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压缩一般性开支。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相关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人民代  相似文献   

2.
<正>在各项预算之间,应建立规范、明确、透明的资金往来渠道,使其保持相应独立,又相互衔接。一、人大常委会对预决算审查监督的重点内容及易发生的问题预算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监督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6月至9月期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年度上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执行情况。"那么,监督的重点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中国机关后勤》2013,(10):13-13
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和改进会风,近日,财政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印发了《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会议费管理,节约会议经费开支。《办法》就会议年度计划和预算管理、会议分类和审批、会议费开支范围和报销标准等内容作出了详细规定。《办法》自2014年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正>财政预决算公开,对于保障群众对财政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预算法修改过程中,如何增加预决算的透明度,管好政府的"钱袋子"一直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焦点。修改后的预算法将"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写进了总则,标志着我国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新预算法关于预决算公开的规定新修改的预算法首次明确预决算公开透明制度,  相似文献   

5.
一、为避免国营电力工业企业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复杂化、决定自文到之日起,取消国营各电业局、厂对各级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和由国家经费预算开支的单位收取电表、电费保证金的制度。二、国营各电业局、厂以往所收取各级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和由国家经费预算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是我国预算监督管理的基本法.这部法律不仅规定了五级财政预算制度,而且规定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复式财政预算制度.这样的财政预算体制,给各级炎大监督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带来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政策摘编     
《政策》1998,(11)
中办国办发出通知要求 增收节支制止浪费 支援抗洪救灾工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努力增收节支,坚决制止一切铺张浪费行为,支援灾区抗洪救灾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发出通知,强调: 厉行节约,压缩一切不必要的行政事业开支。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各项预算支出及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各单位原定的开支,能不花的不花,能  相似文献   

8.
<正>鲁财办发[2014]1 8号各市、县(市、区)财政局:现将《关于财政部门严肃执行财经纪律加强财政管理的若干规定》予以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近年各级审计、财政监督检查情况看,财经法规制度执行不严、财经纪律松弛等问题,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个别地方不按规定组织收入,在收入上弄虚作假;一些地方预算编制不够细化,预算约束力不强;有的财政存量资金管理不规范,暂存款、暂付款以及对外借款规模较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法定机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深刻认识预算公开透明的重要意义,监督督促政府及其部门依法公开财政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让政府"钱袋子"更加透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度"。与《预算法》相比,它删除了"公开"的表述。删除"公开",并不意味着不公开预算,而是要更高水平地公开预算,促进政府预算由简单公开变得真正透明,让人民群众看得懂、能监督。作  相似文献   

10.
兹将国务院对于目前工资改革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补充规定摘录转发你们,希遵照:(1)各部门和各地区对于职员的工资方案如果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企业分类应该以中央各部的意见为主,干部的评级应该以地方的意见为主。(9)全国工资会议所规定的或者各部门下达的工资增长控制数字,各省(市)经过平衡计算,如果认为必须增加的时候,凡是由企业开支的应该按照"国务院关于工资改革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中第十项处理:凡是由国家预算开支的,在下超过各省(市)由国家预算开支的1956年工资增长总  相似文献   

11.
吴向群 《前沿》2005,(10):88-89
会计集中核算对提高财政理财能力和会计工作效率,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和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当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完善。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公共支出预算管理体系;转变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开通远程报帐系统和远程查帐系统;明确经费开支标准,规范经费支出渠道;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财政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加快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规范政府预算编制,增强预算透明度,是强化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的基础性工作和前提条件。在实践中,由于政府预算编制不细化、不完整、不科学、不及时,导致人大审查监督预算失去基础条件,长期以来存在"外行看  相似文献   

13.
完善并重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体系,关键是要赋予人大财经委更强有力的手段、更重大的责任和更严格的约束,规范其监督行为,防止其不作为和机会主义行为,促进其忠实履行预算审查监督的受托责任。一、问题的提出公共预算是各级政府、公共部门依据法律和制度规定编制,并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后成立的以政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的要求。随着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上海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以下简称预算监督条例)的实施,对我市各级人大破解预算监督难题,深化预算审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和良好契机。一、构建议事与议财相统一的监督格局政府预算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从以往预算监督工作的总体格局来看,无论在认识层面还是在制度  相似文献   

15.
<正>选举经费是搞好换届选举的重要物质保障。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选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国库开支。目前,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县乡财政比较困难,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有的困难更为突出,必要时上级财政应当给予适当补贴。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努力争取各级  相似文献   

16.
正预算制度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修订的预算法第一章第一条就明确了制定本法的目的是"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预算制度改革也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新修订的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实施,距今已有3年多,各地在贯彻执行预算法的实际工作中,探  相似文献   

17.
正预算是国家的财政收支计划,决定并集中反映国家机关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预算制度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政府行为、防范财政风险、实现有效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预算制度改革也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是管住政府"有形之手"的重要法律。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  相似文献   

18.
刘文学 《中国人大》2014,(10):17-18
在预算公开原则已经确定的前提下,社会上的许多专家和参加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开始持续不断地斟酌着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建设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应该公开到"类""款""项""目"的哪一个级别?哪些开支应该列为"三公经费"?如果不按规定公开,应该受到何种处罚……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三年全省各级机关和企业普遍执行了国家预算的季度分月收支计划,对保证年度预算的贯彻执行,有计划地掌握预算收支,平衡国家总预算起了一定的作用,克服了已往无计划盲目的拨款而造成国家资金的积压或部分地区保证不了开支的现象,并促使各级单位预算机关的财务计划与本部门的事业计划紧密的结合起来,对加强预算管理和保证各项建设事业计划的完成起了重要作用。为了及时的保证各项事业的用款,合理的使用资金,加强计划性、进一步达到预算的正确执行,完成预算收入,节约支出,特根据一九五三年的执行情况,将季度分月收支计划的编制具体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人大预算审批权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 ,从 195 4年至今的四部宪法都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审批权 ,每年的人民代表大会总有审查批准政府预算的议程。但时至今日 ,各级人大预算审批权的行使状况仍然不能让人们满意 ,预算审批权在制度理论和运行实务上的问题仍然不少。对此 ,我们常是归责于政府在预算编制上的不是。如今 ,各级政府已经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着预算编制改革 ,但各级人大预算审批却没有给予适当的回应。本文拟结合工作实际 ,就制约预算审批权运行的认知、制度、规则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预算审批权的内涵问题预算制度的建立 ,是民主政治最具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