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去十年中,伴随着红色庆典的红色经济,已经从地方自发变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力推。具体到建党九十周年,各界也正力图让政治和经济"双丰收",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庆典经济"渐成模式。  相似文献   

2.
徐其刚 《法治纵横》2011,(21):55-57
在过去十年中,伴随着红色庆典的红色经济,已经从地方自发变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力推。具体到建党九十周年。各界也正力图让政治和经济“双丰收”,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庆典经济”渐成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地方立法,是从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赋予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和省级人民政府制定规章权开始起步的,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光辉历程。二十年来,我国的地方作为国家立法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中不断发展,与中央立法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法规体系。地方立法制度愈加完善,截止到1999年7月,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和…  相似文献   

4.
监督法草案出台的前前后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珂 《法治与社会》2002,(11):22-24
经过17年的调研、起草工作,2002年8月23日,各级人大代表和全国人民企盼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草案)>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首次审议.与2000年制定的立法法一样,监督法也是一部规范人大职权及如何行使职权的重要法律.它的制定,必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大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怀信心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认真学习贯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  录序 言第一章 总  纲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节 国务院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序  言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一八四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序 言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一八四○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 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历  相似文献   

8.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防控模式,从"综治"走向"法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中央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立法相对滞后,地方条例缺乏创新,各级综治办法律地位不明确,犯罪预防立法薄弱,法律监督不到位。对此,必须大力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立法,重点明确相关立法的调整对象以及各级综治机构的法律地位,赋予综治委行政处罚权,优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运行机制,强化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监督,不断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9.
周强 《人民司法》2022,(16):4-6
<正>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科学行动指南,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各级人民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定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薛天德 《行政与法》2013,(12):14-17
本文认为,深化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责任重大,但当务之急是处理好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不足、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失当、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迟滞问题.为此,应建立健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主导下的多元投资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涉农公共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公共信息需求表达及反馈机制;建立健全由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及规划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是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我国政权建设中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改革。几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开展了许多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正如彭真同志所说的:“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仍处在一个大转变的过程中”。要把地方人大常委会建设成为具有真正权威的机关,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有些问题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成立大会于1985年8月16日至20日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同时召开了第一次学术讨论会。来自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实际工作者,以及全国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七十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代表向大会提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行政法学学科建设方面的论文,以及涉及我国当前行政立法、执法工作方面许多实际问题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共四十多篇。  相似文献   

14.
李辽 《法人》2023,(1):42-43
<正>2022年4月,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地方检察机关在实务中积极探索。中国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发端于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下称“最高检”)开始部署相关改革试点。经过三年探索,地方检察机关在实践中通过“简式合规”模式、多方共建、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及行业合规治理等搭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机构编制法定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编制的立法缺失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对我国国家机关的机构编制作了高度概括的原则性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我国的&lt;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gt;也只是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设立程序作出了原则性规定.   ……  相似文献   

16.
新宪法是一部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本法。它科学地总结了我国建国三十多年来人民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对国家机构的改革作了很多新的重大的原则规定。其中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即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的规定,是完善政府领导体制,改革干部制度,提高政府效能的一项重要革新措施。本文试就这一制度建立的法律含义、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实施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地方动态     
地方检察动态栏目是地方各级检察院交流工作经验、展示工作业绩的平台,通过一句话新闻的方式展示各院的新举措、新动态、新业绩,凸显各级检察院的特色、创新。也通过在这个平台上对自我的展示借以形成对其他检察院的启示或借鉴。字数要求在150—200字。稿件发至zhjcg@vip.163.com,注明地方检察动态栏目。  相似文献   

18.
法制月报     
10月28《检察日报》刊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11月2日《检察日报》报道,高检院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新中国检察机关成立55周年,贾春旺发表重要讲话11月5日《检察日报》报道,检察机关将重点查办监管场所四类职务犯罪案件:监管场所发生的大案、要案及监管单位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向被监管人员或其亲友索取或收受贿赂,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  相似文献   

19.
《北方法学》2019,(1):5-23
地方法治竞争的兴起,是当代中国法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解释当代中国法治发展何以较为成功的重要范式。当代中国地方法治竞争的兴起,源于"央地"经济分权、国家法治的引领和流动经济的压力。地方法治竞争兴起的意义重大:一方面地方法治竞争有利地推动了当代中国地方竞争的正向化激励;另一方面地方法治竞争也已成为中国法治发展模式中较具特色的部分。当代中国地方法治竞争的兴起虽然意义深远,但也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是增强地方法治建设中法治价值的独立性;二是扩大地方法治建设的民主参与性;三是进一步推动经济要素流动以增强地方法治竞争的压力与活力;四是积极促进区域法治发展和区域法治竞争的形成以实现地方法治竞争的规模升级。  相似文献   

20.
高凌华 《经济与法》2002,(10):30-31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古老的文明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漫漫五千年中,有多少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中国特色的传统产品更加彰显了我国如此灿烂的文化。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些标识商品鲜明特色的地域名称便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地理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