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导致苏联剧变的诸多因素中,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戈尔巴乔夫对东欧政策的核心是不干涉原则,但在其外交实践中,实行的是双重标准。对支持苏联改革的东欧国家,戈尔巴乔夫一般是采取不干涉政策,鼓励这些国家及其共产党的改革;如果有东欧国家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提出异议,或表示自己的国家和共产党不能照搬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方针,戈尔巴乔夫则直接支持这类国家的反对派。戈尔巴乔夫的这种态度对苏共的反对派无疑是一种鼓励,客观上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当代国际关系领域主权原则的新变化单沙,王立新临近20世纪之末,蓦然回首,当代世界正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巨变。首先,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转变。自1989年下半年起的两年多时间里,国际风云突变,举世震撼的国际事件纷至沓来:东欧剧变、两德统一、海湾战争、苏联解...  相似文献   

3.
1 98 9年以来 ,东欧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剧烈而巨大的变化 ,它们抛弃了实行 40余年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 ,开始了向西方式多党议会民主制的转轨。在这个巨大的政治变动中 ,多数东欧国家经历了由摆脱苏联控制、获得完整主权到申请加入欧盟、让渡部分主权的过程。苏联对东欧国家主权的伤害以及东欧争取国家主权的斗争 ,连同其他因素一道导致了东欧剧变的发生 ,而提出加入欧盟的要求、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则有助于政治转轨的顺利进行。维护与让渡国家主权都对东欧的政治巨变具有相当的意义 ,这也是东欧政治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4.
1,,j,井万月一斗月前苏联苏联剧变原因的再思考李森从苏联解体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问题葛霖生今日东欧中亚世界经济文汇95 .2期95。2期独联体独联体不平静的三月俱孟军独联体迈向“一体化”的艰难路程盛世良原苏联地区巨变面面观于洪君国内“独联体”问题研究综述胡延新燎望半月谈当代世界东欧中亚研究95.16期95.5期95 .3期95.2期俄罗斯政治浅析俄政治力量斗争的新格局赵龙庚俄罗斯政治力量配置的新格局及对政局的影响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确立及其基本框架张琳惨淡经营,似见起色—1994年俄罗斯局势讨论吴兴激流潜伏的俄罗斯社会政治局势张…  相似文献   

5.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使越南陷入冷战后的安全困境。如何维护越共政权的稳定、如何走出经济社会的恐慌,越南内部展开激烈的争论。国际局势的剧变与安全困境的威胁迫使越南认识到时代特点已从冲突向和平过渡.已从对抗转向对话合作。从世界观,到经济领域,再到外交政策,越南逐步淡化意识形态,确立其“增友减敌”、“开放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外交...  相似文献   

6.
(1997年5一6月)前苏联东欧东欧难效塑前苏联学不来中国改革模式齐鲁摘俄学者沃洛布耶夫等谈十月革命研究中的新观点孙凌齐编写德学者谈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郑异凡苏联知识分子问题与布哈林的“奇谈怪论”郑异凡经济研究资料国外理论动态国外理论动态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东欧中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97 .5期97 .17期97 .17期97 .2期原苏联东欧国家社会制度剧变的原因探析田春生苏联剧变原因研究之进展情况陆南泉苏联时期俄罗斯民族的特殊地位与“俄罗斯中心论”张建华、李朋97 .3期97 .3期97 .3期独联体俄罗斯同独联体国家…  相似文献   

7.
(1998年9一10月)前苏联东欧期期期期期内J哎J月‘︸几谧曰曰、︶98 98 98 9898苏联斯大林时期强制迁移少数民族及其后果对苏东历史悲剧的沉思五十年代初斯大林重建国际共运中心的努力及失败苏联与战后初期东欧的政治发展1917年俄国革命原因与后果的相悖现象历史的选择十人的选择 —十月革命道路问题探讨从民族角度看苏联解体苏联东欧剧变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蝴年1954年东欧的清洗十月革命的业绩与苏联剧变教训前苏联东欧国家政府职能的转变1937eel卿年期间欧洲势力范围划分经过初祥肖枫张盛发张祥云柳植世界民族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  相似文献   

8.
自1989年东欧政局发生剧变以来,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甚至包括罗马尼亚在内,都先后提出并开始实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所有制结构的变更。为此,上述五个东欧国家的领导人提出了形形色色的“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方案。继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继出现私有  相似文献   

9.
90年代的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日本为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目标,依据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不断调整其外交政策。本文拟就日本外交调整的背景、内容、着眼点及中日关系作粗浅分析。 一、日本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 冷战体制下,日本的外交政策是以“日美关系”为基轴,向美国“一边倒”。这种外交政策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期。1989年以后,美苏关系从紧张的军事对峙走向和解,中苏实现关系正常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东西德统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以美苏两极冷战体制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的崩溃。世界进入了旧秩序崩溃,新旧国际秩序交替的过渡期。由于冷战体制的崩溃,世界的主流由军事竞争转向经济竞争。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在全球蔓延,形成了几个有重大影响的区域经济集团。如  相似文献   

