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于1949年创作的一首七律。1964年1月4日,郭沫若在《人民日报》中《"百万雄师过大江"——读毛主席新发表的诗词之一》一文称:"这一首诗是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万古不磨的丰碑。"刘白羽在《创造新世界的颂歌——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这首七律,是毛主席一组战争题材诗词中最后一篇,也是寓意十分深切、气象十分宏伟、格调十分崇高的珍贵的诗篇。"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上说过:“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①人们千万别把这句话看得太认真。从毛泽东读书的实际情形看,杜甫的诗,他很愿意看(参阅本刊1998年第12期《毛泽东与杜甫作品》);白居易的诗,他同样很愿意看,而且读得很熟,有不少诗还记得牢,连《琵琶行》、《长恨歌》这样长的诗都能背诵。1939年5月3O日,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时说:“从前有一首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土时,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这在我们的历史学家那里叫做‘盖棺论定’,就是说,人到死的时…  相似文献   

3.
关于《看山》一诗质疑周玉甫1993年12月,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前夕,《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都转载了《党的文献》1993年第6期上新发表的毛泽东诗四首。这是一件大喜事、大好事,因为不论在毛主席的生前还是身后,人们都很爱读他的诗。从发表这...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查阅毛泽东诗词历史资料的过程中,看到1941年上海出版的一份刊物上有毛泽东的词作《清平乐·六盘山》。这是迄今发现的该词最早的版本,十分珍贵。(一)1941年12月5日上海出版的文学刊物《奔流新集之二·横眉》第17页上刊载了毛泽东的词作《清平乐·六盘山》(见影印件)。编者为词作加的题目是“毛泽东先生词(长征时作)”。词的全文如下: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六盖山上烽火,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在毛泽东这首词的旁边,刊有陈毅的一首诗《东台会师口占》。…  相似文献   

5.
吴正裕 《党的文献》2014,(2):113-117
美国斯图尔特·施拉姆教授和日本学者武田泰淳、竹内实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1946年,诗人佩恩在延安访问期间曾听说编印过一本收录有70首毛泽东诗词的诗词集。这一信息受到了毛泽东诗词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追根求源之后,终于在《林伯渠同志诗选》中发现了《读〈风尘集〉有赠》诗二首,经过研读与分析,可以推断出诗中提到的《风尘集》就是毛泽东编印的第一本个人诗词集。据考证,佩恩关于这一诗词集的说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存在讹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诗词集的名称应为《风尘集》,而不是《风沙诗词》或《风沙集》;第二,诗词集应是毛泽东1935年12月至1936年1月之间在瓦窑堡编印的,而不是在延安;第三,收录的诗词篇数应为7首或17首,而不是70首;第四,印数极少这一说法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6.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期间创作的重要诗词之一。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及地点,长期以来说法不一。1957年《诗刊》首次公开发表这首诗时并未注明写作时间及地点,现在大多数毛泽东诗词版本上都说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地点没有交待。笔者经过考证后认为,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为1935年9月,地点很可能是在现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境内的旋窝村。  相似文献   

7.
汪建新 《党史文苑》2023,(12):38-40
<正>田家英(1922年—1966年),本名曾正昌,四川双流人。1942年,20岁的田家英在《解放日报》发表的《从侯方域说起》一文旗帜鲜明,切中时弊,得到毛泽东的赏识。1948年10月至1966年任毛泽东秘书,长达18年。他忠诚、细致、干练、爽直,深得毛泽东信赖、倚重。毛泽东没有为田家英写诗,但他们对古诗词有着共同的爱好与密切的交流。田家英在毛泽东诗词的创作过程起过不少辅助作用,还协助毛泽东编辑出版了《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毛主席诗词》(37首)两个重要诗词选本。他爱好收藏毛泽东诗词的手迹,使《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变废为宝”,对毛泽东诗词作品的存世、流传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8.
1993年年底,《党的文献》第6期发表了毛泽东的四首诗,其中一首为《七绝·观潮》,从而公开了毛泽东1957年到海宁观潮的“秘闻”。全诗如下: 千里波涛滚滚来, 雪花飞向钓鱼台。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诗词的第一篇白话译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吉 《党史文汇》2002,(3):37-38
1946年10月20日,解放区晋冀鲁豫边区出版的《人民日报》第三版,在显著位置刊发了范文澜用白话翻译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雪》(以下简称咏雪词)的文章,题为《沁园春译文》。该文是毛泽东诗词的第一篇白话译文。与该文一同发表的,还有范文澜鼓励音乐工作者为咏雪词配制的曲谱(见影印件)。这一曲谱,是毛泽东诗词的早期曲谱之一,也是正式发表的第一首毛诗曲谱。译文和曲谱,都是我们今天研究毛泽东诗词传播史的珍贵史料。笔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知道历史学家范文澜所作的这篇白话译文,更不知道在范文澜的鼓励下音乐工作者创…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写过这样一首七绝吗?吴美潮,周彦瑜1990年第3期《文艺理论与批评》刊登了计小为的《评舒群的<毛泽东故事>》一文。文中说毛泽东在1971年以后写过这样一首七绝诗: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怒在侍臣颜。这导致了一些以讹传...  相似文献   

