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凤庆县新华彝族苗族乡38000多亩耕地的科技兴农项目,被乡农科站的李学和、何国文两位农技推广干部搞得红红火火。该乡的贫困人口已由1995年底的12900人减少到1999年底的1128人。他俩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科技兴农的"主心骨"。今年春耕开始,他俩又轮流到村里蹲点,指导农户实施温饱工程和科技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2.
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科学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我国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远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已成为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3.
刘维国 《奋斗》2014,(5):43-43
几年来,汤原县全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培训方式再度创新,水稻、玉米两大示范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全县水稻种植发展到85万亩;智能化水稻浸种催芽育秧基地达到7个、大棚12 150栋;规模以上水稻示范园区达到5个,玉米示范园区达到5个。粮食总产达20.5亿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 408元,同比增长15%。  相似文献   

4.
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势在必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我们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推进现代农业科技与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分别赴武穴、红安、公安、监利、广水5个县市进行了认真调研。在调查研究中,与农业、畜牧、水产、农机等部门座谈.还选择有代表性的8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乡镇干部和20多个农民进行交谈.查阅和分析了大量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5.
纳雍县科技兴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良种推广科学化种植亩产增收30%至50%,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传统农业的束缚中挣脱出来。1996年,农民人均粮食223公斤,人均纯收入674元,全县贫困人口减少了7万多人。1997年,随着扶贫攻坚的进一步深入,全县上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争良种、争农技人员的好势头。科技兴农在振兴纳雍经济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995年,县委、县政府在确保上级部门农业专款全部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从县财政拿出80万元投入到科技兴农工作中。当年实行了机关单位挂点帮村,并抽派大批干部下乡帮助秋…  相似文献   

6.
加大农技推广工作的力度.促进农技成果从科研部门向生产领域的转移和扩散,加速农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已矿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成为加速发展衣村生产力的一项伟大工程。当前,要搞好农技推广工作必须冲破单一靠计划推广的方式,真正面向市场,走出机关,深入农村,在“五个结合”上加大力度:1、加大农技推广与办实体相结合的力度,围绕农技推广兴办经济实体,是搞活农技推广,加速农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条有效途径,L是深化农村科技推广体制改革的一条成功经公_要把农技推广工作同办实体结合起来,发挥技术…  相似文献   

7.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相适应,乡村农技推广机构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也应看到,当前农技推广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如:新型农技推广组织亟待培育、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急需更新,农技推广设施急需更新等。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郭占锋 《探索》2012,(6):158-162
相比传统农业,现代农业需要高效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功能。通过调研发现,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有效整合和吸纳农技推广体制内外资源,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模式,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升级。这些实践经验为其他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科技推广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农民科技需求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民科技素质、农技推广渠道、农业政策和农技成本支出、农业科技信息、科技致富与农技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的看法等七个方面的调查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阶段杭州农民的科技素质、科技需求以及其所期待的社会化农技服务方式.由此提出的"创新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农业集成配套技术二次创新的力度,实现公共农业技术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平衡;以人为本,分类分层次培训,突出效果,造就一支新型高素质的农民队伍,提高农业科技应用到位率和贡献率;探索多元化农技推广与传播载体,带动和服务新农村建设"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对于我们思考农业、农村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发挥参谋作用,均有所借鉴裨益.  相似文献   

10.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12,(3):22-24,19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本刊第2期对《意见》前半部分进行了解读,为了给干部、群众提供《意见》完整的学习资料,本期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第三、四部分进行解读,供干部、群众学习时参考。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制度变迁背景下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是中央财政支持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重大政策突破.它强化了基层农技推广的公益性,夯实了农技推广服务的物质基础.但仍面临着体制机制、经费投入、队伍条件建设等方面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才能增强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由于经济文化信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贫困地区农技推广工作严重滞后,农业生产力低下,做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技推广了作一提高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同时,也是摆在我们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各级政府、扶贫部门、农技部门及农技人员面前的当务之急。一、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技推广面临的难题,一是自然条件差是造成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技推广难的直接原因。我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分布的区域不是高寒荒漠的高原.便是缺土少水的山地。由于自…  相似文献   

13.
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热潮中,在亿万农民的期待中,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却遭遇"低气压",队伍日渐萎缩,职工情绪低落.  相似文献   

14.
与全国各地同行一样,改革前的绥棱县基层农技推广网络也处于半瘫痪状态.有些乡镇虽有农技推广员,但没有站房,没有设备,没有经费,全县十个乡镇中有八个乡镇只有一名农技推广员维持工作,有一个乡镇甚至连一个农技推广员也没有,村屯农技推广工作基本停摆.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从50年代创立,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一个上下相连、左右相通、专群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服务网络,农业推广体系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主力。近年来,我国农经界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一、关于农技推广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到1989年,全国乡(镇)以上农牧渔业推广服务机构达到了22万多个,农技推广人员近92万人,其  相似文献   

16.
一、对“科技兴农”的理解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刘纯杉认为:“科技兴农”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突破口。“科技兴农”要解决的是一个社会重大的经济战略问题。要的是一个政策体系,一个政策系列,一个政策群;它不是制订一个单项政策就能成功的,也不是选好一个突破口就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长春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但当前仍存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对此,应协同域内种业创新力量全面打造“北繁硅谷”,加速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切实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长春市农业科技水平;充分发挥本地产业资源优势,不断为农业强市建设注入新动能;强化政策支撑,有效整合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农高区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泰安市不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但乡镇层面的公益性农技体系还处在起步阶段,广大农民依然缺乏完善的技术服务和生产指导。机构小、牌子多、人员少、能力弱2009年机构改革后,乡镇在整合涉农站所的基础上,统一设立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畜牧防疫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又依托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比较薄弱,导致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未能充分显现.因此,建立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的农业推广体系势在必行.在多年的农业科研与推广工作中,四川省农科院在总结"专家加试验区"和"专家加基地"模式的基础上,创造了"专家加协会"的科技成果推广新模式,解决了我国农技推广难的问题,提高了科技成果对农民增收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邓雪罪 《奋斗》2013,(8):57-59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要求,其中重点和难点是农业现代化。而先进技术推广和应用程度,将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近年来,我省在农技推广中通过依托新型经营主体作用,有效地延长了农技推广工作的"手臂",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推广网络,科技入户率显著提高,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农业科技的贡献率跃升到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