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江西省樟树市素有“药都”之称 ,药业起自东汉建安七年 ,宋元成药市 ,明清臻于鼎盛。久享“药不到樟树不齐 ,药不过樟树不灵”之盛誉。近年来 ,樟树市以一年一度的“药交会”为契机 ,不断新建、扩建药材交易市场规模 ,在原有商品大世界药材市场的基础上 ,又先后兴建了药王街、奇灵药材市场。据统计 ,全市共有固定药材经营户 5 12户 ;零散户 2 3户 ,每年 10月中旬召开的全国药材交流大会 ,云集全国各地药业代表 3万余人 ,成交额居全国同类药材交易会之首 ,药业已成为本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业之一。长期以来 ,樟树市的药商结构较为复杂 ,可以说药…  相似文献   

2.
曾一度中断的江西省樟树中药材交流大会于一九八○年复办.在去年九月间的第十四届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药业人士齐集樟树,生意兴隆,购销两旺.参加交流的药品有一千八百多种,签订合同五万一千六百九十份,成交额两亿三千一百九十七万元,可谓盛况空前.历年来流传着“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说法,今天人们都说,“药都”盛名不减当年. 樟树古称淦阳,是江西省中部清江县古镇,有雨千二百余年的历史,明朝宣德年间  相似文献   

3.
赣江流域有个特区,人们称他为江西的“深圳”,她就是中国药都——樟树市。地处赣中腹地的樟树市,自古称“八省通行、四会要冲”;如今,十里码头是江西三大港口之一;一○五国道、浙赣线、京九九线(北京——九江——九龙)穿市而过,远有即将改造的大型民用机场,为樟树市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的药业自三国时期开始发展,(?)为“药墟”,宋号“药市”,明清鼎盛,遂称“药都”。久享“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明清都派有“中使”坐镇樟树采购宫廷用药。建国后,一年一度的全国药材交易大会,与会药界同仁,参展药材品种,年盛  相似文献   

4.
杨水生 《中国民政》2009,(11):53-53
江西省樟树市吴城乡中药材生产协会积极帮扶农民创业致富,安置农民从业2100多人,既杜绝了耕地撂荒,又发展了农村经济,使农民增加收入,得到实惠。 因地制宜 发展药材生产 吴城乡地处樟树市西部丘陵地带,交通偏僻,荒山、残次林较多,旱情严重,难以种植农作物。  相似文献   

5.
富川瑶族自治县立足山区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走大开放大发展的发展路子,使富川沿西岭山脉一带百余里瑶山成为“开放走廊”,2004年当地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1608元,同比增长8%,昔日贫困落后的瑶乡山寨日显光彩。利用山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资发展中小型水电站。目前已引进电站建设项目(含意向)20个,投资额7000万元以上,装机容量达14500千瓦。引进外资在山区开发办果场、林场,建速生丰产林基地,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几年来沿山乡镇一带共引进绿洲林、润旺畜牧、广东康美药业等公司,发展种植速生丰产林2万多亩,种植优质水果5000多亩,朝东镇引进广东康关药业有限公司投入100多万元建立了600多亩的药材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6.
现将国务院"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转发给你们,希贯彻执行。发展中药材的生产,不仅对增强人民体质,保障工农业生产有重大政治意义,而且对于发展人民公社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方面也有极大的作用。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最近召开的全省人民公社党委书记会议精神,今后各地开展多种经营将出现新的面貌。因此各地在制定开展多种经营规划的同时,必须将中药材的生产归纳进去。对于生产和采集药材所需要的劳动力应作具体安排。生产药材较多的地区,应责成人民公社组织专业队进行药材的生产和培植,以使药材生产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协商论坛》2011,(12):50
河南康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郑州豫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新密市李湾游览区,2001年6月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中成药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  相似文献   

8.
近来不少地区抓紧新春大好时机,积极落实药材生产計划,准备春耕下种和組織群众掀起采集收购野生药材的新高潮,为今年药材生产收购更大的跃进而努力。中药材的种植和采收有很大的季节性。春季正是大部分药材的下种培育季节、不少野生药材的采挖产新季节,搞好中药材春季下种和采集,对完成今年生产和收购計划具有关鍵性的重  相似文献   

9.
蕲春县种植中药材有悠久历史。《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药物,见诸蕲春的就有700种之多,被誉为蕲春“四宝”的蕲蛇、蕲龟、蕲竹、蕲艾等珍稀名贵品种名扬天下。由于多种原因,90年代以前蕲春中药材生产开发只是小打小闹;闪90年,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医药产业提高到兴县富民的战略高度后,蕲春以中医药为载体的李时珍人文资源开发进入了广阔的发展天地。但与安徽毫州、江西樟树等大念“药”经的先进地区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蕲春县决策者决心以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为指针,抢抓蕲春医药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三十个重点产业化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0.
正产业的扩张,必须有资源的支撑。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尤其具有鲜明的资源特色,在全省127家药品生产企业中,生产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的企业有110余家;在179家纳入生物医药统计管理的生产企业中,中药、民族药、天然药、植物提取、天然健康产品、中药饮片、植物农药生产企业有160家。发展优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是解决中药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数据显示,2016年云南省中药材产业种  相似文献   

