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哲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3):224-224,F000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总协定)的主持下,工业品国际贸易自由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它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在人们乐道于此之时,多数国家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却实行了保护主义的政策和措施,造成世界农业生产结构长期不合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正常格局被严重扭曲,市场价格频繁波动.本文旨在探讨世界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逐步增强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非价格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阻碍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非价格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非价格因素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正常国际贸易,提出了促进该类商品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韩缔结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新一轮发展,农业方面的争议点不可避免的成为影响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方面。本文结合近年来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变化情况,针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主要争议点,考察了其对农产品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农业市场开放、促进中韩农产品贸易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SPS协定》(Agreement on theApplication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即《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起初是作为《农业协定》的一部分进行的。《农业协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各成员方的农产品贸易措施关税化,取消对农产品的各种非关税保护措施,比如,数量限制、差价税、进口禁令等,以保证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但是,许多缔约方担心,一旦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后,某些缔约方可能会更多地、不合理地利用SPS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快速发展。分析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区域结构、贸易方式以及出口目的地市场结构特征与变化非常必要。研究表明我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是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东部地区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区域,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出口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地区。  相似文献   

6.
贸易与环境问题已经发展为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的议题。农产品贸易与环境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而农产品贸易与环境的矛盾在国际社会领域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为寻求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我们必须以利益和谐为理论基点,从理念上关注贸易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和谐、发达国家利益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和谐,并从内发与外围整合的双重径路采取有力措施,方能彻底地化解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促进整个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近期多个地区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的法制建设更显紧迫。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法制建设的多重法价值为研究基点,我们认为安全价值为其首要法价值,社会公共利益为其基本法理念。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的法制建设的主体要素、运行要素和责任要素出发,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的法制建设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鼓动的人民币升值问题给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壁垒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利益之争、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知识产权都会成为农产品贸易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9.
世界贸易组织于1999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了第三次部长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议程。由于新一轮谈判将在2000年开始,故又称千年回合谈判。 千年回合谈判主要就以下议题展开了讨论: (一)农产品。乌拉圭回合在农产品贸易上实现了突破,达成了《农业协议》,使农产品回归贸易自由化主流。但该协议仍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完善之处,需要在千年回合谈判中继续讨论,主要就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这三个问题上展开。对此,美国认为应该通过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公民多项权利,更关系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区域化管理,打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实现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将有效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正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法制建设具有多维的法价值尤其是安全价值,凸显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法制建设中要以安全为首要价值、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基本理念,有效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进程。  相似文献   

11.
农民收入增长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热门话题。但现有文献主要停滞在实证层面,缺乏对农产品贸易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过程模型和作用机理层面的理论研究。本文从农产品"生产-销售"这条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农产品贸易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过程模型,并且在过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产品贸易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在影响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机理;农产品贸易主要通过价格效应、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就业效应、制度效应等五大效应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另外,这五大效应之间并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制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40年,成都农业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产品外贸做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入意义重大。成都农业外贸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断发展壮大,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成为成都城市发展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之际,成都的农业外贸迎来了新的高质量发展机遇,为此必须直面成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围绕高质量发展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品牌是农业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流通名片",参与国际贸易的"经济护照"。我国入世以来,以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品牌,正为农业转型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业已成为国家及地方农业、商标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理论界研究探索的热点问题。然而,由于部分历史和现实原因,农产品品牌及其相关权益法律层面的保护和救济仍存在诸多应完善的方面,亟需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尽快构建一整套农产品品牌法律保障体系,确保农产品品牌权利义务主体依法进行品牌的占有、使用和保护,为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的出口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近年来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巨大阻碍,当然也影响了黑龙江省农业贸易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绿色贸易壁垒作出应有的对策回应.  相似文献   

15.
WTO主张各成员实行贸易自由化,并对贸易自由化的风险相应地制定了诸项协议或条款加以防范,允许其成员建立自己的符合WTO规范的保障机制.在GATT生效以来的40多年的历史中,保障措施一直未被各缔约方认真严格地履行.乌拉圭回合将保障措施列为谈判的议题,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以GATT第19条为基础和以《保障措施协定》为主要标志的保障措施制度.中国即将加入WTO,此时应全面深入地探讨WTO有关协议中的一系列保障条款,适当加以运用,并制订我国的保障措施法律制度,以保护我国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16.
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举步维艰,使各国对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和建设更加重视。新近,区域和双边贸易安排也已成为中国促进贸易发展的新平台,中国正着力构建自身的自贸区世界版图。在区域自由化进程中,一方面中国积极开展与亚太国家的自贸区谈判;另一方面,中国并没有忽视与欧洲国家的经贸联系。2013年《中国-冰岛自贸区协定》、《中国-瑞士自贸区协定》相继签署。基于对上述自贸区协定的考察,不难发现中国自贸区建设正呈现出关注海外投资企业、注重协定实际效果、友好解决贸易摩擦、不断推进新领域的开放和合作等特征。中国在欧自由贸易区建设有助于保护中国的海外投资企业,深化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贸易交往;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贸易的话语权,防止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采购市场自由化近年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政府采购协议》(GPA)新一轮谈判结束,新的协议文本和新的出价代表了政府采购自由化的新方向,同时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中也越来越多的包含政府采购的内容.我国加入GPA谈判正是这种趋势的体现和要求.开放与改革的相互促进应是我国应对政府采购自由化的基本原则.我国应坚持在互惠原则的基础上开展市场准入谈判,同时利用加入GPA谈判契机,梳理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以及相关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推动建立公开、公正、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  相似文献   

18.
剖析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动态,挖掘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市场功能缺失、市场监管失灵、法律规制疲软等。努力从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双轨制出发,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改变宏观调整方式,充分发挥市场职能,加快企业改革创新,鼓励农民参与到期货市场,培育真正能够代表农民利益的社会中间组织,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完善探索出一条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农产品品牌的创建是解决农产品销售、农民增收和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农产品品牌创建的障碍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高低,决定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份额和获得利润的能力。我国一部分农产品在价格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也应看到在产品质量、品种、营销手段、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劣势。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二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三要推进农业企业化发展;四要高度重视培养农业国际化专门人才,推动农产品出口增长;五要加大对出口农产品的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对农产品的出口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