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刘 《湖湘论坛》2009,(2):60-63
湖南继续解放思想,既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湖南继续解放思想,必须适合湖南实际,具有湖南特色。湖南继续解放思想的主题是:解放思想,富民强省,实现科学跨越式发展。湖南继续解放思想,必须注重实效,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和探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湖南青年人才开发问题,对于进一步促进湖南青年的全面发展,推动湖南“三化”进程,实现构建和谐湖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湖南崛起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初的湖南青年上山下乡,是湖南当代史上重大事件。据统计,湖南将近100万人参加了这次运动。这一事件牵动了湖南人民千家万户,影响极大。多年来众说纷纭。本文从当时的国情、省情入手,对湖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重论湖南之名的始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范弟 《湖湘论坛》2001,14(1):90-91
湖南,作为一个地名,最早出现在何时,恐怕是难以指实的,但要谈湖南的历史,对这个问题又不得不加以考察。  在唐代中期以前的各种文献中,还找不到一处作为地名(当然这里是指与今日湖南地域相关的)出现的“湖南”之名,如唐代中期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等人,都曾写下了有关湖南的不少诗篇,但其中找不到一处“湖南”的字眼,倒是“衡湘”、“潇湘”、“荆湖”之类指称今日湖南地域的字眼在唐中期以前的文献中常常出现。到了唐中后期诗人如刘长卿、顾况等人有关湖南的诗作中,“湖南”这个名称就频频出现了。如此看来,“湖南”…  相似文献   

5.
彭程甸 《湖湘论坛》2006,19(4):61-63
完善湖南民族经济立法是保障湖南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构建和谐湖南和推进民族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应针对湖南民族经济立法体系不完善、自主性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突出地方民族经济立法特色,完善湖南民族经济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湖南是马克思主义传播最早、影响最大、马克思主义者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马克思主义传入湖南,主要是通过日本、西欧、俄国、北京上海等四个主要途径;湖南留学生为马克思主义传入湖南起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湖南的部分资产阶级革命者也进行了一些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7.
湖南继续解放思想,既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湖南继续解放思想,必须适合湖南实际,具有湖南特色.湖南继续解放思想的主题是:解放思想,富民强省,实现科学跨越式发展.湖南继续解放思想,必须注重实效,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8.
易永卿  陶用舒 《前沿》2005,219(2):181-186
辛亥革命前后, 湖南形成了一个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的立宪派。他们积极活动, 反对封建专制政治, 思想上与时俱进, 由主张君主立宪而逐渐转向赞成革命, 进而在行动上与革命派合作, 参加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在湖南的统治, 夺取了湖南的政权。他们对湖南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湖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湖南独立后, 立宪派立即分化瓦解, 立宪派人才群体也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9.
湖南电视在全国独树一帜,被誉为“湖南电视现象”。这是湖南电视人的自豪,也是湖南人民的骄傲。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从文化的层面上,审视一下湖南电视现象的内涵、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及这一现象的人文效应,对探求湖湘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不无裨益的。   一、湖南电视是湖南文化的载体,又是湖湘文化的组成部分。   电视是文化传播。湖南电视立足湖南,面向的受众和服务的对象首先是湖南的父老乡亲。按照接近性的原理,湖南的父老乡亲最关心的是其周围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环境。受众需求是电视赖以立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湖南农业波动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农业波动实证研究以湖南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作为考察指标 ,按照“谷—谷”划分法 ,在 195 3— 2 0 0 0年的 48年中 ,湖南农业增长率呈现 11个周期 (其中第 11个周期还未结束 )。纵向上 ,1976年为界 ,改革前后湖南农业波动状态特征悬殊 ,波动是由剧烈转向平缓。横向上 ,湖南农业波动幅度大于湖南经济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11.
集湖南地方史研究之大成──《湖南通史》评介史翁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集体编写,伍新福、刘泱泱、宋斐夫分工主编的三卷本《湖南通史》,最近由湖南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从此结束了湖南没有一部科学、完整《通史》的历史。湖南...  相似文献   

12.
西周时期楚国势力渐入湖南,至战国中期已占领了湖南全境。其间,楚人带来了优势的文明形态,大大促进了湖南的发展。本文拟从对长沙出土的楚帛书的具体分析入手,论述楚文化入湘后湖南地区的文化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13.
湖湘文化与湖南文学的审美品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文学自成湘味,在全国独具特色。从湖湘文化的根基上审视湖南文学,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湖南文学的审美品格。一、湖南文学的湖湘文化背景湖南文学根深叶茂,在于它的脚下有着丰赡的文化沃土。从历史上看,对湖南文学影响最大的主要有这样几种湖湘文化因子:一是流寓文...  相似文献   

14.
湖南是我国内陆省份中的侨务资源大省。在新形势下,如何结合湖南发展情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充分利用海外侨务资源,发挥其独特优势,抓住机遇,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湖南外向型经济,促进湖南快速发展,成为湖南省各部门新时期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5.
刘国习 《湖湘论坛》2008,21(2):47-49
严重的民族危机推动清末湖南留日学生提出湖南地方自治的主张;革命派从反满革命的立场宣传湖南地方自治;改良派主张通过地方自治以救湖南从而救中国;两派的宣传为湖南地方自治作好了舆论和技术准备,也推动了全国性地方自治舆论的形成,但二者都有过于功利和浮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巴陵 《人民公安》2010,(19):58-59
<正>《湖南刘氏源流史》对湖南刘氏从居住地理、人口迁徙、刘姓繁衍、人才辈出等方面进行系统理性梳理,全面展现了湖南刘姓的庞大发展体系。湖南省刘姓人口已经超过48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7%以上,成为湖南第二大姓氏。刘氏迁入湖南,从西汉到清初,不断有人涌入,最大的两次移民是"奉编入楚"、"江西填湖广",虽然各地、各支、各房都有族谱,但是错误百出,甚至以误传误。为了改变湖南  相似文献   

17.
农民收入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金融的发展。湖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也是较早实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省份之一。经过多年的改革,湖南农村金融部门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根据湖南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特征,利用VAR模型,从湖南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效率等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业的三个子行业对湖南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湖南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 ,可从如下四个层面加以剖析 :余粮率的稳步上升 ,为湖南粮食的商品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为湖南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动尤其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创造了契机 ,并由此推动了湖南农业的商品化进程 ;在农业生产逐渐商品化之际 ,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及城乡居民的多种需求 ,跨区域的人口流动 ,使湖南的商品流通日益活跃 ;晚清通商口岸的开辟 ,使湖南的商品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周松涛 《湖湘论坛》2002,15(3):37-38
2001年“月10日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之一,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那么,湖南怎样面对挑战,把握机遇,趁势发展呢?笔者认为,首先,湖南应找到自己的不足,准确“把脉”;其次,湖南应充分利用世界现有的科学技术,新的管理方式、思维方式来调整我们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变革我们的经济体制、企业体制,落实“科教兴湘”战略,打造湖南品牌,更新思想观念,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最后,湖南应积极开拓市场,提高湖南产品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20.
振兴湖南经济,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走科技兴省、科技强省的道路,依靠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促进湖南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如何科技兴省,省委、省政府作过原则部署,但就具体方略而言,笔者认为,振兴湖南经济应充分发挥湖南院士的巨大作用,这是湖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