11.
关于毛泽东《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诗的创作和书写时间 ,在该诗 1 978年 9月 9日首次在《人民日报》发表前后 ,从高层到毛泽东诗词的研究者中 ,均有人提出疑问。由于诗的创作和书写时间不能确定 ,以致国内外出版的许多毛泽东诗词评注、赏析、鉴赏等著作中 ,对这首诗的内容出现了许多自相矛盾、令人费解的阐释 ,成为毛泽东诗词及书法研究中的一个疑案和悬案。从该诗的内容、手迹风格、毛泽东创作追怀诗的有关情况等方面来分析 ,这首诗不应当写于 1 96 3年 1 2月 ,而应定为 1 972年 1 1月罗荣桓 70寿辰或 1 973年 1 2月罗荣桓逝世 1 0周年时为宜。  相似文献   

12.
翻开《毛泽东诗词》,可见与毛泽东唱和较多者,除柳亚子外,就是郭沫若了。这既可见毛泽东对郭沫若诗词成就的赞赏,又可见他们之间几十年的友情。  相似文献   

13.
国礼的故事     
据《中华诗词》第3期报道,今年3月,朱镕基总理到湘西故地重游时,诗兴勃发地写了这首七律。《中华诗词》“编者按”中介绍,60年前风华正茂的朱镕基与夫人劳安在湘西读书,60年后他故地重游.感慨颇多,这首诗表达了他的喜悦之情和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殷切期盼。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终其一生,对他的知己、夫人、战友杨开慧烈士,真可以说是情有独钟。这不仅表现在对烈士亲友乃至保姆的悉心关照中,而且凝聚在《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蝶恋花·答李淑一》三首诗词里。毛主席诗词横空出世,大气磅礴,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宇内寰中,尽行包举。但直接抒发个人感情的并不多。然而,在这类有限的长短句中,直接涉及到杨开慧的,就有3首。在所有已发表的毛主席诗词中,除《七律·答友人》中有“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首对家乡的怀念诗中,也包含了对开慧的眷恋)之外,绝少出现“泪”字…  相似文献   

15.
1993年《党的文献》第六期发表了新发现的毛泽东四首诗作。这四首诗是1955年到1957年写成的,正值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重要时期。诗人是“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决策者、发动者、领导者,在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他为之激情满怀、诗篇迭出是很自然  相似文献   

16.
孙国林 《湘潮》2011,(9):4-8
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写诗的历史从1915年至1966年,长达半个世纪,所写诗词可见者约84首,这些诗词中最早公开传播的是《七律·长征》。关于这首诗的创作、传播、修改、解释和书赠等,有许多趣闻轶事。  相似文献   

17.
《学习导报》2010,(20):13-13
杨开慧的手稿中,有一首五言诗,是1928年10月写的,题名《偶感》,主题是怀念战斗在井冈山的毛泽东及几位交谊深厚的朋友。诗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反修防修”是毛泽东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诗为文的基本主题。1962年初他在一信中说:“近作咏梅词一首,是反对修正主义的,寄上请一阅。”1963年12月5日,他给参加编辑《毛主席诗词》的秘书田家英写信:“……‘小小寰球’一词,似可加入集中,亦请同志们一议。其余反修诗词,除个别外,都宜缓发。”他的反修诗有的已公开刊行,如《卜算子·咏梅》、《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念奴娇·鸟儿问答》等。另一些或因时机不宜,或因艺术粗糙等原因,他嘱田缓发,只在小范围内传阅。探究这些作品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文献》 2 0 0 0年第 4期刊出郭思敏撰写的《毛泽东诗词的出版与研究述略》一文 ,《新华文摘》 2 0 0 0年第 9期予以转载。笔者读后 ,认为该文仍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 ,提出以作补正。一、事实或史实方面的补正  该文说 :“从 1 945年《新民晚报》刊出《沁园春·雪》的传抄稿后 ,立即轰动了重庆山城。”其中《新民晚报》系《新民报晚刊》之误。中央文献出版社 1 996年 9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在这首词后的附注中说 :“1 945年 1 0月 ,毛泽东在重庆曾把这首词书赠柳亚子 (参看《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索句渝州叶正黄’注 ) ,因而被…  相似文献   

20.
“索句渝州叶正黄”探源──《沁园春·雪》写作时间、背景及最初流传种种考萧永义《沁园春·雪》(以下简称《雪》词)是毛泽东诗词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毛泽东作为杰出诗人为世人所知,即始于这首词的传出。可以说,一阕《雪》词奠定了毛泽东在当代词坛的地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