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湖闲乐生 《各界》2008,(11):44-47
当年,秦穆公助公子重耳回到晋国当上国君.但他之所以如此热心于晋国的事务,其实无非就是为了借助晋国将其势力延伸到黄河以东,最终达到称霸中原的目的.可是他忘了一件事情,个人感情跟政治是两回事.……  相似文献   

2.
贾志刚 《各界》2010,(1):38-43
管仲名夷吾,字敬仲,齐国人,出生于今日安徽颖上县。管仲的祖先是周王室的同宗,他的父亲管庄是齐国大夫,但家道到管伸出生后开始没落。管仲和鲍叔牙志向相同,兴趣相近,家庭背景相似,因此,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孙杰 《各界》2014,(12):51-52
晋献公与他曾经的庶母齐国女人结合后,除了生下儿子申生,还育有一女,一般认为这个女儿比中生小,是他妹妹。在得到骊姬之前,晋献公十分宠爱他爸的这个遗孀,所以这双儿女地位也很高。儿予申生被立为太子,准备接班:女儿嫁给了秦穆公,成为秦国的第一夫人,后世称其秦穆夫人。  相似文献   

4.
张恒 《民主》1999,(11)
三晋大地的历史,源远流长;英雄豪杰、仁人志士者流,堪谓群星璀璨。然而,最令我扼腕的却是一个有人知道也许更多的人不知道的家伙,他叫豫让也。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算一个山西老乡吧,前呼后拥出亡国外19年,固然殊为不易,但毕竟是为了免祸,同时周游四方拉赞助、套近乎还不是为了东山再起。而那位随重耳流浪、据说还割下肉为主子补充过营养的介子推,重耳一朝开泰终于变成了晋文公,论功行赏却漏了此公。于是,一张大字报贴到  相似文献   

5.
陈晨 《各界》2013,(7):89-91
一百年前的一声枪响,推翻了满清帝制,让中国人从臣民瞬间变成了公民。而陕西革命的最早发端,竟是17岁的蒲城青年井勿幕。井勿幕,陕西省蒲城县广阳镇井家塬村人(今属铜川市印台区)。是中国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被孙中山誉为革命的“后起之秀”、“西北革命巨柱”。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3,(5):49-49
<正>许性起源1.出自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2.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文公之子姬其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5.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相似文献   

7.
4月 25日虽然是工作日,但山东某县卫生局从早到晚却没有一个人办公,因为该局一局长的公子结婚,都跑去帮忙贺喜了。 是日上午,鞭炮声、音乐声震耳欲聋,迎娶新娘的车是公车自不必说,卫生局工作人员则成了跑前跑后的“迎宾队”。办公楼只有局办公室有几个人在抽烟打牌。一位前去办事的同志问何时可以办公,被告知 3天后再来,因为婚事要忙3天。局长公子结婚,机关歇业三天,果然好不威风! 结婚是人生一件大事,但最大也不能“大”到叫一个县的卫生局停止办公三天,全机关人马全去操办婚事这一地步吧?一个卫生局局长竟然把一个县的…  相似文献   

8.
张恒 《民主》2004,(9):44-44
在我的故乡山西,古往今来曾经出过不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然而,最令我这个后辈为之扼腕的,却是一个有人知道也许更多人不知道的家伙,他叫豫让也。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算一个山西人吧,前呼后拥出亡国外19年固然殊为不易,但毕竟是为了免祸,同时周游四方拉赞助、套近乎还不是为了东山再起。而那位随重耳流浪、据说还割下肉为主子  相似文献   

9.
今年夏天,我在杭州休假,住处离灵隐寺仅有一箭之遥,寺后是杭州的制高点北高峰,登山便成为我的日常功课。峰项有一座灵顺寺,明代才子徐渭赞之为“天下第一财神庙”,寺内供奉的是五显财神。在山巅,我俯瞰杭城全景,自然而然想起一个人,他就是民间称道的文财神陶朱公范蠡。越王勾践困守会稽,  相似文献   

