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蜀文化的内涵是重仙的文化."魂为心灵,魄为体灵",蜀人很早就有了灵魂的观念.不过,不同的是,蜀人这种观念不是悲观的、厌世的,而是乐观的、幻化的、梦幻般浪漫的.……  相似文献   

2.
少城是成都城市之根,少城文化长达3000年.成都最早的城址是少城,古地名叫做"赤里",其地恰当金沙遗址一带.从古蜀人3000年前来到今金沙村建立王都以后,成都城址再没搬迁过,"成都"城名2000多年也没有改变过.  相似文献   

3.
陈胜 《理论研究》2010,(6):20-23
以儒、释、道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坛经》为代表的禅宗思想内涵可谓是"微言大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来阐释和探讨传统文化特别是禅宗思想对现代人的有益影响,能够发现包括禅宗思想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而传达出"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正"古蜀人是最具有羽化飞仙幻想和神仙式文化想象力的,他们把对祖先的崇拜和对自然的崇拜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羽化飞仙’的观念和对神仙世界的信仰。"5月,四川省图书馆邀请到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做客《巴蜀讲坛》,以"巴蜀文脉的历史发展"为主题,展开了巴蜀仙源文化的探秘之旅。独特的地理环境滋养出了巴蜀的仙源文化。"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今天不少去峨眉山的游客是被李白这句诗"种草"的。在另一首诗中,李白大笔一挥,"九天开出一成  相似文献   

5.
香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蕴,吸收西方文明,发酵酝酿出属于自身的、独特的文化,并最终建立起了文化自信。然而近年来的"反国学""占中""反水客"等一系列事件,折射出深藏其中的"文化认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世谊 《唯实》2005,(5):4-6
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人文精神传统的孕育与成熟,与本地区的独特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新时期江苏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必须对其生成发展的渊源进行探析。一、江苏的地域文化总体上是水文化纵观世界文化源流,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无不与水息息相关: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消涨荣枯影响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盛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显然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印度的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孕育华夏文明的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在黄海和东海之滨冲积出连绵千里的平原、丘陵、河网、湖泊和大陆架。在这两大水系和海洋的拱卫、滋养中,发育出了一片传承数千年文明,汇通南北方民风、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有学者发表署名文章,质疑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文中认为: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无疑是"有古而无今"的中断(消失)的文明,而古印度、古希腊文明则是没有发生过中断(消失)的文明。因此,不能说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但实际上,古印度、古希腊文明发生过中断(消失)是史学界几乎没有争议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8.
《廉政瞭望》2006,(5):1-1
焰火满天,彩球翻飞,锣鼓欢腾。4月28日上午10时,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郫县县委、郫县人民政府、香港新恒基国际集团承办,以“古蜀之源互动财富世界”为主题的“2006’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古蜀文化节”开幕式在古老的望丛祠隆重开幕。文化节以“古蜀之光”大型文艺表演、望丛古蜀文化产业园奠基仪式暨望丛二帝大型祭祀活动、“古蜀文化图片展”、走进蜀都郫县大型采风活动、“投资中国关注郫县”大型投资项目推介会为主要活动内容。2006’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古蜀文化节不仅是成都旅游文化的一大盛事,也是四川的一大盛事,全国、全球蜀人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9.
正固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曾是我国古代北方的经济重地、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渊源造就了"文化固原"。近年来,固原市委、政府以"文化固原"建设为目标,立足建设生态园林和文化旅游城市,打造"红色六盘、绿色固原、避暑胜地"城市品牌,努力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固原和与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文化软实力,固原市产业文化事业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就社会治理文明历史传承而言,西方法治文明大厦是建立在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特别是基督教神学及其衍生的思想成果之上,并形塑出西方法治今天之样式。而华夏文明之"礼治"传统及其伦理哲学在历史上与西方具有不同的发展背景及文化特征,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华夏治理文明呈现出重于"德"而轻于"法"的制度及文化表现。因此,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华夏文明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现代法治文明的文化融合,实现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特别是认真汲取中国古代治理文明中重视"礼法合治"思想的有益成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年来,科右中旗以"建设科尔沁文化旅游强旗、富裕文明科右中旗"为目标,以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民俗文化、节庆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全旗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日益凸显了文化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崇尚文明健康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正在形成。民族文化阵地强文明创建基础牢  相似文献   

