近10年里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见证者。  相似文献   

11.
田禹定 《前进》2008,(1):39-42
他,走过了九十九个春秋,参与、见证、记录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真理的执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挚爱。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08,(10):35-35
2008年10月20日,河北沧县,农民王林清在自家小院向邻居展示他32年以来记录的农村日记。今年42岁的王林清是河北省沧县达子店村农民,他从1976年开始记生活日记,至今已有32年历史了,共写下了50多本日记,伴随他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王林清在每本日记扉页上写有不同时期对生活的感悟,这些日记也从一个侧面细腻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公民导刊》2008,(6):42-43
我们的面前摆放着9张选民证。9张选民证向我们讲述着历史。收藏这些选民证的是安徽省六安县东河口镇的管思成。从1953年到2005年,他共收藏全家选民证16期33张,一期不缺,还收藏了第一、二次普选时的代表当选证。他的这些收藏真实地记录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冷文 《当代广西》2010,(4):38-39
今年59岁的梁开精是广西柳工股份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同时也是一个长期扎根在企业生产一线上的响当当的金牌工人。在他人生的里程碑上,记录着他曾经荣获过国家级高级工人技师、全国质量能手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广西金牌工人等荣誉称号;2008年,他还成为广西为数不多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工人专家。  相似文献   

15.
核灾难、蘑菇云,是人类世界最恐怖的名词。1945年,日本广岛和长崎在两颗原子弹燃起的巨大火球中被夷为平地,至少让23万生命遭受灭顶之灾。今天,人们呼唤的“无核化”没有降临,“核幽灵”仍然是悬在地球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似文献   

16.
在日中国人类学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早在19世纪末人类学兴起之前,有关中国民族学的研究在日本就已有人涉猎。一般而言,在日本人心目中,中国显得尤为重要。在日本,中国民族史文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Ennin的日记,Ennin是一位佛教和尚,他曾在唐朝时来中国定居达10年之久(838~847年),其日记可以说是一本很好的民族志,国为它不仅记载了他对佛教寺庙、仪式举行和牧士的行为观察,还对地理、风俗习惯和经济学、行政、政治等方方面面的体制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记录。Ennin日记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是对那个时代稀有事件的记载,还在于它是Ennin耳闻目睹之真实记录。Ennin…  相似文献   

17.
李志全是《中国残疾人》杂志1994年第2期报道过的一位聋人,辽宁省沈阳人。20多年前,他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机械制图项目金奖,如今,他成了在家安享晚年的逍遥翁。平凡的他这20多年并不平静,但他坚持着,努力着。在他心里,幸福的生活永远就在正前方。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人,我们8年通信不断而始终没有见面。他那赤诚的中国心时刻感动着我;他那博学独立的品格时时激励着我。他就是台湾学者陈大络先生。陈大络,字中天,福建人,生于1924年12月6日,出身书香世家。幼颖悟过人,饱览经籍,勤奋好学,终成一家言,以博学多才,...  相似文献   

19.
东方这块神秘的土地,一直吸引着托尔斯泰。早在喀山上大学的时候,他就选了东方语言学系。在东方各国中,“他感到在思想上与他最为接近的是中国。”托尔斯泰在19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他读过的有关中国的专著和译本多达32种。1891年,托尔...  相似文献   

20.
殷孜涵  姬松梅 《传承》2009,(3):57-59
在世界级的大师中,他是唯一记录了中国那段历史的人,而几十年来,很少人再去追寻、记录这一奇特过程,寻找这一段沉封的记忆,而那段历史也正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