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绥芬河秘密交通线纪念馆选址于绥芬河市重要革命纪念地——铁路大白楼。这是一座跨越百年的俄罗斯式建筑,曾接待过中共六大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中东铁路为依托,形成了一条连接中国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红色秘密交通线。1921年,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在绥芬河建立了秘密国际交通站。从此,绥芬河国际交通站成为中国共产党经"上海—哈尔滨—绥芬河—海参崴—莫斯科"与  相似文献   

2.
徐朝 《奋斗》2019,(12)
正在黑龙江省境内,有一条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成立时间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开展工人运动、组织武装斗争、往返共产国际、参加中国六大做出了突出贡献,它就是绥芬河市秘密交通线。绥芬河市秘密交通线纪念馆是一座跨越百年的俄罗斯建筑,它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纪念地,当年中共六大代表途经绥芬河许多人就居住在这里。它始建于1903年,是中东铁路的附属性  相似文献   

3.
正满洲里是中俄(苏)边境上的著名口岸城市,地处中东铁路的西端,距苏方边境小城86号小站只有9公里。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20世纪20年代至193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满洲里地方反动力量相对薄弱、交通方便、距离苏联较近等优势,相继在此建立了地下交通站,作为中国共产党通向共产国际和苏联的"红色秘密交通线"。这条交通线被誉为"一座红色的国际桥梁",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早期领导人出席共产国际会议或被派往苏联学习、工作,大多由满洲里出境。  相似文献   

4.
朱荣利 《世纪桥》2011,(12):10-15
绥芬河交通线是中国革命史上形成时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秘密国际交通线之一,是东北红色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和桥梁,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发挥的历史作用十分突出。1903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后,  相似文献   

5.
周武 《党史文汇》2012,(1):59-61
平遥县是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通往晋西北革命根据地和革命圣地延安的交通要道之一.从平遥县东南的丘陵山区到铁北地区,我党在这里建有一条长50多公里的秘密红色交通线.铁北地区是日寇重点占领区,他们到处建市伪保甲、自卫队和警备队;到处修筑据点、封锁交通,妄图分割、扼杀我抗日根据地.我党平遥县、平介县各级组织坚持地下工作和武装斗争相结合的方针,领导军民开展保卫秘密交通线的斗争,在秘密交通线的周边村庄建立起了住宿点和转运站,形成了安全可靠的秘密交通网,保证了秘密交通线的畅通.刘少奇、薄一波、安子文、蔡畅、罗瑞卿、何长工,陈赓等2000多名党、政,军要人都是从前线经这里被护送到延安,或从延安经此地转到前线.1944年我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也是从这条交通线走向南方的.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加强对各苏区的联系和领导,隐蔽在白色恐怖统治中心上海的中共中央把建立党内交通作为重要秘密工作来抓,在极短时间内,组建了秘密交通机构,先后筹划和建立了中央直管的秘密交通主干线,并督促各地党组织和各苏区建立了自己的交通线。党内这些交通线构成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秘密交通网络。它把白区斗争和苏区革命较好地联系在一起,在传递党内文件和信息、输送各种紧缺物资和以人力支援苏区等方面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党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秘密交通线在艰难险恶环境下运转,时断时续。长征开始前后,绝大多数秘密交通线的光荣使命事实上暂告中止。  相似文献   

7.
刘桂清 《实践》2011,(1):14-15
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为加强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联系,开辟了多条通往苏联和共产国际的交通线,其中经哈尔滨和满洲里通往苏联与共产国际的交通线是形成时间较早、持续时间较长、发挥作用较大的一条线。90年前被誉为“红色国际桥梁”的满洲里经过20年的沿边开放,如今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并借着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被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这必将翻开“红色口岸”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随着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东北开辟了“国际地下交通线”,这条线被历史学家称为“红色之路”或“红色通道”。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它以哈尔滨为交通枢纽,东至绥芬河(中俄边境中方口岸),南至大连,西至满洲里,东西两端分别与俄国西伯利亚铁路接轨,成为连接中俄的重要交通要道。共产国际成立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后,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的口岸城市满洲里被誉为连接欧亚的“大陆桥”,说明它在中国同东欧、俄罗斯等国家进行经济贸易往来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人们不太知晓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37年,这里还曾有过一座红色国际“桥梁”——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联系的国际交通线。  相似文献   

10.
1928年6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向共产国际提出培训无线电通讯人员的建议。共产国际表示同意,从莫斯科中山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中遴选了程祖怡、方仲如、毛齐华等人到极为秘密的国际无线电训练班学习。1930年秋,这群人分两批秘密回国。1931年秋,中共中央在上海建立国际电台,程祖怡任报务员。至此,中共中央同共产国际建立了直接的电讯联系。  相似文献   

