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1世纪以来,我国周边地缘政治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迫使我国必须重新审视地缘政治安全。"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不仅将触动全球经济格局,而且也将触及我国周边、地区和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海上丝绸之路将东亚、南亚及西亚非洲联系在一起,重构地缘海疆;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把我国中西部、中亚、西亚、东欧和欧洲加以整合,建构地缘陆疆,"两疆"并重不仅有利于我国周边的地缘安全,而且将有助于构筑新地缘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中越两国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两国的安全合作构成严峻挑战。两国在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国家利益、国际制度三个角度体现出合作的必要性。在非传统安全合作领域两国存在着地缘优势、战略协作的同质性优势、经贸合作的需求激励优势、文化优势。为突破合作面临的挑战,应以共促发展为目标,努力打造"命运共同体"以增进互信,加强双边、多边机制建设,成立第三方协调机构为推进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开展"一带一路"沿线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不仅要促进沿线各国在经济技术上的互惠共通,更要在制度建设上为"一带一路"提供中国方案。以立法体系、行政执法体系、司法体系、法律服务体系为内容的法律保障体系是"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考察和评价陕西开展"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法制保障体系实践基础上,从创新立法格局、加强行政执法、深化司法改革、提升法律服务等方面提出优化陕西开展"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法律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协力推动沿线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维护油气安全特别是油气进口安全已成为中国国家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对外依存度过高、供给来源单一、运输通道脆弱、周边局势复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油气安全形势一直不容乐观。"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为中国的油气安全建设带来了新机遇,有利于保障油气供给稳定、油气运输畅通和形成油气合作共同体。中国应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充分考量"一带一路"沿线的西亚和北非、南亚和东南亚、俄罗斯和中亚三大区域的特点以及其他域外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筹划。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殚精竭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措施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应对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挑战,负起复兴全球经济、促进共同繁荣的大国责任。习近平同志敏锐洞察国际战略格局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既是我国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又是营造周边有利安全和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有着经营地缘经济、与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设计和深谋远虑。本文试从地缘经济的角度,审视和解读“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大意义和时代内涵,并就如何落实这一战略构想提出若干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一条重要线路是"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对接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集团公司国际化运营发展战略,东南亚管道公司应制订积极主动而又沉稳妥贴的企业发展战略并脚踏实地、不折不扣的落实执行。坚持一个核心、依托两大战略、打造三大平台、利用四大优势、搞好五个建设等,是东南亚管道公司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建设,是大陆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宏伟国家战略,对当前台湾摆脱"边缘化"危机、深化两岸合作、促进两岸战略互信和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意义重大。从历史地缘、经济文化等多种层面看,台湾融入"一带一路"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但也面临诸多障碍。本文试在分析台湾融入"一带一路"优势和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诸多沿线国家给予了充分支持和积极回应。经济发展节奏加快,区域安全合作更加频繁。然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安全环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经济波动、能源争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恐怖主义、国际公共安全问题、边疆安全问题等都是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表现。而非传统安全是全球性、全民性的问题,并不是哪一个国家"单打独斗"就可以面对和解决的。通过多边安全合作进行制度建设,树立新安全观,使其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理念保障,担负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辽宁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国家"一带一路"规划中18个重要省区之一。"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辽宁省积极响应,在开展国际旅游合作的过程中既取得了成绩,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定难题。文章对辽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克服各种困难,进一步开展国际旅游合作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而随着美国战略东移及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地缘政治竞争愈演愈烈,地区安全矛盾冲突亦在不断加剧,区域内的安全合作也更引人关注。上合组织经过近17年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吸纳印度、巴基斯坦成为其新成员国后,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以往的安全合作机制提出了适应当今国际形势与组织内部环境变化的新要求。