11.
冯汉武 《政策》2005,(11):35-35
近几年来,武穴市坚持把发展油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积极推进优质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质不断改善、单产不断提高、总产持续增长,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市先后被列为国家油料生产基地县市、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开发项目示范区、湖北省优质油菜工程示范县市,被誉为全国“油菜之乡”、“全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市”。去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35万亩,总产达5万吨,农业仅油菜一项就实现增收4000余万元,农民人平增收80余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早籼稻全部退出保护价范围这一政策的实施 ,粮食价格急剧下跌 ,直接影响到我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此 ,我们将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紧扣结构调整这个主题 ,以稳“种”扩“养”为重点 ,以搞活流通为支撑 ,确保全年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稳“种” ,就是稳步推进特色种植业的发展。三湖红桔、中药材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 ,目前全县红桔面积达到 2 .1万亩 ,中药材种植面积达 10万多亩。要继续把优质水果、中药材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来抓 ,认真落实“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套措施、一…  相似文献   

13.
正确山县天源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是豫南最大的集中药材种植、研发、提纯、品种引进推广及中药材收购、加工、经营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公司立足豫南桐柏山区气候、地理资源,以振兴中药材产业为己任,与农科院等相关中药材科研所合作,开展中药材野生品种驯化及种植提纯工作,完成野生夏枯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鹅不食草等中药材品种的驯化提纯,为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蕴深厚的技术和种植资源。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新技术加快发展云南药业涂其亮药业要发展,科学技术是关键,应用高新技术发展云南药业,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得天独厚的云南药材优势,将是振兴云南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从近年来药业发展的实践看,云药要成为大产业,就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走适合于云南药业发...  相似文献   

15.
庆元是浙江的生物资源"宝藏库",拥有中医药材1500种以上,可食(药)真菌360种,人工种植食用菌20余种,规模稳定在1.2亿袋左右,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5万亩,是浙江野生药材主产区之一,有"天然药园"之美誉.同时,庆元生物产业初显雏形,目前生物科技领域企业有20多家,产品涵盖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生物制品、药品等,一大批食用菌企业正在向精深加工转型.  相似文献   

16.
《公民导刊》2005,(7):59-59
重庆天生药业有限公司集原武隆县医药公司和武隆县中药材公司的业务骨干、技术人员、经营范围和营销网络,经营中西药品3700多种,系国家药监局核准在武隆经营药品批发、零售的唯一合法企业,于2004年1月通过国家GSP认证。公司的零售连锁店和中药材收购网点遍布全县各乡镇,在全国8大中药材市场建立了信息网点,与全国42家中药材制药企业进行了友好业务往来。为正在建设的玄参、续断GAP大型基地生产的优质中药材销售提供了有力保证。公司各类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60%以上,国家执业药师、主管中药师、中药师、中药士等中药专业技术人员较多,具有中药材种植加工及投资开发的技术能力,年加工1万吨的中药饮片厂正在前期筹建中。建成后将为武隆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和出口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镜像     
《小康》2019,(32)
正发药"财"2019年10月29日,山西晋南运城市新绛县北张镇北杜坞村途明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返乡青年农民牛彦青抓紧睛好天气晾晒中药材半夏。金秋十月,山西晋南中药材又到了收获黄金季节,在山西最大的中药材半夏产销集散地之一山西运城市新绛县北张镇、泽掌镇等乡镇,农民们抓紧睛好天气收获中药材半夏等中药材,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据悉,山西运城市新绛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半夏、远志等产销集散地,仅半夏一项产销达500多吨,  相似文献   

18.
中药是我国医药学宝库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着几千年历史,至今仍然对保障人民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在国际医药科学领域中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新中国建立三十多年来,中药材生产有很大的发展,地道药材的产量成倍增长,引种、试种成功的药材有一百多种,由野生变家种、家养成功的药材有五十多种,过去一直依赖进口的南药,有二十多种已在国内种植.笔者在一九八一年曾访问过北京南部约二百公里的河北省素有“药州”、“药都”之  相似文献   

19.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摘要:农民增收难是当前农业、农村、农民中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农民增收难的原因,从理论上看,主要是农业的生产目标函数和需求目标函数发生了偏离;从现实来看,主要是农民增收的渠道受阻,体制、机制、政策、环境以及农业天然生产要素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力趋弱。要解决好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就要做到增收与减负双管齐下,着重是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管理体制的战略性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建始县龙坪乡,玉兰村青年农民李绍权是个远近闻名的大能人。80年代下海经销药村,1991年又开始创办玉兰林药农庄。几年下来,农庄面积扩大到1127亩。其中药材基地130亩,栽种有独活、玄参、桔梗为主的药材50余种;日本落叶松栽种了400亩,规模连片;余下的500多亩荒山,正组织劳力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