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中国改革用包容性思维,形成相互叠加的混合优势,成就中国经济奇迹;以5000年文明理解中国40年改革,寻找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思维方式……中国走过40年改革历程,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造就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增长奇迹。发掘中国改革的成功奥秘,对于中国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立足中国历史与实际,"以中国为方法",为理解中国的经济奇迹提供一种全新的解释框架。它揭示出,中国改革的成功奥秘,是改革背后的包  相似文献   

2.
在没有经过发达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跨世纪的历史难题。应重视从哲学上反思百年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通过社会主义在苏联由胜利到失败的比较和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与在中国胜利的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赢得社会主义胜利、创造中国奇迹的法宝。要重视发扬学哲学、用哲学的好传统。  相似文献   

3.
中国奇迹的成因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奇迹” 对于“东亚奇迹”和“中国奇迹”,赞赏者有之,诟病者也有之。纵观历史上各种经济“奇迹”观,衡量一个经济体实现了“奇迹”的最基本指标不外乎以下几条:一是应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二是较高经济增长应持续了较长时段;三是较高经济增长应较为稳定;四是经济增长中应存在技术进步(包括技术效率的改进)的一定甚至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近年以来,陈水扁不断向世人炫耀,台湾创造了“政治奇迹”,企图欺骗舆论,为“台独”寻找新的依据和借口。 记得在八十年代,台湾当局曾大肆鼓吹岛内的“经济奇迹”,嘲笑大陆的贫穷与落后,并断言这是两岸制度差异,大陆的改革开放、现代  相似文献   

5.
正观看《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燃遍全国的大片,当一幕幕气势恢弘的航拍镜头从眼前掠过,中国力量、大国雄姿带来的震撼与自豪感,瞬时扑面而来。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创造出让全世界惊叹不已的发展奇迹、稳定奇迹。有人说中国奇迹背后的必然逻辑,是旗帜引领方向,是道路决定命运。是的,厉害的国,不但要具备经济、科技的硬实力,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强大的制  相似文献   

6.
读书     
<正>顶尖专家全面解析"中国经济为什么行"为什么中国能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种奇迹能不能延续下去,怎样延续下去?今年上半年,《人民日报》先后推出4个整版文章,约请19位知名专家学者深入探究中国经济奇迹的奥秘和未来走向,并解读阐释经济发展新常态。具体说,主要是从总体布局、支撑要素、市场机制、对外开放及党的领导、政府作用、发展战略等方面,深入解析中国奇迹的根由;针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相似文献   

7.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模式问题,我认为揭示中国发展奇迹的密码不在经济领域。有人说正因为中国搞了市场经济和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这样看问题只是看到了中国奇迹的表象和起因,没有深入到中国奇迹的内在逻辑。从比较的视野。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搞了市场和开放型经济,为什么没有取得中国这样的奇迹?所以,  相似文献   

8.
在未来二三十年时间里,中国的经济依然会持续平稳发展。在未来,全球化条件下的和平与发展,也是国际社会的主旋律中国奇迹之所以是奇迹,是因为很多人都没有预料到,或者没有找到任何理论,可以完美地解释其原因。中国奇迹发生后,很多人来探索其发生的原因。在这些学者看来,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建设市场经济,就会实现快速经济增长。就像香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50年的历程。50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胜种种困难,发奋图强,改革开放,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初步繁荣强大的新中国,使占世界人口1/5的国度,基本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一、50年奋斗铸就辉煌的成就建国之初,我国经济极为落后,现代工业更是微不足道。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仅占17%。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相似文献   

10.
邓晓影 《传承》2008,(10):38-39
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市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等思想,赋予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新的内容和时代价值,形成了邓小平的世界历史发展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1,(4):88-88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中国经济的成功有许多因素,大家都谈过了。但是中国人的勤劳却很少有人提到过,其实这一点极其关键,而苏东在这本书里却对此做了十分着重的强调,我认为这是很值得的。"中国经济奇迹已是毫无疑问的事实,原因却众说纷纭。制度变革,人口红利……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原因。但我们不能忽略,中国人的勤劳、坚忍和奋斗精神在中国经济奇迹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书作者正是通过对众多案例的梳理,描绘出一群群中国人在海内外奋力拼搏的场景。他们含辛茹苦,背井离乡,奋力打拼。正是他们的勤劳与坚忍,支撑起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奇迹和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最新趋势中国将重登亚洲经济主导地位中国的变迁正在塑造新的亚洲经济前途。整个亚洲地区的命运已与中国联系在一起。自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缔造经济奇迹以来,亚洲的新兴经济体一直被形容为“飞行雁队“。日本一直利用投资及科技转移来诱使邻国跟随她的脚步。亚洲四小虎继承日本的夕阳工业,先是轻型制造,后是钢铁、石化及造船。而后再将落后的技术与劳力密集产业转移给印尼、马来西亚及菲律宾。这个模式一直持续,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崛起才开始打破这一格局。可以预言,这些事实势将重划亚洲经济版图,中国将成为核心。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最先进国家和地区,将陆续把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而在同时由外部提供科技人才,开发品牌及进行研究。摩根士丹利亚洲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市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等思想,赋予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新的内容和时代价值,形成了邓小平的世界历史发展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在探讨中国经济成功、中国奇迹出现的原因时,需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系统作用的高度上,从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进行总体把握的高度上,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理念和道路途径层面的高度上,去把握关键性的决定因素。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根本原因在于把发展社会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中国能够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奇迹的根本原因在于把共同富裕规定为社会主义本质,坚持共享发展;中国实现科技创新奇迹的根本原因在于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创新发展。归结起来,它们都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     
王天玺 《创造》2011,(11):54-57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之树上开放的最美的花朵,是一个民族创造历史奇迹的伟大力量。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正是这样的先进文化推进中国走进文化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6.
香港以其骄人的经济奇迹享誉全球,被称为“东方明珠”。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除了她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良港之外,主要是依靠港人的勤劳与智慧,特别是背靠祖国这一强大后盾。香港经济奇迹的出现与祖国内地改革开放同步。祖国内地七十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给香港这个“近水楼台”带来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近20年的飞速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提出的开发大西北的战略,其重点是在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相对落后的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的原因,中国最显著的国情便是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发展不平衡,尤其反映在东西部地区的强烈反差。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并在宏观战略和微观措施上,迅速解决西部大开发中突出的边疆民族地区的贫穷落后问题。本文拟以西藏日喀则地区卫生事业为例,提出边疆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综观中国历史,边疆民族地区一直处于极端落后状态,当中原经济、文化蓬勃发展之际,它们还被人称为“蛮荒之地”。以西藏而言,尽管唐朝贞观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 ,是从当时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前提出发而推论的思想形态的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从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双半”社会母体中脱胎出来的现实社会主义。从历史定位视角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 ,这种特殊的历史定位 ,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特质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奇迹"的背后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协同发力,然而,更本质的是,中国人民是创造"中国奇迹"的主体,中国人民世代积累的优秀品质和素质成为"中国奇迹"的动力之源。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拼搏奋斗、百折不挠是熔铸进民族灵魂的精神品质,是改革发展取得佳绩的坚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一直被世界称之为"增长的速度奇迹".但是只有速度的增长奇迹,并不等于公平型共享型的增长.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收入分配问题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实质上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不平衡的缩影.当前的收入差距不仅影响了经济增长,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也威胁到了社会稳定.因此必须通过加快制度创新,消除分配不公,改善分配关系,推动更广泛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实现真正的中国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