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5岁前,他可以说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他小时候不喜欢念书,经常逃学到处游荡。于是,16岁就退了学。他患有相当严重的口吃,为了生活,他当过锅炉工、擦过皮鞋,甚至还当过小偷。  相似文献   

2.
秦卓娅 《湘潮》2016,(4):305-308
献身革命曾志原名曾昭学,湖南省宜章县人。她是在风云激荡的大革命时代投身革命,成为共产党内一名坚贞女战士的。曾志曾对毛主席说:"为了革命,我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从小立志当巾帼英雄的她,15岁就毅然投身革命,进入了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她在报名表的姓名栏里填上了"曾志"二字,同学问她为什么改名,她说:"我就是要争志气。"为了克服不便,她将一头秀发剪得和男孩子一样短,不仅穿军装扛大枪,而且撒开大脚丫子与男兵一样出操,行  相似文献   

3.
克服思想障碍严肃党的生活张学清党的组织生活会是发扬党内民主,统一思想,严格组织纪律,提高战斗力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有些单位党的组织生活会存在着一些问题。我认为克服“两种倾向”、“三种思想”,“四种表现”,是开好党的组织生活会的前提和基础。“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4.
两位元帅的“清贫”1961年,我国经济处于最困难的时期,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也和全国人民一样,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有一次,陈毅、贺龙等同志来看望班禅,大师用苹果招待客人。起初,大家都很客气,谁也不动手,班禅就亲自递给他们,客人们便一口一口吃起来...  相似文献   

5.
这里有几个克服失望的方法,它们曾令我成功地化痛苦为甘甜。  相似文献   

6.
《先锋队》1995,(Z2)
周总理来到陈云家1959年至1961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最困难的三年。党中央为了克服暂时的困难,曾果断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精简城镇人口;二是压缩城镇人员的口粮;三是批准进口一部分粮食。毛主席带头精简身边工作人员。陈云当时是中央副主席之一,在党中央主要领导...  相似文献   

7.
情注青海     
离开青海整整16年了,耳边每每响起《在那遥远的地方》这支耳熟能详、久唱不衰的老歌。仿佛又回到了那魂牵梦萦的青海。那里。曾是我工作生活的地方:那里,曾留有我无尽的深情与眷恋。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曾是一名机关干部,是《天津支部生活》多年的忠实读者。看到2014年全新改版的《天津支部生活》,我心情非常激动。全新改版的贵刊专栏更加简明,内容更加丰富,版式也更加新颖活泼。这些年,贵刊之所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喜爱,  相似文献   

9.
陈训淦 《湘潮》2008,(7):8-9
1994年11月,中央文献研究室重新整理的《邓小平文选》第一、第二卷出版发行,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当我读到(《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时,一篇题为《搞建设要利用外资和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越往下读,越发感到文章的内容是那样的亲切和熟悉。当我一口气读完此篇文章时,压抑不住内心无比激动的情感,思绪一下飞到了1979年,追忆起我曾参加过的一次重要座谈会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我读了一篇题为《晒一晒我的拾荒母亲》的文章。文中的主人公于化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自丈夫身患重病后,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她开始了9年的拾荒生涯。大儿子冯英龙一度曾以母亲的工作为耻,直到亲自走进母亲的拾荒生活,才感受  相似文献   

11.
闽赣根据地,是在第三、四两次反“围剿”胜利之后(即1932—1933年)逐渐建立起来的。我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好几年。这里的广大群众曾与敌人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每当回忆起这段坎坷曲折的战斗历程和经历的风风雨雨,我的心情便久久难以平静……  相似文献   

12.
邓家富 《当代贵州》2011,(12):64-64
读书学习是我人生的永恒相伴。我生长在农村,坦白说,上高中前,读书学习是为了谋求一份职业;而参加工作后,读书学习成了我的爱好。列宁曾教导说:“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现在回想自己的每一步成长,都与读书学习这个爱好分不开。  相似文献   

13.
读了《党的生活》杂志新年第1期上半月刊卷首语《用心办刊》,泪水在眼眶滚动,我被办刊人深深打动,本文实实在在说出了办刊人的艰辛,办好一份党刊确实不易。你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党、为了事业、为了读者。党和读者都会领情的!  相似文献   

14.
王威 《党建》2013,(8):52-52
今天能站在这里,我是幸运的,因为就在10年前我曾接到病危通知:癌症晚期活不过6个月。是什么让我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是什么让我延续了生活的梦想?是爱!  相似文献   

15.
生死两重天     
我是辽宁省纺织局的一名退休干部,今年63岁,患冠心病这30多年里,我可以说是经历了生死两重天:就在去年,为了不给孩子们增加负担,我曾拔下吸氧管,想一死了之……今天,我却登上了庐山,游览了仙人洞,看了三叠泉,丝毫不觉累……究竟是什么让我这60多岁的老太太有了这么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王国华 《奋斗》2003,(9):53-53
黑龙江是亚洲著名的大河之一,是北方许多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也是一条滔滔奔腾的母亲河。我读小学的时候,可能因为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原因,对黑龙江充满了神秘感,充满了崇敬感,也格外充满感情。后来,我曾生活在黑龙江畔22年之久,乘船上下,游遍了大半条中俄界河的黑龙江,又曾几次从漠河,从洛古河沿江而下,但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看到近在咫尺的源头。  相似文献   

17.
苗振立 《求贤》2014,(5):56-56
2013年6月,我接到了援藏任务。当时我的孩子仅1岁半,爱人也是忙于工作,双方老人都已年过七旬,需要我们照顾。但是,为了完成光荣的援藏任务,个人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  相似文献   

18.
我是1982年底调到支部生活社工作的,之前在天津造纸四厂办公室当秘书,负责撰写工作报告、经验总结、经济活动分析、质量分析等文稿。能来《支部生活》要感谢当时的主编张鸿飞。我初做秘书工作时,他曾在四厂蹲点,手把手教过我那类文稿的写法。我曾说过有写作的愿望,他记下了,在他去广播事业局之前,把我调了过来。  相似文献   

19.
原广东省普宁市委书记丁伟斌,因受贿被捕后,在看守所里写下长达万言的《悔过书》。他承认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更谈了自己与行贿者的进攻所做的种种努力,但他最后还是发出无奈的感叹:“我一个人难于撑破这张已成社会风气的巨大的关系网。我为此深深苦恼”。事实果真如此吗?不错,行贿者心怀鬼胎,软磨硬缠,拉人下水,是够烦嫌的,所以法律同样要惩办他。但受贿者,谁叫你明知是“毒药”,又张口吃下肚呢?或者你认为此“毒药”味美可口,吃下无妨。丁伟斌说他为拒贿也曾采取过四种方式。然而,他到底又“做”得如何呢?“事后回赠”,其…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培养红色医务人员,以适应战争日益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曾先后在苏区创办了中央红色医务学校和中央红军军医学校。我曾在两所医校学习了两年。医校的学习生活,至今还记忆犹新。一九三一年冬,我在福建省随营学校政治队学习,正随军在上杭白沙南阳,突然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