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媒体深刻影响着主流媒体的传播能力和社会舆论格局。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正确认知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推进网络舆情引导和调控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有效地控制和消除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移动互联时代,突发公共事件与网络舆情往往相伴共生,如何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期间积极引导舆情成为头等重要的大事。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引导的基本原则是信息发布及时公开和舆情引导态度开明;对信息的全方位管辖、对舆情引导的区分化管理、对负面舆情处理的人性化管控,是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引导方式方法的一种创新;打好"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牌"、下好"自媒体主动传播棋"、用好"舆情法治惩戒大棒",是突发公共事件中引导舆情形成良好传播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负面次生舆情容易削弱公众对主流媒体的认同,造成偏激的网络心态,导致负能量宣泄,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此,我们不仅应构建科学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加强网络法治建设,保护网络信息安全,还要逐步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引导其树立理性、健康、积极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应推进理念、内容、方式、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重视对媒体资源的整合、变革,构建舆论传播新格局。我们应在聚焦信息传播内容、技术、方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时效性,把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掌握舆情引导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试论涉警网络舆情的管控与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志忠 《公安研究》2011,(3):70-73,92
加强涉警网络舆情的管控与引导,对于建设和谐警民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积极研究和把握涉警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努力寻求涉警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的新思路、新方法,建设适应互联网发展的公安运行环境,形成驾驭涉警网络舆情的管控引导合力,健全应对舆情危机的分级管理机制,开拓展示正面形象的主流宣传阵地。  相似文献   

6.
以微博微信为标志的自媒体,颠覆了社会舆论单向度传播的传统模式。网络推手传播负能量的谣言在微博微信上滋生蔓延,引导着网络舆情走势并左右和误导网民对事件的认知、判断与解读,产生了网络舆情负效应。积极传播正能量化解网络社会戾气来铲除滋生谣言的土壤达到标本兼治,需要通过自律、他律及技术保障"三位一体"防控模式,创新自媒体平台上舆情治理实效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网络圈群"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群体性、封闭性和排他性、容纳性和多元性,由此带来了舆情监控力度弱、主流价值传播引导受阻、话题负面影响难以控制等问题。基于此,应构建"网络圈群"舆论管理机制、加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引导、借助时势创建"议题设置"模式,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避免"网络圈群"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情给社会管理和政府治理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引导网络舆情已成为政府的必备技能并反映了政府治理水平。网络舆情的产生和演变是舆情事件、网络空间、网民和政府等要素互动和博弈的结果,其传播过程一般历经形成期、扩散期、爆发期和消散期,其演进受到多种助推因素的影响。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畅通官民互动的网络沟通机制,构建媒体联动格局,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导向作用,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构建引导网络舆情的协同模式,积极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是引导网络舆情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具有传播主体平民化、个体化,传播方式多向化、自主化,传播内容随意性、弥散化,传播范围广泛性、交融性特点。在自媒体时代警民关系呈现新的特征:警民关系建设具有身份虚拟性特点,警民交流具有平等性、话语权对等性特征,信息交流存在对称度不高、透明度不够的问题。在自媒体背景下,公安机关需重塑话语权,加强涉警舆情的引导,加强公安网络文化建设,加强警民虚拟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6,(6)
网络舆情视域下的高校意识形态管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高校网络舆情政治敏感性较强、表达相对理性、辐射面广、覆盖面广的特点及其影响,创新话语体系,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不断凸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做好主流意识形态高势位建设,不断创新教育话语体系,筑牢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防线。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6,(7)
