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英语语言丰富多彩,修饰关系比较复杂。在进行英汉翻译时,既要注意尊重原文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使译文保持原文的结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到内在的逻辑关系,在必要时对句式作适当变动,使其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翻译英语长句时,我们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必须建立在对原文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准确翻译。当原文的表层意思与深层意思一致时,译文采取直译的方法即可;但当原文的表层意思与深层意思不一致时,则必须先对原文进行释义,再将原文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翻译出来,这时译文要采用意译的方法。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但又不能拘泥于字面。翻译的最基本任务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而是信息和内容的传达。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和表达方式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因而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和忠实通顺,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去消除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使译文既能再现原文的意义,保持原有的风格,又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4.
语境在翻译中至关重要。在翻译实践中,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语义的确定、语篇的衔接以及语体的运用都离不开语境,因此,语境是构建正确翻译的基础。译者理解原文时必须从宏观语境和微观语境的角度考虑,反复琢磨,排除歧义,做到准确地理解原文,译文表达也必须密切联系语境。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广告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广告翻译目的是把原广告的信息准确表达出来,使得异国广告受众群体能理解与接受。要使原广告信息得以准确表达,广告语翻译除了遵循翻译原则如“忠实”与“通顺”之外,还应使用一些翻译策略,才能提高广告语翻译的质量。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广告语英汉互译时所采用的策略,以及翻译时要遵循的一些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6.
英汉互译"零翻译"研究--兼谈"政法职业学院"校名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既要考虑译文忠实于原文,又必须避免译文与原文出现语义错位而产生误译,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学会从语言学等级体系里找准原文的“翻译单位”,即找到合适的语言层面作为翻译单位来对原文进行正确的、不引起误解的翻译。如果出现语义错位现象,可作“零翻译”处理。本文试图从“翻译单位”和“零翻译”的视角探讨“政法职业学院”的校名英译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法律术语的特征及翻译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英汉法律术语特征及差异的基础上,提出要最大程度地实现法律术语翻译的准确性,译文必须符合法律语言的特征和目标文本的语言习惯,并且在法律内涵上和原文保持一致,此外还要适当地创造新的法律术语。  相似文献   

8.
语篇翻译与语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篇翻译中,译者除了要对两种语言的特征了如指掌外,还要对原文语篇所涉及的非语言因素语境进行分析,根据语篇所处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来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建立在语篇层次上内容的重现和交际功能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会话中的合作原则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交际过程中,只有参与者遵守这个原则,才会使交际成功。从某种角度来说,翻译也是一种交际,如何使这种交际成功,当然要看译文是否能完全地传达原文的效果。本文从会话中的合作原则出发,来探讨一下如何运用合作原则来达到翻译中的等效。  相似文献   

10.
"翻译症"是英语翻译初学者较易犯的错误,主要是对原文理解不到位和表达不当所致。针对公安院校学生英译汉实践中"翻译症"症状,只有在英译汉实践中充分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熟悉和掌握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加强逻辑思维和汉语修养,才能使译文流畅自如,提高可读性,消除"翻译症"。  相似文献   

11.
按照我国刑法犯罪的构成理论,犯罪对象属于选择性构成要件要素,有的犯罪有犯罪对象,有的犯罪没有犯罪对象。哲学原理告诉我们,行为必然有对象,犯罪行为是行为的一种,又怎能没有对象呢?那么犯罪对象遗失在了什么地方,因何遗失了呢?一方面是由于混淆了犯罪对象的定义与性质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是由于部份犯罪中的犯罪客体在功能上与犯罪对象重叠。刑法学上应该区分一般犯罪对象与特殊犯罪对象。一般犯罪对象是所有犯罪都具备的对象,特殊犯罪对象是选择性对象。  相似文献   

12.
公共财政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其有别于我国传统"生产建设型财政"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应有之义和具体的实现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传统的国库分散管理制度显露出种种弊端,与公共财政的框架格格不入。因此,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有许多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但此项改革涉及面广,需要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的配合和及时跟进,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沉默是一项基本人权 ,沉默权是法定的诉讼权利。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不应否定“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 ,而应当允许沉默 ,鼓励坦白。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 ,建立严密的配套措施 ,对沉默权予以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谈大学语文的定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明确课程定位是大学语文教学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大学语文应从自身的特点出发,走出"人文素质教育"这种宽泛的目标所带来的困扰.要通过文学形式传承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提高学生本国语文的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学,提高欣赏水平;深化汉语母语教育,提高表达水平;强化语文教育的情感培养、人生引导作用,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达是翻译的本质。在文化翻译中,译者要结合语用学知识,立足原文语境,充分把握原语作者的语用用意,通过推理,寻找原文与语境的最佳关联,并深刻把握原文文化底蕴,从而达到准确传达文化信息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当下中国的能动司法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并同时避免不利的实践与后果,就必须要恪守能动司法的限度;也即要处理好“能动”地司法与“依法”司法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型构起能动司法的边界。因而,这不仅意味着,当下中国司法场域里的能动司法,必须要认真对待法治的基本原则,甚至是“法条主义”;而且也意味着当下中国的司法改革,必须要摆脱长期以来西方二元对立的司法知识观对中国司法裁判与司法发展的宰制,以一种新的、当然也是适合于中国社会的司法知识观来引领中国的司法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五大提出了"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九届全国人大又提出了"在本届任期内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与"形成"是两个不同阶段的立法规划目标;法治国家实现的时间表与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相衔接;现存的社会关系是法律体系设计的根据;我国应当建立宪法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8.
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工会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与义务;是工会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职工群众必然之需。因此,工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做自己的指导思想;二是必须着力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三是必须协助党委政府改善民生;四是必须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五是必须引领广大职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监狱学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本土取向,重视原创性;强化独立性;围绕实践性;学科研究的方法运用上,要体现多元性;学科建设的品位上,要凸显学术性。监狱学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必然是监狱学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这是监狱学在新世纪的中国能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自为、成熟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