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咖啡在中东古国,宛如《一千零一夜》里的传奇神话,又像是蒙了面纱的千面女郎。据说它既可以帮助亲近神,又是冲洗忧伤的清泉。说到阿拉伯人的咖啡文化,不能不提起土耳其咖啡。因为无论从伊斯兰教或是基督教立场说起咖啡的起源,它的传播都与遥远神秘的中东直接相关。咖啡在十六世纪从非洲正式传入土耳其,开始商业化,并且迅速传至欧洲大陆,盛行于希腊、东欧、中东及北非等地。正如中国人喝茶,喝出了茶文化,有了陆羽的《茶经》和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阿拉伯人喝咖啡,也喝出了他们自己的品位。尽管阿拉伯国家的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舶来品,如雀…  相似文献   

2.
喝咖啡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前我总认为不过是情侣们想找一处温馨、浪漫、安静的地方,在朦胧、跳跃的烛光下说说悄悄话;是几个知己好友在茶余饭后歇歇脚,海阔天空地神侃的地方。直到最近,我才真正认识到在它浪漫、潇洒的背后更是一种品味、一种意境。  相似文献   

3.
提起“茶”,人们常常要与“柴米油盐”等琐事联系起来,其实“茶”在中国真可谓渊源流长,据说早在商朝就曾用茶做祭祀的供品。唐朝的陆羽著有《茶经》。至今在我国的南方仍把茶当  相似文献   

4.
1961年的那个冬天,对他来说很寒冷,当卡车司机的父亲出了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从此要拄着拐杖走路。这就意味着父亲失去了工作,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每天的餐桌上,都是母亲捡来的菜叶和打折处理的咖啡,餐餐都难以下咽。失去工作的父亲,一同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每日借酒消愁,变成了一个酒鬼。只要他稍不听话,便大发雷霆,挨打就像是家常便饭。12岁那年的圣诞夜,家家灯火璀璨,美食飘香。唯  相似文献   

