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于2014年试行调水,滔滔丹江水将连绵不断地送向京津地区。为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位于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的淅川县动迁移民达16.2万人。淅川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与全县人民一道,共同奏响了一曲移民迁安大合唱,顺利完成了移民迁安任务。中线调水,关键在移民,成败在水质。2012年3月,淅川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成立后,把保生态、保环境作为监督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4年年底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淅川县陶岔持续送水8亿立方米,已有3800万人喝上了长江水。这日夜奔流不息的清水倒映出淅川县人大常委会倾心丹江水质保护的砥砺奋进。该县人大常委会围绕"水"字做文章,"保水质、护运行"将服务群众的一腔赤诚化作清澈的丹江水,一次次围绕水质保护的监督渐次铺开。监督林业生态建设绿化荒山涵养水源淅川的地貌特征是坡度陡,  相似文献   

3.
正清泉奔流,南北情长。截至2019年11月2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年以来,共向北方调水量255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5859万。淅川县是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2009年至2011年,全县16.2万人搬迁,创造了水利移民迁安史的奇迹。笔者作为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和县移民搬迁应急分队的中队长,见证并参与了人大围绕中心,跟踪监督、支持服务移民迁安工作,与全县人民共同创造奇迹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作为该工程的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河南省淅川县,能否确保一江清水顺利送往北京,让首都人民喝上甘甜可口的丹江水,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兑现这一承诺,淅川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在倾力打造这项绿色工程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相似文献   

5.
正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守着"大水缸",握着"水龙头",肩负着一渠清水源源北送的重任。呵护绿水青山,推进绿色发展,已成为全县人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热切期盼。民有所呼所盼,我有所应所为!近年,淅川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监督支持力度,努力提升监督实效,开启了助推"生态淅川"建设的人大模式。为污染防治贡献人大力量2014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正式通水运行,淅川县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趋紧,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6.
正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肩负着一渠清水北送的重任。近年,淅川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保水质、护运行,用心、用力、用情,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淅川作为监督的重点,唱响了服务渠首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主旋律,换来了渠首天常蓝、水常绿、山常青。  相似文献   

7.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最西端,与湖北、陕西两省接壤,境内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源头水库。淅川作为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承担着将一库清水送北京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近年,"把丰碑刻在青山上,把政绩融入清水中"成了淅川县各级干部的响亮口号,"促进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5,(7)
<正>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发挥应有作用,成败在水质,关键在沿线生态建设,魏小东日前对记者表示,应该加大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红线外生态带建设支持的力度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发挥应有作用,成败在水质,关键在沿线生态建设。为此,中央从工程伊始就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将南水北调工程打造成"清水走廊""绿色走廊"。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月1 0日)司志们:在迎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建委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和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我市南水北调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振奋  相似文献   

10.
牛瑞芳 《人大建设》2014,(12):12-13
<正>"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全线具备通水条件。"2014年9月29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郑重宣布。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在水质。河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面对水质保护问题,省人民政府作出了"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庄严承诺,义不容辞地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清水即将北送,水质怎么样?水源区域和沿线城市是如何保护水质的?2014年10月28日~11月12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主任王群,副主任李建伟、邵良带领中原环保世纪行记者采  相似文献   

11.
正"21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我宣布,县政府《对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通过!"主持人面对电子显示屏庄严宣布,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2015年10月22曰淅川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一个场景。监督:从学法开始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主要水源区,境内工矿企业多、河流水库多、山区道路多,安全生产任务很重。安全生产一直是全县群众关心、人大关  相似文献   

12.
《世纪行》2015,(6)
<正>本刊讯5月29日,省政协副主席陈天会率部分省政协委员到省南水北调管理局,调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我省相关工作情况。陈天会指出,我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主要移民区和重要影响区,区位特殊,地位重要,后续工作任务繁重。他强调,当前我省应继续加强水源区保护,开展好库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确保优质供水;要统筹解决好调水以后,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容量减少、干流水位下降等因素对工业、农业用水及交通运输产生的不利影响;要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区,淅川县区位特殊,责任重大。要保护好水质,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林业建设是基础、是关键。近年,淅川县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眼增绿增效,充分运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视察、调研等手段,持续加强对林业建设情况的监督,助力淅川圆"绿色梦",取得了明显成效。下实功,找准绿色发展症结2013年6月,淅川县人大常委会组成3个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和听取基层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张高丽22日至23日到我市调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有关工作。22日,张高丽巡视了丹江口水库,察看现场提取的水样,了解库区水环境保护情况;深入到淅川县陶岔村实地考察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枢纽工程,察看大坝,了解并听取通水有关情况介绍;走进九重镇桦栎扒移民新村调研和看望村民。23日上午,在南阳召开南水北调工程  相似文献   

15.
正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水质保护的重中之重。为了保护好水质,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淅川县人大常委会近年综合使用多种履职手段,采取一系列监督动作积极作为,持续对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等工作进行监督,取得明显成效。关注污染防治淅川县作为丹江水北上"水龙头"所在地,要保护好水质,污染防治工作是重点,也是难点。近年,县人大常委会高度关  相似文献   

16.
陈天会 《政策》2011,(2):52-54
工程移民向来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南水北调水利工程移民,是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继三峡工程之后又一大的移民迁安工程。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大坝加高工程所在地,肩负着我省18万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其中规划外迁安置7.38万人。省委、省政府提出"四年任务,两年基  相似文献   

17.
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一宏伟设想,拉开了中国南水北调的序幕。经过50年的规划、论证、勘探,规划确定,南水北调工程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串连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中国水网总格局,从而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水,东西互济的目标。因此,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一个供水工程、水资源配置工程,也是一项维系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伟大工程,更是一个造福人民的福祉工程、泽被人类的生态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始于湖北丹江口水库,越河南、穿河北,到天津,进入北京市区,总干渠全长1425多公里。  相似文献   

18.
<正>"加强淅川县和丹江口市旅游合作,实行联票优惠制度,尽快开通水上旅游线路,共同推进两地旅游业发展。""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丹江口水库的主要功能由过去的防洪、发电向蓄水、调水转变,责任更大,任务也更重。共同吁请国家水利部成立丹江口水库管理委员会,统筹管理和协调核心水源区5县(市)、区做好生态建设和水质保护工作。"一项项交流,一串串共识。湖北省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与河南省淅川县人大常委会跨省交流  相似文献   

19.
<正>明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更是南阳加快发展的关键之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明年通水,标志着我市在服务保障这一"国字号"工程上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市的工作重心也必须随之转移到全力以赴推动南阳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上来,战胜加快发展和保护水  相似文献   

20.
王风书 《乡音》2014,(10):32-32
2014年6月,人们企盼多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终于迎来了试通水。清清的渠水咕咕流淌,滋润着万物,也寄托着一位南水北调人心系工程、心系百姓的情怀。他,就是临城县政协委员、县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陈金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