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刑罚的发展趋势是刑罚的轻缓化。虽然刑罚轻缓化的直接动力是思想观念的进化,其中主要是犯罪学的发展以及人道和人权观念的勃兴,但是刑罚轻缓化变革的内在动因应该是经济的发展。经济越发达,刑罚越轻缓。  相似文献   

2.
刑罚轻缓化趋势以自然正义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为支撑,要求刑罚的设置要以轻缓为标准,法院在对犯罪嫌疑人判刑时要以有利于被告人为原则,优先使用较轻的刑罚,只有在较轻的刑罚不能够适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时,才可以选择较重的刑罚。反观我国现行刑罚制度的设计和运行,诸多制度还存在着背离刑罚轻缓化趋势的现象,对此,应当迎合刑罚轻缓化趋势通过制度重构予以矫正,这种重构应当从实体与程序角度,按照刑事一体化的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3.
刑罚轻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然而在我国传统的重刑化思想积淀很深。因此,树立刑罚新观念,倡导刑罚轻缓化的理念应为当务之急。为此,就要对刑罚轻缓化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以使我国对刑罚轻缓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刑罚轻缓化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世界刑罚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刑罚的轻缓化。刑罚作为对犯罪的反应,其不仅因文化而创立,更因文化的发展、变迁和进化而历经嬗变,刑罚轻缓化的直接动因是文化的演进。  相似文献   

5.
在刑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其发展的总体趋势趋于轻缓:由残酷走向人道,由野蛮走向文明,由严刑峻罚逐步趋于轻缓。刑罚轻缓化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刑罚人道主义、刑法的谦抑性和刑罚功能的有限性。以此理论为支撑,为了使刑罚轻缓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应处理好与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本质和现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法律的人性关怀与刑罚轻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就是人类基于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所产生的内在需要。人性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这与资产阶级倡导的唯心主义私欲观、利己主义是不同的。实现人性的手段可以做价值判断,人性本身却没有善恶之分;人性不能得到满足是犯罪产生的终极原因,我们的制度设计应该尽量满足人性而不是压制人性;人性满足得越充分,发生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人们对刑罚的敏感度也越高;那些具有普世价值的诸如民主、自由、平等方面的人性需求,在当今我国还需进一步满足,以便为刑罚轻缓化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刑罚轻缓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其含义、价值及理论根据。刑罚轻缓化的含义是指在刑事立法上建立轻刑化的刑罚结构,刑事司法上尽可能适用轻刑和非刑罚处理措施的刑罚改革趋势。刑罚轻缓化有利于实现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有利于实现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获得较大的刑法效益以及有利于犯罪人的改造和再社会化,达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双重目的。其理论根据包括刑罚的人道性、谦抑性和有限性。  相似文献   

8.
刑罚轻缓化在理论上是具有正当性的,这一点可从刑罚的威慑理论、刑罚的效益理论、刑罚的功能理论以及刑罚的人道理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解读。  相似文献   

9.
刑罚轻缓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必然趋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国情差距,决定了我国的刑罚制度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的那种轻缓程度,但我国新刑法的指导思想、实质精神以及刑法的执行措施和部分总则与分则的修订中都已经体现了轻刑化这种价值取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刑罚轻缓化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刑事司法发展趋势,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也正在开展刑罚轻缓化的改革.刑罚轻缓化改革在我国具有重要的价值,我国也具备了实现刑罚轻缓化的现实可行性及实现途径.在顺应世界刑罚轻缓化的趋势及认清我国基本国情前提下,中国应当大力地推进刑罚轻缓化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1.
刍议刑罚轻缓化的思想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立法、司法实践活动,刑罚轻缓化受到刑罚理论的巨大影响。报应论和功利论等刑罚理论的嬗变,在促进刑罚轻缓化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体论实现了刑罚轻缓化的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刑事法治理念在强调刑罚对社会的保护之余,更为关注刑罚对人权的保障。重刑并不必然降低犯罪的发生率,因此,轻缓刑罚观已成为当前国际刑事立法和司法领域所广为接受的新刑罚观。我国刑法对此应适当借鉴,尽快树立轻重兼顾、以轻为主的刑罚观。  相似文献   

