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成立于1990年7月,根据中日关系的特点以及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实际,确立了以日本经济和中日经济关系为主攻方向,同时对日本政治外交、中日美关系、中日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综合性研究。中心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行政人员2人,校内外兼职研究员80余名,并聘请日本、美国、韩国等国著名学者、实业家担任顾问教授。中心图书室收藏日文图书杂志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成立于1988年4月22日,是北京大学跨院系(所)、综合性的日本研究机构。中心的宗旨是,加强和促进北京大学的日本研究;推进中国日本研究的发展,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与互了解与理解;促进中日两国社会的繁荣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中心的任务是,协调和组织与日本学相关重要课题的研究及研究成果的出版;举办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编辑出版学术论文集《日本学》;组织和推进同校外、国外日本学研究机构以及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的成员由北京大学各院系(所)从事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语言、文学和思想等各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人员组成;同时亦聘请国内外知名人士担任顾问,邀请国内外学者担任特约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金秋的泉城,气候宜人。来自中国、韩国、俄罗斯、日本4个国家的韩国学专家学者共抓余人聚集一堂,一起迎来了隔年举行一次的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召开。由山东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山东省委省政府支持、韩国国际交流财团资助的“第三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11月4ed日在山东大学举行。11月4日上午,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邵馆学术报告厅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山东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任孔令仁教授,政协山东省委韩喜凯主席,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主任杨通方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词。韩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4.
由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德国学术中心主办的《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日前正式出版。丛书分三个系列:《德意志思想评论》(年刊)、专著系列、译著系列。丛书主编孙周兴教授。 丛书第一辑共八种图书,简介如下: 1、《德意志思想评论》(孙周兴、陈家琪主编): 为专业性连续出版物,2003年起出版,年出一卷。每卷设有固定栏目“尼采·海德格尔研究”,以示本刊重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思想、文化由朝鲜半岛辗转流传入日本,经由日本民族吸收改造,呈现出崭新的形态。在中日思想比较研究的领域中,日本学者沟口雄三以概念比较为切入点,结合两国文化、社会发展的客观史实,通过文献、语源、社会调查等多元化方法,对中日哲学思想中的"天""公私""理"等概念作出了比较。通过比较,探讨了中日思想概念在文化语境中的不同诠释方式,并以此为基础,试图重新建立起对中国和日本的文化认知,同时,也提供了跨学科、跨领域文化比较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明代思想文化典籍陆续传入日本,逐步对近世日本思想文化产生影响,本文概述明代兵书与善书对近世日本的影响。兵学思想方面,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记》等一批明代兵书于这一时期传入日本并流入民间,成为这一时期日本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一些民间知识分子开始解读、研究戚法中"节制"等重要概念与选兵、练兵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兵制改革的思考。明代善书在近世日本社会传播过程中,其中的佛教、道教思想与日本神道思想发生了冲突,民间知识分子在介绍传播善书时,运用日本的传统信仰与习俗重新解释善书,善书由此逐步为日本民众接受。研究明代思想文化在近世日本社会传播普及的历史,可以重新认识近世日本在理解与接受明代思想文化过程中进行选择、重新解读与吸收融合的史实。  相似文献   

7.
孔子创立的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及其他东亚和南亚诸国,使上述诸国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文化、教育乃至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无不打上儒学思想的烙印,其中,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尤为深刻。“自古以来,韩国就在中国文化的绝对影响之下,这种影响波及到日本,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这一文化圈的最大特征是汉字的使用;儒教和佛教普及是其共同点。这种表征一直延续到今天。一提中国,韩国人就会  相似文献   

8.
一、中日哲学思想交流之历史回顾人类学家把全球文化按其文化、历史、地理等因素分为若干区域。中国和日本因为具有相近的文字,相似的信仰等而同属东亚文化圈。可以说,文字在中日思想交流过程中的桥梁和沟通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正是由于日本人最初使用汉字学习中国文化才是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时期成为中日思想文化交流的真正开端。在此阶段中,两国思想文化交流的内容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中心。  相似文献   

9.
牛林杰 《当代韩国》2015,(3):117-120
<正>2015年7月9日,由山东大学(威海)中韩关系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韩国学院主办的"第一届中韩关系论坛"在威海举行。韩国驻青岛领事馆总领事李寿尊,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山东大学(威海)党委书记仝兴华,中国社科院国际学部委员、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山东大学(威海)中韩关系研究中心理事长张蕴岭,中国前驻外大使、中韩建交谈判中方代表张瑞杰,中韩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首任驻韩国大使张庭延,韩国前驻华大使权丙铉、辛正承,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韩国前驻联合国大使朴仁国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山  相似文献   

