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进国学经典,就会在倾听圣贤、亲近圣贤、感悟圣贤之际,让人回归淡定、回归平和、回归本真,并惊喜地发现其中精彩绝伦、受用终身的无尽宝藏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克拉玛依区全国文明城区的创建工作和“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教育宣传,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全区人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品味和人文素质,新疆克拉玛依区文明办在全区组织开展经典国学教育活动。该区以国学教育进校周、国学教育进社区、国学教育进家庭、国学教育进企业、国学教育进机关等方式在辖区内进行全方位的国学教育普及。  相似文献   

3.
由兴波  梁艳 《长白学刊》2014,(3):125-12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国学"在不同领域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学以一种极具民族性和发展性的强大姿态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当代国学研究在思想上对倡导道德回归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积极影响,在政治上对于治国兴邦、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辅助作用,在文化上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淳 《前进》2015,(1):35-38
<正>2014年8、9月间,我们对山西、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五省的国学教育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情况做了调查。总的印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战略,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积极支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学热"正在蓬勃兴起、方兴未艾。一、"国学热"渐入佳境在山西省,太原市除了有晋豪学府、北大总裁班,还有其他一些不定期的国学培训班60多个。令人高兴的是,弘扬国学"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得到生动多样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孝文化是真正认识老龄化现象、妥善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宝贵资源和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是一把开启我国老龄化问题的金钥匙。本文以山东省单县终兴镇曹店村国学教育基地为个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居家养老+新乡绅治理"的养老"乡治模式",创新了农村社会治理,促使传统孝道回归,在乡村治理方面找到了一条破题解难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大胆引进国学教育,把孩子们对于国学的渴望渴求引导到更高层次,把国学文化传承下去。”谈到国学教育,航天神箭幼儿园园长黄东表示要发挥园所特色、营造国学氛围,在幼儿心中播撒文化的种子。航天神箭幼儿园隶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五分园是国学文化特色园。  相似文献   

7.
秋雨 《今日海南》2011,(10):27-27
在教育部刚刚下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不久,海南省教育厅近日就作出决定:将在6个市(县、区)中小学试点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未来3年国学教育将逐步在全省铺开。这传递了一个信号:新一轮国学热正在海南兴起。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进行国学教育,有助于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因此,国学教育不仅适合...  相似文献   

8.
牟尼 《小康》2007,(11):84-86
近年来,多所大学开办了各种各样针对公司老板,企业管理人的"国学班"。对于这种现象,赞同者认为,这是人们认同国学,回归国学的现象。反对者认为,这是把国学滥用,借国学之名揽财。提倡"中国式管理"。那么,国学究竟有没有实用性的一面?如果要实现国学的古为今用,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古代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应当怎样实现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京台两地文化教育交流成果,促进两岸国学教育深入交流和共同发展,增强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2014年8月25日至31日,北京市教委、市台办组织北京市国学教育参访团"赴台交流。在台期间,参访团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报告、师生交流等方式,就办学理念、文化传承、教育教学管理以及特色教育等方面,与台湾教育界同仁进行了广泛交流研讨,感受到血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教育部发文叫停了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父母送孩子上国学班代替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的,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据人民网)【评论】梁鑫: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阅读经典文本,以此开阔眼界、启发心智,原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14)
正6月27日,2017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淮安举行。开幕式上,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施军介绍了淮安的地方文化特色及其在自然、人文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淮阴师范学院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刘勇介绍了国学的内涵、国学的发展过程,学习国学的目的以及学习国学的方法。国学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海峡两岸,同文同语,推行国学教育,是海峡两岸高等教  相似文献   

12.
刘凤霞 《人民论坛》2020,(8):122-123
国学不是静态的死知识,而是活化的知识传承。将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国学课程模式,可拉近学生与国学文化之间的距离,引导广大青年学子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涵养道德品格、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孙诒让《周礼·正义》载:"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可见,周代的"国学"系指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小学"。随着朝代更替,国学逐步由小学演变为高等学府。到了清末,国学已经成为国家最高层次的学校。  相似文献   

14.
国学所传承的中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的根基。在今天重振国学,决不是对传统国学的简单回归,而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全球多元文化价值中的合理成分,既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又使这种价值不脱离整个现代性进程的主旋律,通过文化全球化进程,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和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力提升国学教育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苏平 《前进》2010,(12):10-11
近年来,国学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国学教育方兴未艾。如何正确引导和规范国学教育,大力提升国学教育的时代价值,是我们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我认为,当前大力提升国学教育的时代价值,重点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7,(18)
<正>9月9日至28日,第六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拉开帷幕。本届文化节将延续"国学圣地,德化天下"的主题,通过"国学展示""国学交流""国学体验""国学传播"4大板块、16项(22场)主题活动为大众奉上一场国学盛宴。本届文化节活动场地不再局限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京津冀非遗展走进王府井,国学领读日走进北京文交会,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国学文化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同时发挥网络宣传优势,通过微信、微博等微平台传播。此外,在文化节闭幕期间,将持续开展国学文化特色活动,打造永不落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寻根之旅"系列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是国务院侨办的品牌项目,"中华国学营"则是这一系列中的新探索,它以国学为主题,为来自欧美的华裔青少年营员奉上了一席文化大餐。北京华文学院作为国学营的承办方,悉心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认真的评估和思考,希望对华文教育界同行能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季羡林先生多年提倡一种大国学的观点.认为现在的所谓"国学"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不是单一的"汉学".也不是单一的儒学或者道家文化.国学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对内是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对外则不断吸收外来的文化,以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佛教本来是外国的东西,后来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他很多国家的优秀文化也要不断融入中国文化.要发展国学,必须实现三个贯通:古今贯通、中外贯通、文理贯通.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7,(4)
<正>修改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将于2017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短期而言,各级各类民办学校都可能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中最关键的是非营利性和营利性的选择和转制问题国内某知名大学的教授费毅立(化名)非常崇尚国学,在儿子陶陶5岁的时候,将他送到了一所民办学校接受"童蒙养正"的国学教育。让他喜出望外的是,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聪明的陶陶就认识了几千个汉字。"与其让陶陶  相似文献   

20.
《松州》2015,(1)
<正>一、国学中的"民本"理念现代历史上,"国学"曾被赋予三种涵义:一是指历史文化,由于其无所不包,外延太大,不易把握,所以出现第二种观点,即以"国学"指称一国固有学术,第三种观点将外延进一步缩小,认为"国学"指一国固有价值思想。"国学"作为与"新学"、"西学"相对的概念,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学术中包含的价值思想、人文理念,它是古代中国人安身立命、修身平天下的依据。在国学体系中,包含丰富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