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文化边界是一个新的话语,不仅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成立,而且是一个极具现实性的课题。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主义形态文化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文化的界限;社会主义整体结构中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界限;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政策方针的适用边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阵地意识”与“界限意识”。它的研究价值在于:文化认知上,力求实现“心中有边界”;文化实践上,力求践行“时时敬边界”。  相似文献   

2.
有人认为不应该提倡“为纳税人服务”,而要坚持“为人民服务”,这种把人民与纳税人置于对立的看法,说的其实不是真问题,因为纳税人作为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人民。那么,提出“为纳税人服务”的意义在哪里?能够带来的观念转变又在哪里呢? 首先,纳税是什么?直白地想,就是生活在一起的众人,每人  相似文献   

3.
4.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今天,其最根本的成果就是以宪政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或者说宪政制度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根本标志.宪政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在于社会全体成员对它的接受和信仰,也即宪政意识的支持.可以说,如果脱离了宪政意识在全社会成员中的植根、认同和普及,政治文明的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认识和把握宪政意识与政治文明的这种内在关系,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思想认识前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规则意识是弘扬法治价值观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当前,规则意识淡薄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强化规则意识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培养法治思维、依法执政、严格执法等是强化规则意识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7.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我国现在的民主党派非常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与发展,实现从民主革命时期的"左翼政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被"作为"团结、教育、改造"对象的民主党派,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转型。我们务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共迎新春座谈会"上关于"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适应新世纪、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民主党派完成这种时代性转变,需要不断增强政党意识、政治意识、参政意识、学习意识、实践意识、改革意识。  相似文献   

8.
陆畅 《就业与保障》2023,(8):100-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也是引导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指导思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其就业意识的培养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就业意识融合,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关系,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当代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方法等。探讨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自主创新和创业意识,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玉生  张超 《前沿》2012,(5):29-32
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实化和大众化的深入。从构建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看,当前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即教育内容不均衡、缺少必要的社会环境及正确的教育方法等,问题的客观存在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实际效果。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及相关社会化机构共同努力,政府要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社会环境,社会化机构要合理阐释和践行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努力创新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毛飞 《思想工作》2005,(1):35-35
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个人和他的女朋友逛街,看到红灯便闯了过去。女朋友说,你连红灯都敢闯,什么违法的事不敢做,就跟他分手了。他又结识了一个女友,逛街时,看见了红灯,便老老实实地等。女友不高兴了,说你连红灯都不敢闯,还能干什么事?这虽是一则笑话,却道出了一个事实,就是一些人对法律、规则的漠视。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规则意识缺失的现象随处可见,小到闯红灯、轧黄线、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大到随意违约、坑蒙拐骗、行贿受贿。对这些现象,有的人似乎已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甚至还把这种违规违法的行为归纳为另一种规则,叫做“潜规则”。在…  相似文献   

11.
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而培育公民社会 ,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因此必须注重培育公民意识 ,全面提高公民素质 ,这是建立公民社会的支撑点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 ,这是公民社会得以发育的外部条件 ;还必须健全和完善法制 ,实行依法治国 ,这是建立公民社会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野下的参政党意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部分参政党成员政党意识淡化的情况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视角,参政党意识要在思想基础、价值目标、核心元素、现实要求等方面获得新的内涵,必须遵循增强利益表达意识、完善利益表达渠道、重视党外代表人士培养等途径,加快推进参政党意识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为背景、以中国特色道路的探索为基础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通过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探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党的执政能力以及党员培养问题可以使我们在新时期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体意识视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保彦 《湖湘论坛》2011,24(1):33-36
在一定意义上,经典社会主义理论可以说是第一个真实的、科学的反映和引领劳动者的主体意识的理论形态。其出发点与归宿是人类解放,其论证理想社会的潜在线索是个体本位。在前所未有的关切个人、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借助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体意识视角,探讨我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实现模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保  相似文献   

16.
柯卫  李文 《求索》2011,(7):50-52
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作为一国公民的理性品质,构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它既是法律规范化的思想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它不仅影响法律规范创制的质量,而且制约着法律规范转化为现实制度的全过程,从而决定制度建设的成败。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就是一部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是法律创制、实施的内在动因,是指导法治实践的精神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徐清璞 《协商论坛》2007,(11):10-11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体系,使之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学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  相似文献   

18.
把改革开放视为试验,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针对改革开放攻坚阶段新的实际,认真领会和全面把握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的思想,对进一步发扬党的十五大所倡导的积极探索精神,处理好深化改革开放所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搞好改革开放,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1.加强诚信建设的意义重大。加强诚信教育,强化信用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社会各界广泛倡导“诚信”,呼唤诚信、倡导诚信已成为一种潮流。诚信作为现代文明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