10.
钟声诗韵     
阿坤 《瞭望》1999,(31)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枫桥夜泊》,因诗中写到寒山寺.千百年来,寺以诗辉,诗以寺扬,诗寺交映,成了一首千古绝唱。张继诗虽只28个字,却十分精妙,写尽了苏州城外秋深夜静月落鸟啼的霜天景物,尤其是那悠远静穆的钟声,是那么的富有诗意、韵味,让人魂牵梦索可见,名胜古迹,一旦掺入了历史因子和文化因子,它的文化蕴涵就厚重了,就够人细嚼和耐人寻味了。好多事情,尽管过去了多少年,若是经过艺术之手,创作I艺术作品,那么就将这些事情定格下来。寒山寺…  相似文献   

11.
王元 《各界》2013,(1):36-38
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伍子胥的逃亡堪称最悲壮的一幕。其实伍子胥一共逃了两次,头一次是楚平王杀了他老爸伍奢和兄长伍尚,伍子胥带着楚平王的太子建先跑到宋国,再跑到郑国。郑国执政子产收留了他们。不久后,二人又到晋国去参观,晋顷公对太子建说,我从外攻打郑国,你们从内策应,灭了郑国,我就把郑国封给你。  相似文献   

12.
“养气”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一种形象比喻,从孟子所说的“吾善养浩然正气”概括而来。“气”,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本文所指的“气”,是指人的精神状态、道德境界、作风习气。  相似文献   

13.
《点石斋画报》载:浙湘有一巨富,为遣兴而听从一人的献计,选三十二俊童,布于堂室四角。即日邀某公子对奕,公子见而大喜。其行棋之法欲行何子,只一开口,其人即至何处,不须举手之劳,而布局之妙动合自然,局终为之拍手  相似文献   

14.
傅马栈最难     
先秦有《傅马栈最难》这样一 则寓言:齐桓公到马圈里察 看,问管马圈的小史说:“马圈里干什么事情最困难?”马圈小吏还没回答,管仲先答道:“夷吾曾当过马夫,知道编排马棚最困难。先用弯曲的木材编上去,那弯曲的木材又要求挑选弯曲的木材相搭配;弯曲的木材编上去后,笔直的木材就用不成了。如果先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剧《战国·窃符救赵》中有这样一个场面:当信陵君窃符救赵大败秦兵取得胜利以后,赵王非常感谢,封了五座城给他,赵国臣民也向他欢呼,信陵君有些陶醉了。这时,朱亥却严肃地对他指出:有些事情不可忘,有些事情不可不忘。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却。接着便陈述了窃符救赵虽得大胜,但假冒王命,击杀大将晋鄙,有功于赵而获罪于魏,如果再骄矜自负,后果会是很不好的。信陵君听了,立刻责备自已,向赵王谦谢,此后和赵王和睦相处十年,在魏国危急时又返国立功。  相似文献   

16.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早年台湾政坛有“四大公子”之称,即连战、钱复、沈君山、陈履安。他们四人都有显赫的家庭背景,都在美国念过大学,都在台湾政坛担任过要职,都主张发展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2,(35)
企业用工制度改革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职工转换身份,冗贝迟出企业等需要大量的资金,钱从哪里来;二是职工走向社会再就业,需要就业岗位,人往何处去。宁披京首先是大力调整改善所有制结构,推进多种经沸咸分共同发展,为国企改革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8.
宋文公,约春秋末期人,本名子鲍,又名公子鲍,宋昭公之庶弟。他的祖父是宋襄公,那么,宋襄公的老婆王姬(周襄王最小的妹妹)自然就是他的祖母了。从年龄上来看,又似乎不是亲祖母,王姬比宋文公约大20岁左右。不管怎么说,祖母的身份是肯定了的。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中的老鼠精在镇海禅林寺连犯两案:一桩是“吃人案”,她以“到后园中交欢配鸾俦”为诱饵,吃掉寺中6名和尚;另一桩是“风月案”,她将唐僧摄入陷空山无底洞,要和唐僧成亲。  相似文献   

20.
传话三筛     
北哲 《党政论坛》2012,(2):37-37
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3个筛子筛过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