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宏 《浙江人大》2011,(9):40-4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居公寓应运而生。然而,同样是高楼大厦,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农居公寓却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杭州市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展开了持续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峨嵋之光     
早就听说“峨嵋天下秀”。那时候,连环画里说,峨嵋山是由从和尚画的一幅画里跑出来的四位美丽姑娘变成的,就像少女美丽的面容和弯弯的秀眉,所以称为“峨嵋山”。多么神奇美丽的传说,当时感觉那么遥远,那么令人神往。后来,读了点诗,有唐代诗人李白的“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相似文献   

3.
白洁 《今日民族》2004,(7):45-46
贵州苗族姊妹节,一个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据苗族古歌记述,过去,苗族聚居的地方,都有过姊妹节的习俗。节日里姑娘们邀约情人相聚同吃姊妹饭、郊游踩鼓、对歌、互赠信物、订立婚约。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二线城市用落户、给钱、送房子等"大招"吸引各类人才,本是人才聚集高地的一线城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栽上梧桐树,吸引凤凰来,一线城市开始了一场与二线城市之间的人才"拔河比赛"。最近微博上有一个关于西安"抢人才"的段子:去西安走亲戚,警察问:"你是西安人吗?""不是,我来走亲戚的。""带回派出所,符合亲友投靠落户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5,(3)
<正>眼前的姑娘个子不是很高,婴儿肥加上自始至终的笑靥,那面庞初看去甚是可爱。聊起天来,淡扫娥眉、棕色长发,举手投足间满满一副"国际范儿";眼睛长而且亮、牙齿洁白整齐,一直挂在嘴角的微笑,透出颇强的自信"气场"。这期介绍的姑娘,上学上的挺"任性"。小学一、二年级,她是在台湾就读;小学后面的4年以及初中3年,她都是在大陆广东;高中学业,她在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10)
正曾经一段时期,漂泊在外,求学工作、生活立业,对家乡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儿时记忆中。然而,无论身在哪里,揉进生命血液里的家乡印迹是抹不去的。说来也是一件憾事,生在凤翔的我对家乡文物古迹了解甚少。只有儿时听妈妈讲的"东湖柳、姑娘手",至今仍在耳边回荡。"姑娘手"说的是家乡女孩子心灵手巧,能将一张纸剪出千变万化的图形来。如今,凤翔剪纸成为一张享誉国内外的家乡文化名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18)
<正>改革不是简单地拆与建的城市工程,不是盲目地吸引投资的数字游戏,改革要因地制宜、创新思维、放眼全局,更要沉下心来抓落实,只有在改革进程中对细节用心,政府职能才能得到切实转变。曾经有一位年轻画家去拜访德国素描大师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只用一天就可以画好一幅画,可卖掉它却花了我整整一年的时间。"门采尔认真地说":朋友,你不妨倒过来试试。用一年时间去画一幅画,那么一天的时间你准能卖掉它。"  相似文献   

8.
声音     
漫画:"我毕业之前征婚,就是想多点时间谈个男朋友,毕业后工作,能把住房问题解决掉。"供图/cnsphoto中新网消息,据南京晨报报道,高校毕业期接近,不少外地来宁求学的大四女生到婚介所征友,要求男方得是南京本地人,有住房,这样毕业后在南京工作压力要小些。一位许姓的女生表示"找外地男孩不是不可以,但以后生活会很累的。"  相似文献   

9.
1991年3月初,我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会议期间,一个名叫童增的人来贵州团驻地找我,未遇,留给我一份材料。那份材料的扉页是他给全国人大办公厅的一封短信。标题是:《中国要求日本“受害赔偿”刻不容缓》。它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脑海里马上浮现了“这个问题在中日建交时,我国政府不是已经放弃了?”的疑问,文章的内容却吸引着我,并使我陷入了深思和回忆。"“七七事变”的当年,我还是一个婴儿。当年我父母在上海新申九厂当工人,“八一三事变”的战火迫使他们加入了逃难者的洪流。火车开到杭州,浙赣线已不通,只得坐船。母亲抱…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20,(9)
正有田园,有音乐,有伙伴,这是台湾姑娘庄慈芯的理想世界。沾露水,闻稻香,结知己,这是庄慈芯的现实生活。理想与现实,在成都相遇。地处西南城郊的一座农场,装下庄慈芯的"田园梦",并吸引一拨接一拨的两岸青年,在这里经营各自的"斜杠生活"。留在理想之地农场的名字里有"爱"字和"家"字,主人对这片土地的情感,表达得足够坦白。"成都是一个让我有家的  相似文献   