12.
舒强 《奋斗》2012,(2):58-59
水行业因其行业特性,与水息息相关。水行业文化是中华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行业精神可简单概括为“献身、负责、求实”,简短的六个字.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更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水文化发展与治水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治水思想中最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万年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万年的稻作文化蕴含了"三大文明":灿烂的农业文明、原始的工业文明、远古的流通文明。万年的稻作文化孕育了"五种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敢为人先、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14.
正湄潭县通过狠抓源头治水、系统治水、科学治水、全民治水,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工作,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抓源头治水。一是科学划定水源保护区。编制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标定水源保护区范围、界碑、界桩、警示牌等标识及护网隔离设施,加强水源保护管理,确保饮水安全。目前,获省政府批复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18个。二是开展水源编码管理。制定农村千人以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以镇为单元,采取主导因素法,将现有农村饮用水水源进行编码,全面反映出水域、行政区、水源地隶属关系。三是加强水质监测巡查。定期对各饮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灭绝的文明体,这种文化生成、文明传承在"观念世界"或文化全球视界塑造的世界奇迹性成为一种文化"诠释场",倡导"文化自信"首要切入这个"根魂"所在。地理环境在文化内质衍生与发展变迁过程中呈现重要的"内化外塑"作用,中国地理结构具有保守性特质,并赋予投射到文化独立性的自洽内质。中华文明则是一种建立在农耕自足基础上的"内向型文化",属于静态文化。其表征祖先崇拜的宗族礼序、乡贤文化与乡村自治文明接轨,推移外放为差序格局并建构为乡土中国的"熟人社会",其社会抗风险能力强、韧性好,塑构了农业社会超稳结构模式。中华文化政教分离的"文化建构"模式规避了大规模宗教战争的发生,确保政权在"文化合法性"的道统政统中对接循环。史学是民族意识的源泉,中国是"历史的民族",汉字具有超强的历史记忆功能和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华历史文化涵养民族道德品质,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迈向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建设,应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本文以"东井冈"打造红、绿、古"三色"文化品牌为例,探索加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建设学习型、知识型社会的口号喊了多年,而国人却越来越不爱学习了。人们厌倦和逃避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如哲学、诗歌等),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却备受青睐。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重塑文化魅力,构建文化化的文明社会和文化含量高的文明生活,是当代中国学术界的神圣职责。文化化之"化"的涵义主要包含创造性进化、文明型变化、身份性强化、目的性转化和赋予性升华五个方面。创造是人的天性,人类社会是在创造中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的发展目标是精神文化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即在坚实物质基础上的"文明型变化"。要建设文化化社会,衡量人的社会地位的标准应该是精神文化的优劣与高低,即文化的"身份性强化"。在社会生活中,"人是目的"具体体现为文化是目的,即"目的性转化"——使人的生活目的从侧重物质指向转化为精神文化指向。人类赋予现实物质世界及其活动以精神的意蕴和价值,即"赋予性升华",正是人的"意义赋予能力"使简单的日常生活变成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化的诗意生活。文化化社会的典型标志体现在:文化成为社会阶层划分最主要的准则;精神文化是该社会的主导性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文明     
沈福新 《学习导报》2010,(24):41-42
文明,是指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文化为器物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的总集。而将其集成放大的文化(大文化),则上升为文明。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体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彰显其内涵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准确地抓住了当前建设美丽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显示出生态文明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彰显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成熟完善和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水利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治水兴水决策部署,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积极践行"大力兴水、全面节水、科学管水"治水思路,牢固树立民生水利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内蒙古水利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杨帆 《世纪桥》2015,(4):14-16
人类文明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城市以及城市文化,同时城市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建设须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入手,塑造城市个性和文化,以"城市文化资本"理论为指导,以南通为例,通过现有文化存量,经营好城市文化资本,达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一、文明、城市与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史上,人类文明一直是与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的。从考古学上讲,文明的形成与城市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