13.
自由刑在当代各国刑罚体系中处于中心位置,刑罚轻缓化实现的关键在于自由刑的轻缓化。有效的执行措施是刑罚轻缓化实现的重要保证。中关两国在自由刑具体执行措施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深入理解并合理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执刑措施,对促进中国刑罚轻缓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中国实现刑罚的轻缓化不仅符合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而且具有相当的现实合理性。主要表现为:刑罚轻缓化是改变我国重刑主义现状的迫切需要;刑罚轻缓化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进步的当然结果,刑罚轻缓化是"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刑罚轻缓化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5.
刑罚的轻缓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不断发展,刑罚的轻缓化成为了我国刑法理论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刑罚的适用在实践中也呈现出一种轻缓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罚结构是以死刑、自由刑为中心,属于重刑结构。刑法修正案(八)彻底贯彻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重在完善刑事处罚体系,对刑罚进一步轻缓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此次修法也给我国刑罚体系结构带来一些新问题,因此,还应在刑法修正案(八)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削减死刑罪名,调整死刑与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之间的结构关系,提高罚金刑的地位和增设轻刑刑种等,对刑罚的设置进行结构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过于迷信刑罚在应对犯罪方面的功能被实践证明是无益的。当今社会,刑罚的功能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但罪犯的再犯率仍然居高不下。刑罚轻缓化必将成为当今世界刑罚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刑罚之外引入其他要素来应对犯罪,则显然十分重要。在犯罪的处理过程中,引入加害人、被害人、社区之间的和解机制,是在刑罚作用衰退背景下的必然要求,这当然要求改革传统的刑事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1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严”,旨在对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累犯等实行刑事立法上的“入罪化”、刑事司法上的“从重量刑”、刑事执法上的“隔离与长期监禁”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宽”,亦可状述为轻缓刑事政策,意指对轻微犯罪,包括偶犯、初犯、过失犯等主观恶性不大的犯罪,实现刑事立法上的“非犯罪化”、刑事司法上的“非刑罚化、程序简易化”、刑事执法上的“非机构化、非监禁化”。“非犯罪化”,指原界定为犯罪须科以刑罚的行为不再以犯罪论处或科以刑罚。譬如在欧美国家,违警罪、性犯罪等等均已淡然退出刑法舞台,而缓刑亦渐次成为避科刑之弊害、助犯罪之人复归社会之一帖良药。而“非机构化、非监禁化”,则指广泛适用假释、社区性处遇或称社区矫正措施等情形,意在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促进社会秩序良性循环。谈及轻缓刑事政策之“非刑罚化、程序简易化”,纵观寰宇,国外有辩诉交易、转向处分、刑事和解、恢复性司法;国内亦诸如相对不起诉,委托调解、撤案另处等。  相似文献   

19.
2005年、2006年度某市检察院受理审查起诉的刑事案件的实证统计数据表明,外来务工人员被告人的非监禁率水平偏低,非监禁化没有得到应有体现,主要存在文化理念、客观现实、司法成本障碍。建议严格执行高检院慎重适用逮捕措施的精神,加强司法机关的科技办案能力,增加财政投入,制定外来务工人员轻刑案件轻缓化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20.
论经济犯罪刑罚的轻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世界刑罚发展看,刑罚轻缓宽和是刑罚进化的必然结果.刑罚轻缓化成为刑法改革的重要趋向.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各国刑罚整体趋轻,对轻微犯罪采用更为轻缓的刑罚.尤其是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使这一趋向更为明显.中国已加入WTO,法律面临着与国际接轨,刑罚轻缓化不仅与世界刑法改革的趋势相一致,而且也是我国目前刑事立法司法迫切要求.经济犯罪作为秩序犯、法定犯,与传统犯罪相比危害性小,轻刑的空间大,自然成为刑罚轻缓化中关注的焦点.本文尝试对经济犯罪刑罚轻缓化依据和途径作一些粗浅的探讨,望能对推动我国刑罚轻缓化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