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智慧源泉和内生动力,是基于当下我国乡村文化日趋衰落现实的自我觉醒与积极应对,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复兴。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内涵是对中国乡土社会、乡土文化的极大弘扬,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体系,为世界文化多元性提供中国样本。应全面系统分析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积极探索乡村道德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方式、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强化乡村传统文化生产性保护,是构建完善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疑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重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支撑,特色文化大多植根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卞靖如是说,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实现"三个转变",包括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表面展示向深度挖掘转变,要素流出向要素集聚转变等。  相似文献   

3.
正要进一步落实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让优秀乡村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释放出持久的生命力,更好地推动首都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乡村文化保护体系。建立农林、文化、文物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部署优秀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相关事宜,梳理好乡村文化在保护、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性规划,构建以农民为主体、政府  相似文献   

4.
张清林 《桂海论丛》2021,37(2):108-113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新时代语境中,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诉求包括: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活力;推动乡村文化的新陈代谢;为乡村振兴战略固本铸魂;满足乡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建设文化强国夯实根基。振兴乡村文化,一要构建政府、文化工作者和乡民“三位一体”的协作机制;二要构建乡村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三要构建乡村旅游、文化市场培育和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模式;四要构建家风文化、乡俗文化与新时代公民道德为一体的文化建设机制;五要构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文化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乡村旅游业是发展乡村产业的首选。近年来,南宁市青秀区紧盯发展趋势,以产业为支撑,以特色为主导,建立健全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以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融合传统文化内力,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后劲。不断挖掘特色传统文化,加强文旅产业互促互融,打造乡村旅游青秀名片。一是充分认识乡村旅游业的文化属性和以文塑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正努力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统筹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7.
张森 《人民论坛》2023,(17):104-109
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保持乡村文化的连续性,坚守乡村文化的伦理性内核,坚持乡村文化的整体性,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实践层面,乡村文化振兴应坚持农民、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文化发展策略,即坚持农民主体,强化家庭本位,推动社区“重建”。  相似文献   

8.
正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为乡村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和航标。如何认识和理解乡村振兴中经济和产业发展与文化的关系问题,避免简单地用乡村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代替乡村振兴,已成为破解乡村振兴实质和内涵的关键所在。在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振兴问题上,需要正确处理和破解有形层  相似文献   

9.
正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中国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在当前我国大力振兴乡村的背景下,乡土文化的价值亟待被重新认识。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流动,越来越多的"空心村"出现,使得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日益丧失,乡土文化传承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乡村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蕴含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论述红色文化、乡土文化和乡村振兴,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更提出"要推动振兴乡村文化",使乡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绝源泉、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乐东是一个有山有海的黎族自治县,传统的崖州文化、黎族文化、苗族文化,与红色文化相融相通、交相辉映,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由此散发着独特的文明魅力。  相似文献   

1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核心在于要让广大农民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通过发掘优秀农耕文化、传承民俗文化、培育农村公共文化、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实现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从而引领乡村振兴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央明确要求,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新乡贤的时代特质乡贤是指乡村中的贤达之士,他们具有高尚的德行和崇高的威望,并且具备为乡村公共事业提供服务的能力。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植根于乡村社会土壤,蕴含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优秀文  相似文献   

13.
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也是乡村振兴的内源性新动能。面对乡村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需要把物质文化遗产之"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神"融会贯通,需要对传统的"形"与现代的"神"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只有大力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精髓,才能更好地保证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构建首都“高精尖”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发展"高精尖"农业产业,要以服务首都功能为出发点,以推动乡村振兴为落脚点,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持续增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农民全面发展。构建"高精尖"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好服务首都功能的必然选择。首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应是:产业是基础,生态是根本,文化是特色,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8)
正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相似文献   

16.
正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江西省民政厅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做好区划地名工作,印发《区划地名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明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立健全区划地名领域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挖掘农村发展潜能,传承本地特色文化,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助力新型城镇化。着力优化县域空间布局,加快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今年以来,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21,(19)
正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河南省洛宁县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金果、金鸡、金牛等"五金"产业扶贫,打造"上戈苹果""德青源鸡蛋"等一批特色品牌,让贫困群众种上"摇钱树",鼓起"钱袋子",到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河南省洛宁县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构建和谐美丽乡村,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加大乡村文化建设创新力度。目前,推动道德文化、生态文化以及科技文化的协同发展能够为和谐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更加新鲜的文化血液,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相似文献   

19.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与媒介形态的更迭,在万物皆媒的传播格局中,乡村民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乡村文化的封闭性。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媒介对于乡村文化生活的意义,既要关注媒介的"呈现""连接"与"参与"作用,同时也应注意到媒介接触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在大众媒介营造的文化氛围中乡村文化逐渐趋同,影响着乡村文化的创造性及文化主体性。为此,应借助大众媒介之力,保护乡村文化特色并寻找其新的发展契机,从而健全乡村文化心理,在数字化的新媒体传播中建立乡村文化自信,进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优秀的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的思想内核,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让乡村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内在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将乡村传统文化融入产业发展,在引导产业发展的同时打造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