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人大研究》2015,(1):46-47
王治全:人大工作必须体现"为民务实清廉"甘肃省环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治全撰文说,人大工作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渠道,人大机关理所当然要紧密结合实际,在开展工作中使"为民务实清廉"真正成为每一名人大干部的自觉行动。首先,要树立为民之本。"为民"反映的是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是人大工作的本质,也是人大工作者的立信之本。如何做到"为民",关键是要建立健全为群众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1954年9月正式确立以来,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令人欣喜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这二十年,我国无论是对人大制度的认识,还是人大的制度建设,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进步。这为我们继续推进人大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党和国家对人大制度的认识逐步深化中国共产党很早就从实现人民民主的高度认识人大制度的深远意义。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党率先倡导并领导人民建立了这一具有"伟大功效"的制度。但是,1957年"反右斗争"后,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忽视民主与法制、忽视人大工作的偏差,人大工作日趋削弱,加上其他种种复杂的因素,直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破坏殆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功绩之一是,它扭转了人们以往在民主与法制,包括在人大制度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大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充分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各项职权,还应承担起宣传人大制度的使命,尤其是要搭建平台,让青年人了解人大制度的运作模式,增强他们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决心,这就是我们创办"走进人大"主题活动的初衷。令人欣慰的是,7年来"走进人大"活动取得了一些预期效果,但要宣传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还有很多事情  相似文献   

4.
监督工作是地方人大特别是县级人大常委会最重要、最经常的工作,也是最能考量人大工作是否有权威、有作为的关键所在。如何依法行使监督权,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值得地方人大工作者思考。笔者结合奉新县人大工作实践,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5.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法院的工作实施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人民法院作为由人大产生的国家审判机关,应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切实把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下,以实际行动配合人大的各项监督工作。——摆正监督与支持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大的监督权。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在这个问题上,有人认为,人大监督"一府两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神圣职责,与人大支持"一府两院"是两码事。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曲解了人  相似文献   

6.
宋雅琴 《人大论坛》2006,(12):18-18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干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正确运用它指导人大工作的实践,不断创新人大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5月8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赴浙江省调研乡镇人大工作,要求"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充分认识乡镇人大作为基层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乡镇人大建设,提高乡镇人大工作水平"。这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对加强人大系  相似文献   

8.
李景超 《楚天主人》2013,(11):48-48
<正>对于地方人大而言,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能,人大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主要落在"监督"二字上。监督工作的强弱,监督实效的大小,决定着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百姓心中的分量。当前,人大监督意见落实难、研究处理不到位、人大监督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因此,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绝不仅仅是在口头上"喊号子",更应有落实在行动上的"实锤子",关键在于各级人大要强化督办意识,完善督办机  相似文献   

9.
<正>十几年来,我从一个对人大知识一无所知的无名小卒,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人大工作者。这十几年中,我亲历了基层人大的许多事情,亲历了人大监督的变迁。特别是几次大的心灵震撼,让我渐渐感受到人大工作的艰辛与责任,也逐步读懂人大。第一次对人大肃然起敬2002年,我经过公开选拔,被安排到新乡市凤泉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朋友们都拿我开玩笑:"听人家说,人大人大,其实没啥,几个老头,守个破电话。你年轻轻的,去那儿干啥?"我一听,像泄了气的皮球。可就在进人大工作的第二年,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人大的看法,腰板也挺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做好人大工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证。人大工作只有植根人民才能更加坚实,人大制度只有赢得民心才能更加牢固。一、以"人民至上"为宗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民意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其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宗旨观念,时刻牢记  相似文献   