5.
阿曼的咖啡     
正咖啡是阿曼人日常的饮料,也是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的上品。每当我们到阿曼机关单位办事时,刚一落座,就会有侍者端上来冒着热气喷香的咖啡;在友人的家里,饭后的咖啡总是少不了的;即使在逛大街口干舌燥之时,随便到一个饮料店就能品尝到可口的咖啡。阿曼人对咖啡的研磨、勾兑和调制都有自己的一套。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中,取材各异、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的茶具,不仅是人们饮茶品茗的器具,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茶具主要指茶杯、茶碗、茶壶、茶碟和托盘。最早的茶具叫缶,小口大肚,用陶土做成。西汉王襄《童约》中记载的“烹茶尽具” 指的就是这种陶制茶具。西晋的越窑青瓷鸡头壶和耳杯,是最早的瓷器茶具。在南北朝时期,饮茶已较为普遍。到了唐代,饮茶之风盛行,茶具也由陶器的青釉、白釉发展到金属茶器和瓷器。当时贵族家庭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提出了文化主权的概念,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文化主权的文化政策,采用立法、制定法规条例、政府资助和税收优惠等多种手段,维护其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抵御来自美国的文化影响和文化渗透.美国是加拿大的唯一邻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生产国,在加美特殊关系中,如果加拿大对本国文化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美国文化就有可能垄断加拿大文化市场.因此,追求文化主权成为加拿大抵御美国文化影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最初盛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它是观赏与实用并举的民间工艺形式。其绣品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中随处可见,造型夸张、构图巧妙、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民族、民俗特色。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韩国历届政府都致力于发展文化,逐渐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方针。韩国政府一方面努力将文化实力转换成外交力,将文化外交视为与经济和政治并行的三大外交主轴之一;另一方面又借助文化外交推动文化大国建设,改善国家整体形象,并取得了良好成绩。本文将系统梳理历届韩国政府的文化战略和政策,探讨韩国对文化外交的认知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分析韩国文化外交的机制和特点,解读朴槿惠政府的文化外交构想及其对华文化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传奇的民族。17世纪初期,蒙古贞部落由河套地区东迁至阜新。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融合,阜新蒙古族人民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敖包祭祀、那达慕大会、安代舞、胡尔沁说书、蒙古剧、马头琴等彰显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礼仪和活动,演绎着阜新的绚丽和神奇。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华文明的三大主源之一的草原文化,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中华 文化发展史, 就是北方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交互作用、融会贯通、共同进步的历史。只有 正确揭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特征以及草原文化与文化全球化关系, 才能深 刻认识和把握开展草原文化研究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与文化安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由来、文化安全效应及其在文化安全中的普遍意义。文章认为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经历了英、法族裔之间的政治妥协、加拿大人在土著人问题上的道德反省、以及他们对种族主义与欧洲中心主义的超越这三个演进阶段 ;多元文化主义促进了民族认同 ,为加拿大消除其文化安全的内忧外患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它的身份危机 ;多元文化主义以民族政治认同统合族裔文化认同 ,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它跳出了传统上以文化界定政治边界的思维定式 ,引起了人们在文化安全的维护中对民族的统一性以及对民族认同至尊地位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李光耀的文化认同与新加坡现代化的文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淮平先生的《李光耀在新加坡现代化初期的文化认同》一文,认为在新加坡现代化初期即60-70年代,贯穿于李光耀思想中的文化认同,与他近年在国际论坛上阐述的“亚洲价值观”的文化内涵是极为不同的,意即李光耀对新加坡现代化初期与后期的文化认同是不一样的。本文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李光耀的文化认同是一贯性而非断裂性。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创新根植于区域文化之中,区域文化是企业文化创新的持续动力。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如果可以成功地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可以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北部湾区域文化是历史积淀和时代气息的统一,是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统一,是民族特色和东盟元素的统一。北部湾企业文化必须立足区域文化,突出企业文化的开放性、融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胡浩 《西亚非洲》2012,(5):106-117
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犹太教并不排斥世俗的因素,而且在其发展中融入了很多世俗的智慧,尤其是理性和科学的要素。从《圣经》时代到中世纪,犹太教在认识自然、与异质文明交往、解释经典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兼容世俗文化的能力和特征。而作为一种传统,又使得犹太教在面临现代性挑战的情况下,能够适时地调整自身,以顺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犹太教与世俗文化的兼容体现了犹太文化的巨大创造性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美国"文化帝国主义"与拉丁美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帝国主义"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际学术界兴起的一种影响很大的理论流派,主要涉及美国利用其文化优势来实现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控制.拉丁美洲是美国文化产品"泛滥"的重灾区,所以拉美学者以一种激烈的批判精神在"文化帝国主义"话语中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本文考察了"文化帝国主义"命题出现的背景及其基本含义,大致展现了其在拉美地区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这一命题与"美国化"之间的区别,认为"文化帝国主义"话语并不能比较令人信服地解释拉美地区的"美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试析东南亚文化与东盟发展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东南亚文化界定 东南亚文化,从大量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它实际上是指存在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而绝非仅指东南亚地区文化.  相似文献   

18.
略论东亚的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现代化工业文明抵触颇多 ,与市场经济理论难以相容。东亚现代文明运动由边缘国家或地区兴起后向内地延伸、发展的趋向与东亚近代以来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实现文明创新程度呈现高度的一致性 ,体现了文明的“边缘优势”。文化重建是关系到东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跨国传播和文化全球化交互作用的历史语境中, 电视文化存在着严重的“贸易逆 差”现象。它极大地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在国际关系中的成败。为此, 中国电视文化必须树立 高度的自觉意识, 在全球意识中坚持本土独立性、在国际视野中坚持华夏文化策略。这个问题的深 层动因是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东盟成立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在人类发展、社会福利和保护、社会公正和权力、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东盟身份认同等领域内开展合作,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合作机制以推动东盟社会文化发展。中国—东盟社会文化合作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经验有相通之处,坚持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政府交往和民间交流并重的方式进行合作。以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成立为新契机,中国应正确认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发展现状、中国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定位以及中华文化在东盟的影响力,以推动中国—东盟社会文化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