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境外非政府组织谋求政治利益,将网络作为渗透破坏我国的平台;积极开发互联网新技术,以"网络无国界"为由,改变着网络意识,抨击主流网络文化;纠集境外非政府组织炒作热点敏感问题,并以"维权"相号召,不断进行攻击污蔑、造谣生事,煽动民众同党和政府产生对立情绪;线上培养意见领袖,支持、参与、策划街头政治、民族分裂等活动,试图破坏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网络渗透和反渗透斗争中的胜利,决定了我国未来网络空间主权。公安机关在应对以境外非政府组织为媒介的网络渗透过程中也暴露出手段、技术上的瑕疵。针对这些问题,公安机关应当顺应信息化警务发展,弥补部门情报系统、舆情监测、网络设备、技术人才等不足,细化公安机关职责,加大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监管力度,防范和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借助境外非政府组织对我国策动"颜色革命"的图谋。  相似文献   

2.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自从1979年到中国开展活动以来,在为中国环境治理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活动不规范、没有完全适应中国本土环境及从事了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有关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国内环境非政府组织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磨合,环境领域与国家安全机制之间缺乏互动机制。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须促进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相应立法的不断完善;促进中国国内环境非政府组织体系的和谐发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西方国家利用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对我进行渗透和颠覆活动。  相似文献   

3.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近年来,境外非政府组织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公益慈善类活动,客观上帮助了社会服务、科技教育、生态环保、投资贸易等多个领域的发展,解决了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但同时,部分境外非政府组织假借公益慈善之名,从事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活动,给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秩序和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严峻的威胁和挑战。有鉴于此,必须做好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监管工作,通过完善准入机制、搭建协调机制、丰富基础数据、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进一步防范和化解境外非政府组织对粤港澳大湾区政治安全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境外势力利用非政府组织对我国高校进行渗透的力度不断加大,相关事件案件屡有发生,高校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对境外势力利用非政府组织对我国高校渗透的策略手段、发展脉络和演变趋势的分析研究,防止境外势力通过非政府组织等手段在我国境内积聚能量,坐大成势,确保党和政府对高校政治生态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巩固和维护国家政治、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5.
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成熟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完善的监管体系,严重制约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效果。为提高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政府应致力于健全完善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体系,为其提供便利环境;同时,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还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业务水平,促进组织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6.
西部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决定其开发建设对国家安全具有特别的重要性。要正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保障边疆稳定和国防安全的作用 ;要认清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对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的作用 ;要依托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构筑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纵深。  相似文献   

7.
四川作为西部多民族、多宗教的内陆省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正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努力实现"两个加快"。然而,境外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利用宗教来破坏各民族的团结,对四川地区的稳定与和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有效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进一步搞好新时期宗教工作,才能维护四川地区长久的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8.
中缅边境划界后留下了同宗民族跨境而居的后遗症,缅甸政府实行缅族化,"一个民族建构强迫同化少数民族"的过程,致使中缅边境云南段境外反政府武装冲突不断,给西方反华势力渗透中国提供了"温床",给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中国区域发展问题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自身的主体功能,为此,西部民族地区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全面提高素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实现主体价值.  相似文献   

10.
边疆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对谋求民族复兴的当代中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而对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议题产生原因的清醒认知和准确把握,是边疆地区"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的关键。有关边疆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学界有"内因说""外因说""内外因相互作用说"三种不同的理解。从反分裂、反恐怖主义的视角来看,境外民族分裂势力、国外反华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等外部因素是边疆不稳定的主要根源,加强对涉外因素的研究,挤压其国际生存空间,切断其对内渗透和联系的渠道,对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外交评论》2016,(5):1-30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国际区域合作遭到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干扰和阻挠。非政府组织干扰中国的区域合作有国内、国际双重因素。在国内层面,针对中国区域合作项目的抗争行动内嵌在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结构中,政府执政能力不足、资源开发中原住民的边缘化以及快速的民主化转型导致民粹主义泛滥,并与国家发展中的经济民族主义相结合,成为非政府组织赖以动员的社会、政治资源;在国际层面,部分非政府组织成为西方国家遏制和削弱中国的棋子。中国需要扭转区域合作中过度依赖政府间关系的导向,重视非政府层面的联系。同时,需要促进公共服务领域内的投资,发挥私营企业在国际合作中的积极功能,并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消解非政府组织赖以动员底层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基础。  相似文献   

12.
"总体国家安全观"突破了传统视域的安全理念,应对的是传统、非传统领域存在的安全威胁。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非传统安全中民族问题对国家的安全威胁凸显,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对民族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不仅关系到民族问题的解决、安全风险的化解,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对民族问题研究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落脚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民族的繁荣稳定。民族工作要统筹谋划、综合发力,坚决遏制和依法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威胁国家安全,坚定捍卫国家政治安全、政权安全、国民安全等全方位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为维护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必须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坚决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渗透。  相似文献   

14.
略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一般把非政府组织称为民间组织,具体分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大类。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畅通诉求渠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性团结”、增强社会凝聚力,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承接无偿或低偿服务、促进公共服务专业化,塑造公益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独特作用。由于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存在着“培育和发展不够”、“准政府组织”、“营利化倾向”、“管理缺位”等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十分复杂,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看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管理,为非政府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推动非政府组织的能力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重新定位非政府组织管理部门,以促进非政府组织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地缘政治的竞争和战略的不信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一刻也没有松懈。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迫使美国调整了对华实施"分化"战略的策略;同时,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改革深化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的增多、社会冲突的加剧为美西方的"分化"活动提供了诸多契机和借口。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分化"活动出现的新形式与新特点,为了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中国不仅要在策略方面进行应对,还需要在战略层面提出适应国家整体发展的"顶层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在"软实力"上构建一套让全世界都信服且能与西方相抗衡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西部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要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的特点,以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主动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局,高度重视,筑牢基础,积极推进。西部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性的认识;要解决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以发展筑牢协商民主物质基础;必须依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特点,做到因地制宜;注重基层协商民主的养成,以基层协商民主的开展化解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要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协商民主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注重发挥宗教界代表人士和宗教团体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具有多元性,在服务和改善民生、参与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非政府组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西方国家借助非政府组织进行价值观的传播,对转型期国家的社会稳定也形成威胁。近年来,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对公共政策的介入加深,与政府的合作加强,同传媒的融合加速,对外合作与交流增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加自觉。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面临难得机遇,要借鉴国外非政府组织发展经验,重视社会组织的功能建设,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社会组织的功能目标,努力为社会组织功能完善和发挥作用创造条件,避免和消解社会组织的负面功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发展之路,使社会组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彰显更多活力,争取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8.
非政府组织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非政府组织存在的许多显性和隐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政治安全与社会政治稳定。对于非政府组织这样一个既"新"又"旧"的考察对象,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厘清一些基本问题,对于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对于处理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从而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既关系着在我国领域内有效实施法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能否实现的国家发展问题,又关系到维护国家主权,增强民族团结、稳定边疆、巩固国防的国家安全问题。民族地区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法治在其中既是手段又是目标。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又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法治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法治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道路应该是在坚持国家制定法思想原则下,整合民族地区法治资源,走一条内升外连的平和的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20.
民族认同机制由民族认同主体、民族认同客体和民族认同内容三要素组成;它在维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要充分发挥民族认同机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功能,就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民族国家认同,奠定民族认同的血缘基础;二是优化民族关系认同,建立健全民族平等机制,搭建民族认同桥梁;三是优化民族自身认同,提升各少数民族自身综合素质。强化民族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