10.
<正>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东亚中心)前身为19 84年6月成立的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室,2004年5月,改建为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东亚中心是吉林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吉林省社科规划办重点研究基地。世界史学科是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A类,硕士一级授权学科。东亚中心下设日本、韩国、东亚区域文献、近代美国4个研究所。资料室现有国内外图书5万余册,其中长期订阅期刊60余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关注现实社会中的家庭变化,主要研究了东亚社会中的韩国、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这四个社会中电视剧是如何对家庭和家庭关系进行再现的。该研究的研究范围如下:首先是对电视剧中再现的家庭结构和状态进行分析;其次集中研究家庭关系;最后将关注点放在了电视剧中再现的个体性问题上。通过研究可知,从家庭自身的中心性层面来看,韩国最为明显,而日本并不是从基础的家庭关系,而是从新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中国不同于日本和韩国,家庭是以夫妇为中心的核心家庭结构。同在中华文化圈的台湾地区则在乡土剧这一类型里,主要是强大的家长式权威下的两代为中心的家庭。  相似文献   

12.
征稿启事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双月刊)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学报以思想性、学术性、时代性、国际性为特点,着重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反映国情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国内外领导研究的新进展。设有本刊特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陈云思想研究、社会建设研究、领导研究、长三角研...  相似文献   

13.
由于豪斯霍费尔将日本作为其地缘政治学研究的范例,并且在其地缘政治理论体系中,日本被视为东亚"泛区"的领导,因而,其地缘政治理论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日本继承了豪斯霍费尔地缘政治理论中"生存空间"、"自给自足"及"泛区"论等核心思想,同时融入日本传统宗教哲学及文化思想,从而建立起一整套以日本为中心的地缘政治理论体系,并形成了"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日本传统地缘政治学最终成为日本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4.
日本吸收中国文化养分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核心"礼"的内容也随着文化交流浪潮大量涌入日本。文章通过探讨日本传统礼仪中中国经典礼仪思想及礼仪行为的吸收情况,考察中国对日本传统礼仪的影响作用。首先探讨日本吸收中国礼仪文化的历史轨迹,以期明确中国对日本传统礼仪产生影响的宏观历程,进而使用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考察经典礼仪书中日本吸收中国礼仪思想和礼仪行为两个方面的论证加以论述,得出了日本传统礼仪在礼仪源流、礼仪理论、礼仪实践三个方面均受中华礼仪深刻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最初的涵义是指以丝绸为主要交易品的东西方贸易通道,后来人们将其功能及意义扩及政治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内容上。丝绸之路对日本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全面系统地研究丝绸之路对日本古代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增进日本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计划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红 《当代亚太》2006,(5):52-57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以关注人的发展与安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在保护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地区认同为特征。其建设思路如下以东盟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的建设来促进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分块建设,扎实推进;走多元一体化道路;开放式建设社会—文化共同体。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对中国具有积极意义为中国扩大地区影响力、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供了新的舞台;为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的机遇;为东亚地区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有益思路,从而有利于中国地区合作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道家思想很早(至迟在公元五世纪下半叶)即传入日本,对日本文化有着长期深远的影 响。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传统思想在长期输入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走向成熟和繁荣 的时期。这一时期,道家相关文献(原典及各种注本)已大量输入,日本学术界各家对老庄等 道家典籍已有广泛、充分的研究,道家思想在日本虽未形成显赫的学派,但已渗透于当时一 些著名思想家和学派的思想之中,发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日本妈祖文化的传播,呈现出或是传承中国民间的文化信仰,或是融会佛教文化的习合文化,或是被标榜为日本本土化的信仰等特征,即带有了中国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彼此分离的特征。这样一个具有“共生文化”性格、且根植于日常生活的“生活文化”的妈祖文化,为构思21世纪东亚文化的框架建设与未来模式提供了有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京都学派哲学研究是卞崇道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围绕京都学派哲学的定位与评价、京都学派研究的基本特征、京都学派哲学的现代意义等一系列问题,论文通过梳理卞崇道教授针对该学派的学术研究,阐述了其始终致力探讨的“树立他者意识,站在他者立场,客观地认识、研究日本思想文化”的方法论,并高度评价了卞崇道站在“东亚”乃至“全球”的视域来认识日本与中国的思想文化,构建起21世纪的东亚哲学的远大目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日本哲学界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已不再纠结于按照西方哲学的定义来讨论"日本哲学"能否成立等问题,而是通过追索哲学在古希腊的本来定义等行为,将哲学视为人类探究普遍真理的创造性过程,从而提出了日本哲学在未来的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反映出日本学术界对于主动参与新世纪世界哲学建设的强烈意愿。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日本哲学"仍然被限定在以西田哲学为代表的日本近代以后哲学的范围内才被承认,但近来关于牟宗三等新儒家思想与西田哲学及京都学派的比较研究在中日学者间开始进行,这有助于搞清儒学、佛教等东方传统思想与西方近代哲学之间既冲突对立,又互相借鉴吸收的动态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创建一种超越东西方各自文化传统的新的"普遍性"哲学是否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