11.
轱辘岭位于河南省800里伏牛山的南麓。在这深山腹地的“世外桃源”里,上映着一幕幕现代人间婚姻悲喜剧!抢亲很久以前,甘肃省西部一个穷困偏僻地区有胡、来两家,胡家儿子胡寿青,宋家儿子宋怀古,而立之年,不然一身,娶媳妇比登天还难!为使胡、宋香火干年不断,胡、来两家决定象父辈祖先一样:抢亲;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胡、宋两家联手抢走了两个到本地逃荒要饭的外地姑娘,装在大木箱内,拉着桔轿车仓惶外逃,逃到河南省西部8001伏牛山南麓的粘镜岭上,挖洞搭庵,隐居起来。两个被抢来的姑娘,一个分给胡寿青做老婆,一个配给宋怀古…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2)
正《老炮儿》整体说来是一部男人的电影,这里一方面是女性角色本来就少,二来很多人说许晴演出了北京姑娘的飒,也许因为我本待在南方,便更不能切身感受,只觉得和四川姑娘的泼劲相比还差了些。不过这不是重点,毕竟是男人的电影。两点印象深刻第一,"三环十三少"跟着小伙子一起飙车的时候,环车360°的镜头,有点意思。匀速,等距,没切换,和奔跑的车  相似文献   

13.
王宗伦 《人民公安》2012,(21):46-47
我问何喜怀:"去年全国清网追逃期间,对投案自首者给予那么好的宽大政策,你为什么不珍惜呢?"他回答:"哪个姑娘愿上轿呢?"贵州省桐梓县小水乡11年前发生一起村支书被杀的命案。经过桐梓刑警11年来不懈努力,终将凶手缉拿归案。近日,笔者随追捕民警奔赴数省市,行程万里,记录了案件的侦破过程。8月23日,星期四,晴,桐梓——天津。我们驱车从桐梓县出发赶到重庆准备从重庆飞天津。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的冬天是寒冷漫长的。以前,新疆一年中有八个月蔬菜都要从外地购进,本地的蔬菜只有土豆和大白菜。冬季吃菜难。现在,菜市场上,摆着各种各样的绿色蔬菜。“这些菜不是从外地运来的吧?”记者随便问了一个卖菜人。“不是,都是咱们本地的大棚菜,去年我参加自治区团委组织的青年‘星火西进’计划——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4,(2)
<正>新春梦想,是所有中华儿女在新年里的期盼。当"马上"成为马年里年轻人不可或缺的口头禅时,那么马年里,你"马上"了吗?……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它是人人所向往的一种精神境界。而没有梦想的人生注定是空虚的。梦想,就是理想。人们需要不断地追寻梦想来支撑自己的人生,使自己的理想在追寻中不断实现。但梦想又不是自私的,它与自己的家庭、民族、国家的梦想是紧密相连的,是要通过自己全力以赴的努力实践才能实现的。人活着就得有梦想。进入马年,新春福至,万象更新。有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里,我们有梦想了吗?能否在马年顺顺利利、马到成功、具有龙马精神、做事一马当先呢?这就要看我们的梦有多大、有多美、有多远、有多么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6.
正本篇所谈的"平话"不是指在我国古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有说有唱的口头文学形式,而是指福州一带的方言即福州话。方言是我们真正的母语,我们一生下来就生活在它的空气里,一天到晚耳朵听到的、嘴里讲出的都是这种地地道道的家乡话。我小时候乡下电视机还很少见,也很少有外地人,因而很少有机会听到普通话,更甭说讲普通话了。后来到外地上大学需要讲普通话了,就感到有一种严重的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13,(2)
1月4日,哈尔滨市举行环卫系统公开招聘人员培训结业式.据了解,本次公开招聘最终录取的448名环卫工人中共有7名研究生,培训结束后他们将正式走上环卫工作岗位.一名落榜的研究生说:"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这句话一经媒体报道,迅速引起网友关注.在许多人不得不承认"万般皆下品惟有编制高"的时代,想要"死在编制里"的壮志是怎样一种悲壮?屡打不破的"铁饭碗"、"金饭碗",为何如此吸引年轻人? 如果说,人们惊讶研究生选择当环卫工人只是一个观念问题的话,那么"要死在编制里"则是一个体制问题.有人想死在编制里,表面看来有一种悲壮感,实则是社会的悲哀.  相似文献   

18.
黄祺 《就业与保障》2009,(12):37-38
无奈“假就业”顾敏在家呆了一年多了。她是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班上成绩还过得去,按道理,在上海找一份工作应该不成问题。不过,顾敏不是普通大学毕业生,她大大的眼睛里,一双眸子漫无目的地游动——她是一位盲人姑娘。  相似文献   

19.
正"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这是过去贵州人的无奈。层峦叠嶂的大山,把贵州重重包围,一度与世界隔绝开来。近年来,随着"县县通高速"的纵深推进和大踏步进入高铁时代,贵州与外界的距离不再遥远。如今,南向通道陆海贸易新通道的连接和畅通,打通了贵州最近的出海口,让贵州开放发展的步伐再提速。  相似文献   

20.
正1月10日13点30分,已过了中午下班时间,南宁市兴宁区法院立案庭的法官黄莉却还站在诉讼服务大厅立案窗口前。一位从贵州赶来的残疾当事人谭中坐在轮椅里,递上了一份交通责任认定书,要求法院让肇事者赔偿他的经济损失。黄法官接过材料后,耐心地帮助他写好起诉书、填好诉讼费免交申请书,半个小时后当场受理了谭中的立案申请。"出了车祸,多个部门奔波一年多,没想到来法院立案打官司却那么便捷,法官态度那么好!"当值班法警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谭中走出诉讼服务大厅时,他的热泪打湿了手中的受理通知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