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书林漫步     
《理论与当代》2010,(3):42-42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 中国模式己经成为媒体和社会传播的热门词汇,但中国模式到底是什么,它如何发展而来,它的未来会怎样,却还鲜有深入透彻的系统研究。本书作者郑永年,国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多年来,其独立而深入的中国研究以及视角独到的专栏文章,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广泛的影响。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独到的分析眼光和独立的批判精神,透过纷繁的表象,超越各种主义的纷争,对关乎国运的诸多重要政治社会问题给予了冷静、公允、坚实有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发展观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列主义和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其产生和发展既以马列主义作为根本的理论基础,同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代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党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概括总结等方面。回顾和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化党史研究,尤其是党代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政治民主化。不同国家,其民主化路径选择取决于各个国家政治发展基础条件与现实任务,也取决于政治体系能力、民众的素质以及国家建设的水平。文献研究发现,经验研究文献多数出自于国外学者,其经验理论并不能科学揭示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国内研究集中于理论分析,缺乏经验材料的支撑。着眼于经验研究入手,从中国运动式治理与政治民主化交叠互动的关系中或许可以更为真实地把握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强国富民之路。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试验田。征集广东改革开放的历史史料,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及其经验,不仅对于夯实党史研究的基础,为研究广东党史乃至全国党史作出贡献,而且对于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这些经验无论是对现在还是对将来,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因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积极探索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历史分期以及发展概况,充分发挥其作用,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经过了传统的、西学的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目前是多种范式研究并举的时代,但是作为政治学一门分支学科,唯独缺少政治学的研究范式。何为政治学的研究范式,有什么特点,如何运用政治学的研究范式?我们试图对此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8.
韦磊 《新视野》2007,(1):85-87
费正清作为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奠基人,一生多次来华。抗战时期的来华,对他的中国研究有着巨大影响,促进了其中国研究的定型。在华期间,他搜集了大量有关中国现状的资料,促进了他转向现代中国的研究。对于中国发展停滞的原因和如何实现现代化以及美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问题,他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著名的“冲击一回应”模式。他广泛地与各界接触,对国民党政权和共产党以及中国革命的命运,对美国应采取的相应政策,他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创建的美国现代中国学,他对中国现实及对华政策的认识,无论正确与否,至少较先前的传统汉学研究更加贴近中国现实,其影响无论在学术史上还是在现实政策上都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爆发八级大地震,媒体报道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这次抗震救灾报道的经验与做法,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据笔者初步统计,自2008年5月中旬以来至12月底,在中国期刊网上能搜到的关于抗震救灾报道研究的文章就有400余篇,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主要集中在灾难报道的理念、方法与作用上,本文就此作一综析。  相似文献   

10.
童贤东 《实事求是》2017,(1):105-1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由来已久,研究的领域广泛且重点突出,研究的范式多样并不断创新,研究形成了诸多成熟的观点,但也存在不足之处,这些都为进一步拓展和深入这项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历史基础,提供了有益经验借鉴,因此,梳理和评述现有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