10.
二次大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会战半世纪前的中苏谈判内幕(上)半世纪前的中苏谈判内幕(中)从经济发展实绩看苏联社会剧变半世纪前的中苏谈判内幕(下)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苏联东欧剧变的理论问题探索纳扎尔巴耶夫对苏联解体的反思论东欧和苏联剧变的真正原因斯大林民族定义之我见独联体国家独立以来的经济状况谢瓦尔德纳泽主张独联体应成为开放型组织独联体国家1997年经济情况和1998年预测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乌克兰劳动报酬法1997年独联体经济乌克兰今年裁减40万公务员独联体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实验独联体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时间匆匆,苏联剧变已有10年。这些年来,国内外从事苏联问题研究的学者,对20世纪历史上这一最重大事件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人们苦思冥想,辛勤探索,想要悟出个究竟。特别是从1996年我国领导人一再提出要研究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之后,学者们在拓宽研究视角的同时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探索苏联剧变的主导因素问题上。我早在1989年8月,当波兰等六个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后就提出,这些国家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就是说,斯大林模式弊病太多,历次改革又遭失败,从而到后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东欧中亚》走过了16个春秋,至今已整整出满100期。 《今日东欧中亚》原为《今日苏联东欧》,创刊于1981年。那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中国与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关系尚未正常化,《今日苏联东欧》肩负着桥梁和窗口的使命,把阻隔多年的苏联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情况介绍给广大读者,同时也为刚刚恢复的苏联东欧研究开辟了一块园地。随后是席卷苏联东欧的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13.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过程中,匈牙利的剧变是“静悄悄地”进行的,而剧变之后匈牙利在地方政府体制改革方面,无论从速度上还是从程度上都是其他东欧国家所不及的。 匈牙利在60年代末就曾经对地方进行过分权的实践,许多责任和职能都被下放。80年代匈牙利许多学者就开始学习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分权体制,在剧变前两年就讨论准备对地方政府体制进行改革。匈牙利通过1989年宪法修正案,1990年的《地方政府法》(Act on  相似文献   

14.
“花朵工程”内幕 ——美苏太空争霸的一段往事关于宣布解散后的共产国际的新资料俄罗斯学者谈列宁主义在俄罗斯的命运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历史考察探讨十月革命的社会内容是认识前苏联社会主义历程的“入口”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历史的辩证的演化 ——有关苏联剧变根源的几点思考浅议苏共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训从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分析苏联解体原因(1998年3—4月)前苏联东欧聂云编译李兴耕编译高晓惠编写曹佃杭姜长斌马龙闪陈伟红孙午生独联体乌克兰实行生态环境鉴定标准俄罗斯和中亚中国家经济出现好兆头 于国政俄乌关系的新进展 訾淑…  相似文献   

15.
1989年底和1990年初,东欧发生政治大地震,各国纷纷放弃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领导,许多国家打出“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帜。随后,社会主义的第一块阵地——苏联也在戈尔巴乔夫推行全面政治经济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目标后不久而瓦解。由此,人们自然把苏东剧变与民主社会主义联系起来,矛头直指民主社会主义和以民主社会主义为指导的各派社  相似文献   

16.
1989年以来,东欧的局势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如何评价东欧的剧变,各种观点,五花八门,现在还难以作出定论。这里,作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今年1月15日美国杂志《每周新闻》有一篇文章把1989年东欧的剧变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相提并论。文章说,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是处决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杜瓦内特,而东欧事变的高潮则是罗马尼亚处决齐奥塞斯库总统夫妇。其实,只要对法国革命史作稍为深入一点的分析,就可以看出,1989年东欧发生的事变,与其说类似于法国大革命,倒不如说  相似文献   

17.
东欧巨变之前,匈牙利就已孕育着私营经济成份,而且,私营经济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但是,私有化作为匈牙利政府决定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的一项独立的重要计划只不过近二年的事。匈牙利负责实施私有化的专门机构是“国家财产局”。该机构受政府直接控制。1990年9月中旬,“国家财产局”宣布了五年私有化计划。在这五年期间匈牙利好大部分的经济成份将变成私营性质。私有化计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0年9月到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东欧西方马克思主义眼中的苏联模式陈振明关于前苏联核试验的一份“秘密报告”俞林编译回顾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演变王崇杰形成“斯大林体制”的历史条件及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陈立旭俄国学者谢苗诺夫谈苏联解体及俄罗斯当前的社会政治状况钟亚平从大国合作到集团对抗—论战后斯大林对外政策的转变沈克华、张盛发从全面结盟到分道扬铭:论苏东剧变的历史基础李兴斯大林民族理论评析华辛芝原苏联、东欧地区国家左转初析郭增麟略论斯大林对外经济思想的阶段性特征唐朱昌民族矛盾与苏维埃联盟解体张琳评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缓和…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华约” 的解散,宣告了全球冷战时代的终结。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成就日新月异,国际贸易与投资逐渐走向自由化,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20.
1975年至1985年,越南经济、社会被僵化的集中计划模式和战时体制所束缚,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生产下降、通货膨胀、失业增加。1986年12月,越共“六大”制定经济改革路线,主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91年6月,在苏联、东欧剧变的冲击下,越共“七大”确立了“按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经济”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