11.
"这次宣传工作考核结果出来了吗?""我们今年宣传考核第几名?"记者在临沂市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听到这样的问话,真切地感受到县区人大对自己宣传工作的关心。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安说,"我们坚持年度人大宣传工作总结表彰制度,对全市人大宣传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大力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调动全市人大宣传工作的积极性。"换届以来,临沂市人大常委会把建立激励机制、突出宣传重点、打造宣传平台作为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9月17日,中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县乡人大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研究会特邀理事盛华仁、研究会副理事长杨景宇等数位权威人士。在这次会议上,来自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的镇党委书记杜武走向报告席,向来自18个省区市的134名代表介绍水江镇人大创设"季会制"的作法及经验。水江镇人大的"季会制"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研究会副理事长张春生在作会议总结时说,水江镇人大"季会制"的经验和作法,值得大家关注和思考。在水江,人大"季会制"已经走过了8年。  相似文献   

13.
2020年9月30日,吴春华等5名嘉善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联名提出《关于城西公交停保场久拖未建的质询案》,推动"迟到"九年的城西公交停保场项目落地。这既是项目的落地,也是基层人大通过质询权"落地"回应民生关切的缩影。"项目启动了!未来,我们的公交车有‘家’了!"在嘉善人大质询的推动下,2021年9月,"迟到"了九年的城西公交停保场项目终于破土动工。近年来,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较为刚性的监督形式逐渐被"唤醒"。但在县级人大层面,作为嘉善人大历史上首个质询案,其产生与落地有怎样的故事?一个由部门工作评议引发的质询案对于这一质询案,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并非"心血来潮"。事情要从人大依法进行"部门工作评议"监督说起。  相似文献   

14.
自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首开专题询问先河以来,一些省市的人大常委会也相继跟进,社会各界反响强烈。这表明人大监督在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迈进。作为乡镇人大,对专题询问该"说"还是"做"?依笔者之见,专题询问,乡镇人大不应观望。  相似文献   

15.
《公民导刊》2015,(1):22
<正>白驹过隙,又到岁末。这一年,有太多的人大大事引起关注,有太多的人大话题引发讨论,有太多的人大创新实践让人惊喜。这些大事、话题和创新构成了2014年重庆人大工作发展的整体图景。在此,我们按照惯例评出了2014年重庆十大人大新闻,希望以此为坐标,不仅可以触摸这一年重庆人大工作的发展脉络,更可以让人们感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现出的勃勃生机犹如一缕春风,伴着"法治中国"的号角,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6.
一次,某地县级人大常委会领导到一个乡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调研,问及乡政府和乡人大有关负责人,有人介绍说:"分管计划生育的乡领导就是乡人大副主席。"这位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不解地问:"计划生育工作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乡人大副  相似文献   

17.
正代表工作作为人大常委会的基础工作,是人大工作充满活力的源泉之一。主任接待目、代表主题活动、"双联"工作的重庆模式、代表之家、小人代会、季会制……直辖前后,重庆各级人大在代表工作上创新不断。直辖前或直辖后,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不管是人大代表还是人大工作者,大家心中都紧绷一根弦:人大工作要创新,突破口就在代表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李平 《公民导刊》2009,(5):23-24
乡人大开通"监督110",群众有问题可以直接找人大反映,经过人大协调处理,问题就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这确是一件值得称赞的新鲜事。不久前,重庆市璧山县健龙乡人大的"人大监督1 0"电话又一次响起。该乡寨子村一村民来电投诉:"我到村里盖章,村委会的门是关起的,请人大帮我找村干部。"乡人大主席王禧华获悉后,立即通知村支  相似文献   

19.
胡静 《公民导刊》2012,(12):22-23
完全脱离案件办理情况单纯监督"两院"工作,就好比蜻蜓点水,只能浮在表面。如何在《监督法》规定的框架内,提高人大监督"两院"的针对件和实效件?本文作者提出了类案评析的监督方式,并建议将之作为人大听取审议"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监督工作的前置程序,以增强人大监督"两院"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后,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宜春市人大常委会在首次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新班子、新使命,人大要树立新形象;新法律、新要求,人大要作新探索;新目标、新任务,人大要有新作为"的要求。两年来,全市各级人大常委会紧扣"三新"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工作,紧紧围绕党委工作重点、"一府两院"工作难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