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年节日纪念日放假办法》的颁布实施,让中国人全年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放假。假日经济带来的商机陡增。面对无限商机,我们要创造一切便利条件,让刚刚火起来的假日经济顺利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2.
肖湘 《理论与当代》2002,(11):18-19
如今,“假日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2000年,我国开始实行“五一”、“十一”长假政策,“假日经济”应运而生。可以说,“假日经济”一经诞生,就和“黄金周”这个概念连在一起。事实也正如此,每  相似文献   

3.
假日消费特征与消费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日经济”在我国是近两年出现的一种消费经济。以 1999年国庆节假期延长为标志,假日经济在我国初露端倪。其后假日消费观念渐入人心, 2000年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期间,假日经济一路火爆,蓬勃发展。节假日期间,越来越多的居民上街购物、休闲娱乐、外出旅游或酒店聚会,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出一派旺盛的势头。   假日经济刺激了居民消费,启动了国内消费市场,在拉动内需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商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促进假日经济的健康发展,无论政府还是商家,都要认真研究假日市场规律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去年国庆节实行长假制度以来,连续的几个节日长假,使旅游、餐饮和零售业都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特别是今年的“五·一”假日旅游更是卷起狂潮。全国出游人数高达4600万,国内旅游收入180亿元,日均旅游收入及商品销售额也创历史最高记录。久无热点的消费市场继去年国庆节之后再掀高潮。社会各界惊呼:“假日经济”来临了。 “假日经济”的到来不是偶然的,而是我国社会经济变化的反映。 首先,“假日经济”直接起因于国家出台的长假政策。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对未来的发展趋势难以预测,预算压力比较…  相似文献   

5.
“假日经济”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假日经济”重要内容的“旅游消费”,除了有人们追求闲暇、回归自然、自由轻松等精神享受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能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旅游消费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一个环节。按照经济学原理,社会再生产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其中生产是起点,经过分配和交换这一中间环节,最终达  相似文献   

6.
所谓“商机”,其本意是指在商业活动中那些有利于促成交易实现互惠互利并创造商业价值的机会。然而,曾几何时,“商机”这个词汇居然被那些自作聪明的腐败者悄悄看上了,默默地记在心里了,明目张胆地派上用场了!在他们眼里,什么是“商机”呢?那就所谓“商机”,其本意是指在商业活动中那些有利于促成交易实现互惠互利并创造商业价值的机会。然而,曾几何时,“商机”这个词汇居然被那些自作聪明的腐败者悄悄看上了,默默地记在心里了,明目张胆地派上用场了!在他们眼里,什么是“商机”呢?那就是他们手中缺乏约束的权力,是改革开放后从窗外吹进的强…  相似文献   

7.
由于区域历史文化的差异,我国各地所传承的“清明文化”也都明显带有各自的特性,而这种文化的特性又直接影响各地“清明”假日经济开发模式的选择。以河南开封清明文化与山西介休清明文化相比较,前者起源于北宋东京汴梁的清明习俗,更多体现的是“敦亲睦族”的民俗文化风格;后者起源于晋文公与介之推的历史故事,更多体现的是“慎终追远”的精神文化风格;前者更带有“平民”特色,带有更多的娱乐性,踏青、郊游、嬉戏、饮食均可;后者则更多带有“精英”特色,更多体现了儒家深沉稳重的文化价值追求和政治理想。有鉴于此,开封与介休在清明假日经济开发模式的选择上,应该“因地制宜”,突出各自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假日经济催生假日新闻假日经济红火了假日新闻,假日新闻又不可替代地促动了假日经济,这是当前人们社会经济生活中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以"政府在‘假日经济'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为出发点和归结点,通过对"假日经济"应有之义的探讨和对杭州市"假日经济"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政府要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积极引导"假日经济"发展的命题,并对政府如何在"假日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作用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经济、假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强,为了减轻压力,人们渴望回到恬静舒适的环境去感悟大自然,调整心态、放松身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在创建国家乡村度假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抓住地震灾后重建机遇,创办了连锁乡村酒店——熊猫驿站。这种"公司+学院+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值得我们认真去探索。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13,(25):12-12
中国新闻网:贵州办农业“双展会”“海外军团”入会抢商机 贵州将举行“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及“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1200多家客商参展堪称历届之最,多达111多家海外企业的纷纷入展以期抢占贵州农业领域的商机。  相似文献   

12.
信息预报假日旅游平衡发展的支撑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全民节假日从7天增到10天,节假日如逢双休日,一个节日假便形成6—7天的“黄金周”。再加上公务员加薪等一系列刺激因素,使1999年“十一”国庆节至2001年的春节、“五一”节出现了公众消费的数个热潮,从而引发了被称之为“井喷”式的假日经济现象,刺激消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04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各地共接待旅游者1.01亿人次,比2003年“十一”黄金周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397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14.7%,创历次黄金周新高。然而,与假日经济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假日报纸的缺失。虽然这种缺失在其它媒体也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4.
<正>“村BA”作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活动的一个代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在乡村文化保护与乡村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202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将“村BA”作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代表。“村BA”的出现将贵州的乡村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这场赛事已成为台江县乃至贵州省的一张亮丽名片。“村BA”作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活动的一个代表,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在乡村文化保护与乡村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系统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优秀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乡村振兴的“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近年来湖南把乡村文化振兴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位置来抓,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引导移风易俗,推动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扎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处理好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外力”与“内力”、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让农民群众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创造者、参与者、受益者,从根本上激发乡村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路径,其以具备“软治理”属性的德治为支撑、以“硬治理”属性的法治为保障、以“软硬兼施”属性的自治为根基。当前,乡村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新挑战,造成了乡村自治效果不佳、法治运行不畅和德治作用式微的困境,阻碍着“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基于此,应深化村民自治以夯实“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根基,强化乡村法治以增强“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保障,抓好乡村德治以筑牢“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支撑。不断推动自治、德治与法治密切配合、互为补充,最终实现“三治”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彭勇 《当代贵州》2007,(13):34-35
贫困意味着商机,得民心者得市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政策对此都有充分体现,贵州具有很大的后发优势,“附加值”也最大。  相似文献   

18.
《党风党纪月刊》2002,(7):40-41
“商机”是最近和世界杯相连的一个中文流行语。中国足球队三场皆墨的总成绩引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毫米的出线希望此前被炒成了亿万商机?  相似文献   

19.
贵州旅游业在今年“五·一”期间,受到“假日经济”的拉动,接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蜂拥而至的游客使人们看到了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增强了信心。同时也暴露出我省旅游业“行、游、住、食、购、娱”的建设,跟不上旅游发展需要。游客大量增加,带来的突出矛盾首先是旅游汽车不足(特指接待旅游团队的旅游定点车辆),这已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23,(12):70-71
<正>2023“新时代乡村阅读盛典”在四川成都举行2023“新时代乡村阅读盛典”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此次活动是2023“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的收官之作。2023“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由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开展,围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根农村、深入人心,先后开展了“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推荐活动、“发现乡村阅读榜样”等活动,丰富了农村文化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