高校是党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新兴媒体的兴起为信息传播、党员教育、理论政策宣传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主流意识形态被削弱的风险,增加党的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从积极建设新兴媒体平台,加强网上舆情的监测、分析及预防工作和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者的培训等方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彭赘珊 《前沿》2013,(21):162-163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媒体对我国社会公众群体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在现阶段,网络舆情传播引起了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中,社会公众群体对目前焦点、热点问题所持有的态度及意见,容易受到有心人的恶意引导与推动。在此,我们需正确看待网络舆情,既要看到网络舆情中非理性的一面,也需要看到网络舆情中理性的一面。因此,在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做好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工作,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负面网络舆情,则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6,(12)
大学生网络舆论作为当前网络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舆情的走向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媒介,在舆论引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参与微信舆情热情高,但缺乏对舆情的理性辨别能力。从建设组织机构、优化引导理念、创新传播形式等三个方面做好大学生微信舆情引导,可充分发挥微信的优势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6,(5)
高校是文化宣传的主阵地,是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前沿阵地,当前高校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地处革命老区的高校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教师红色素质;加强机制建设,发挥保障作用;开辟特色传播栏目,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红色体验式教学。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各类涉军舆情传播的主体、内容、渠道和效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给舆情管控与引导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新形势下,应坚持把制度构建与行为自律、主动引导和积极防御、媒体平台与民间舆论、强健本体和抵御外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效传播与引导涉军舆情的合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一场由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全方位变革正在加速推进,位居智慧社会行业第一方阵的传媒业随着5G的普及应用,其传媒格局、传播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中央提出媒体融合战略的目标是为了推动传统主流媒体掌握网络舆论空间的主导权,并能在网络空间中继续发挥主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这就要求传统主流媒体立足于自身的使命与担当,构建起一个运行在互联网上、与公众及社会各界具有广泛联系的媒体平台,由此聚集起海量用户,建立用户黏性,进而以数字化为引擎,因应数字时代传播需要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或新兴媒体集团。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新兴社交媒体的出现,反华势力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网络舆情渗透的现象经常发生。反华势力进行网络舆情渗透的主要途径有:"培养异见分子",利用自媒体渗透;利用流媒体渗透;利用手机APP应用传播负面信息;开发破解防火墙软件,诱使国内网民接受相关信息。反华势力进行网络舆情渗透的主要形式有:借个别群体性事件和部分腐败案件进行反华炒作;借突发事件造谣生事,破坏稳定;歪曲事实真相,攻击国家领导人;在言论上"形左实右",居心不良;在意识形态上借"公民社会"的理念攻击中国"民主""人权"。必须严格管控反华势力的公众账号,注重重大舆情和敏感舆情的信息公开工作,针锋相对地揭露其意识形态渗透的真相,构建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涉警舆情反转是在涉及公安机关或人民警察的场合,多数人的意见总体上发生的相反方向的偏转。它既不完全是网络涉警舆情反转,也不等同于涉警舆论反转。与一般的涉警舆情相比,其特点为(多次)反转;与一般的舆情反转相比,其特点为正负交替,余波不断。涉警舆情反转态势和走向是公众、警方和媒体三方力量博弈的结果。而三方所处的传播格局也因为新媒体的参与具有多元性和多变性。对涉警舆情反转的治理须把握事件触发点、舆情高潮点、舆情反转点以及涉警舆情发展轨迹:在事件触发点做到规范执法;在舆情高潮点做到顺势引导;在舆情反转点做到及时发布;实时追踪发展轨迹,有效引导舆情走势;注重公众沟通交流,实现媒体互动合作。  相似文献   

19.
正51.张文祥:舆情记忆不只有七天经验地看,似乎网络舆情"七天传播定律"是存在的,但现实中影响舆情热度和持续时间的因素又是多元的,因此,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定律。网络环境、政府对突发事件的态度、媒体行为、网民自身因素等,都会影响舆情的周期演进和热度持续时间。"七天传播定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生命周期较短的现状,是一种经验性的观察结论,而非有学理支撑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依托各类互联网应用所构建起的网络信息传播体系的网络舆情影响力越发增强,易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应。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热点信息传播属性,通过构建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来衡量和评价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政府部门实现高效监测、控制、引导网络舆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