11.
吴隆繁 《党史天地》2009,(4):46-48,56
杨松是我党优秀的理论家、宣传家和革命活动家,东北反日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先行者,东北抗日联军的奠基人,也是第一个来自共产国际,走出“红色之路”,接续国际地下交通线,坚持与党中央密切联系,深入东北抗战前线的党政、军政卓越领导人。  相似文献   

12.
正地下国际交通线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在出席重要的国际性会议以及派往苏联学习工作时,都是通过这条地下国际交通线出入境的。白山黑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尤其是孤悬于敌占区的东北抗日联军,以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牵制了数十万日本军队。为及时得到帮助和指导,东北抗联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和严密盘查,和共产国际一直保持着联系,不仅通过电台传递消息,还建立了专门的交通线路,这条线路被称为"红色  相似文献   

13.
晓农 《党史博采》2004,(8):19-23
△秘密交通线的辟设 隐设于十里洋场白区上海的我党中央,向来重视与各个苏区的联系,旨在派员前往,加强对红色区域的领导。1930年10月,即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开过不久,中共中央成立了交通局,将原军委交通总站与中央机关外交科合并为交通局,调来地下工作经验丰富、精明能干的吴德峰任局长,直属于中央政治局。其任务是打通上海与各个苏区的交通线,辟设通往这些地方的层层护送的秘密交通线,以保证中央的干部能够顺利派遣到那儿去。 地连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系全国规模最大,红军力量最强的红色割据区域,自然是党中央最需要辟设交通线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14.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共产党的建立.1919年3月,在列宁的领导下,建立了共产国际,从此,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联合起来,为推翻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为支持各国进行着的艰辛革命运动,保护、抚养和教育各国共产党人及革命者的后代,由苏联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发起创办了国际儿童院.1926年,瑞士女共产党员曼托娜·莫泽尔将其父亲——著名的莫泽尔钟表公司经理留下的遗产,捐献给苏联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以资创建国际儿童院.在共产国际及苏共中央领导人之一、列宁的战友、苏联国际革命战士救济会主席斯塔索娃的亲自组织筹划下,于莫斯科南郊的瓦斯基诺建立儿童院.1929年8月1日,瓦斯基诺国际儿童院落成.这一天是世界各国劳动者在共产国际的红色旗帜下,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的纪念日,因而瓦斯基诺儿童院亦  相似文献   

15.
正编辑同志:新年伊始,《党的生活》杂志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新开设的栏目中,我很喜欢72页和封三连版的《红色风景线》。在今年第1期,这个栏目图文并茂地推介了绥芬河秘密交通线纪念馆,翔实介绍了纪念馆的创办背景、馆藏内容,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我党的革命先驱通过设在绥芬河的这个边陲枢纽,往来于上海—哈尔滨—海参崴—莫斯科之间,与共产国际保持密切联系的珍贵党史资料。  相似文献   

16.
刘珂 《党史文汇》2023,(12):46-51
<正>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把运用历史经验和创造新经验结合起来,适应国共合作的新情况,以公开与秘密相结合的方式延续红色秘密交通线的建设,顺利完成物资转运、情报指令传达、干部撤退与疏散等任务,在团结中间人士、建立巩固统一战线、坚持党的斗争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抗战相持阶段相关史料,深入分析红色秘密交通线建设的实践过程,进一步探讨其对统一战线建设和巩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央红色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上海党中央通往中央苏区首府瑞金的一条秘密交通线。它担负着党中央从上海到苏区的战略转移任务,包括护送200多名白区领导干部到苏区工作,运送数千吨的紧缺物资到苏区。传送了大量的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文件、情报资料。中央红色交通线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红色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唯一不被破坏的中央直属的地下交通线。汕头交通站是周恩来亲自部署建立的,是中央直属的重要交通站,从建立到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护送干部、输送物资、传送资金等方面从未发生事故,为保持红色交通线的安全畅通乃至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周恩来是苏区时期我党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奠基者。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八七会议决定要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秘密交通网。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提出今后工作任务:"必须努力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红军,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党的六大后,中国各地革命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全国出现了多个以武装割据为主要特征的红色苏维埃区域。闽西、赣南苏区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联合组成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20.
共产国际的“苏联利益中心”与中国革命利益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中,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其中“苏联利益中心”与中国革命利益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之一。本文试图对这一矛盾略作考察。一、共产国际由“世界革命利益中心”演变为“苏联利益中心”列宁倡导建立共产国际,是为了推动和领导世界革命,在短期内建立国际苏维埃共和国。在共产国际成立大会上,俄共(布)代表季诺维也夫发言说,“我们的计划是建立一个国际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共产国际是为建立国际苏维埃共和国“创造一种手段”。列宁在这次大会的闭幕词中宣布:“国际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已经为期不远了。”为了在短期内实现这一目标,列宁认为其重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高度集中的国际无产阶级的领导中心,即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共产国际章程》除强调建立国际苏维埃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