以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为契机,中国也期望借助上合组织的重要制度平台与区域内各成员国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同心打造包容开放、互利共赢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恐怖主义泛滥、恐怖袭击多发,直接影响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预防沿线国家非传统风险,评估沿线国家恐怖主义风险,防控恐怖袭击,保障"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和我国海外利益安全,成为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因此,基于对"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21435起恐怖袭击案例的剖析,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恐怖主义现状,结合通用风险评估指标公式,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六个地区的总体风险在不断增加,其中,东欧、中东和北非、南亚及东南亚遭受恐怖主义袭击的风险大幅上升。因此,我们要固本强基,进一步加强反恐怖国际合作,积极推动走出去的安保战略,严防恐怖主义袭击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给我国带来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也是促进"五大洲"经济发展的世界战略。国际警务合作作为一种法治保障力量,对"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我国开展的国际警务合作,虽然有较大跨越,但还存在起步晚、传统思维影响大、体制僵化、国内法规不完善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警务合作的纵深发展。应从树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警务新理念,建立"一带一路"专属性国际警务合作机构,完善"一带一路"国际警务合作的法律体系,构建"五大合作机制"等方面深化国际警务合作,助力"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融入全球体系的过程中其身份仍然是一个欧亚地区性大国,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越来越表明中国的战略重心聚焦于欧亚大陆,这为构建中国外交的欧亚战略提供了契机。中国构建自身的欧亚战略具有多方面的因素,涵盖地缘政治、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文化传播、大国责任以及战略时机层面。如何构建这种欧亚战略也需考虑兼具系统的战略体系和清晰的战略布局,同时保持战略灵活性以避免与他国战略对抗。"一带一路"战略又与中国的欧亚战略之间具有重要关系,前者推动着欧亚战略构建,并成为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又应共同归属于总体的"和平发展"战略,将会长期指导中国外交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主要是为解决好开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开拓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拓展战略纵深和强化国家安全、以及掌握区域贸易的主导权,推动全球治理结构的改革等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问题。从国际和国内经济背景出发,本文构建了"一带一路"的理论模型,证明了其内在的经济逻辑,为理解"一带一路"的经济本质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会议时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的"一带一路"战略与此深度契合,助力构建平等共同体、繁荣共同体、安全共同体、文明共同体、生态共同体,不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向现实层面迈进。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对于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福州具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独特条件和比较优势,必须抓住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明确福州在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中的地区定位,发挥地区特色优势,并指出福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取得突破必须坚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化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和发挥华人华侨的纽带作用等经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亚美尼亚共和国与中国均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文化差异较大,亚美尼亚地处重要的地缘环境,也是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武装暴力事件的多发地区,长期受到大国的政治因素影响。中国与亚美尼亚共和国合作程度较浅,警务合作机制建设相对落后,两国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促进两国政治、经济、能源、文化等方面合作,应建立长期有效的警务合作,有利于国家的安全稳定。两国之间应增加国家间的信任,恪守原则,互助互信,积极开展国际警务合作,加强警务建设,共建国家安全环境,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机制,务实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沿线国家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合作交流,同时,政治、外交、教育等软实力的合作交流更具有基础决定性作用。中国高等教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合作交流,但交流的层次与深度参差不齐,必须发挥战略优势、整合资源,展开与沿线各国的深度合作,通过软实力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一代中国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外交举措,也是为世界协同发展贡献的新思路。从"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视角出发,为"一带一路"建设谋划安全的周边环境意义重大。综合地缘政治和民族宗教演变历史等因素,对"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将会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进行评估。总结既往国际警务合作经验,在突出"一带一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开展反恐警务国际合作四项原则。结合"四位一体"反恐警务工作模式,建议采取策略性的先应急、再情报、强侦查、重防范的工作思路,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国际安全呈现出了传统同盟政治应对非传统安全危害作用有限、单边主义加剧治理赤字、美对华遏制打压愈演愈烈、共建"一带一路"遭遇新挑战的新态势.综合考虑"后疫情时期"的新特征,特别是国际安全的新态势,顺势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安全合作是必然选择.安全合作是应对安全挑战的必选路径,"一带一路"是践行安全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重要的安全合作伙伴.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国可以通过把握疫情合作与"一带一路"创造的窗口机遇,管控"中国-沿线国-第三方大国"各方的矛盾分歧,主动运筹,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导思想为遵循,以建立稳定互信的安全合作关系为导向,以发挥安全治理成效为根本,以力避第三方干扰为要义,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安全合作,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