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康》2023,(11):68-69
<正>湛江户籍人口869万人,常住人口703.54万人,土地面积1.33万平方公里,由10个县(市、区)、122个乡镇(街道)、1979个行政村(社区)组成。近年来,湛江市创新推广“4+3+2”路径,开创“四个精准”“三项开发式帮扶”“两项先行先试”模式,防止返贫监测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湛江,曾经是广东省内脱贫攻坚主战场,原建档立卡贫困户81680户、  相似文献   

2.
赵亮  张磊  孔锋 《中国减灾》2024,(9):48-49
<正>2024年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提出“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存在因灾返贫风险的农户,符合政策规定的可先行落实帮扶措施”。本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地震灾后重建区农户返贫防控及生计韧性提升路径,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因病致贫返贫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是挡在小康路上的“拦路虎”.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省因病致贫返贫户51.1万户,占所有贫困户的51.4%.因此,要实现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奋斗目标,就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对此建议: 一、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填平补齐”原则,提高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和临床专科建设;加强远程医疗能力建设,实现城市诊疗资源和咨询服务向贫困县延伸;实施好全国三级医院与贫困县县级医院“一对一”帮扶行动.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0,(24)
正据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防止返贫已成为一项极为紧迫而严峻的任务,建立长效机制筑牢返贫新防线显得尤为重要。脱贫攻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久久为功,长效管控。据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特别是在今年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不利因素叠加、致贫因素增加、脱贫难度增大、返贫风险加大,对做好扶贫工作、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5.
位于豫西南的镇平县是“中国玉雕之乡”“中国地毯之乡”“中国金鱼之乡”“中国玉兰之乡”,还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9341户52789人,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复杂、脱贫难度大。2019年脱贫摘帽后,该县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不摘”要求,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统筹推进“稳脱贫、防返贫、不致贫”各项举措,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体现了我们党对扶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尚有5000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部分已经脱贫的地区返贫现象十分严重,要在2000年全面脱贫,任务相当艰巨,怎样搞好今后几年的扶贫工作,有效地遏制返贫现象,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一、我国现行的扶贫模式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贫富差别。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了…  相似文献   

7.
苏正国  钱忠林 《群众》2018,(14):26-27
在邵伯湖西岸,有一个纯渔民居住的渔业村一沿湖村.该村隶属扬州市邗江区,全村420户1588人,陆地面积仅0.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0多万亩,占邵伯湖80%.以往,这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经济基础均不突出,也不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典型村”;近几年来,村干部们带领村民想办法、出点子,通过填塘整地、上岸定居、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等举措,硬是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村民家庭年收入从2007年的1.5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0万元.“全国最美渔村”“中国特色村”“中国金牌农家乐”“江苏最美乡村”等荣誉接踵而至,《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接连关注报道,原先贫困落后的小渔村一跃成为全国知名村.那么,沿湖村蝶变背后有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村党员“返贫”的不少。湖南省花垣县认真分析其原因,下大力气解决农村党员的“返贫”问题。一是开展专项帮扶活动。二是抓好实用技术的培训,让返贫的党员掌握致富的本领。三是引导帮助返贫党员承包山林、搞山地开发。现在,1200多返贫党员户全部落实了帮扶对象,其中60%以上有了自己的脱贫项目。花垣县着力解决农村党员“返贫”问题@隆发金$中共花垣县委组织部  相似文献   

9.
据公安部公布: 2004年全国共发生 74,000起民间抗争事件,共有 376万人参与其中,比上年增长15%.类似这样的“群体性事件”,1993年有 8700起,1999年 32,000起,2000年 50,000起,2003年 58,000起,2004年骤升到 74,000起,是 1993年的 8.5倍.看到这些官方数字,我想敏感的人们必然会问:如此频繁的“群体性事件”,到底反映了什么问题?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少警示?  相似文献   

10.
程明  吴波  潘琳 《岭南学刊》2021,(1):63-70
“后2020”时代农村返贫现象的产生是脆弱群体的“生活水平”在时间、空间、制度等多重维度约束下,由脱贫重返贫困或是边缘群体渐进式陷入贫困的连续动态演变过程。农村返贫治理将面临矢量转向、维度转向和效度转向等策略转向。针对“微量化”返贫现象持续存在、返贫群体识别、贫困主体能动性有效激发、返贫治理体系重构等现实困境,农村返贫治理需要从完善贫困群体利益保障体系、构建防止返贫预警系统与识别机制、建立可持续性脱贫内在机制、探索转型期贫困治理体系创新等方面进行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11.
农业 :减少966.2万人 ,减幅3.6 % ;食品加工业 :增加16.8万人 ,增幅2.1 % ;纺织业 :增加282.5万人 ,增幅23.6 % ;服装 :增加261万人 ,增幅52.3 % ;汽车工业 :减少49.8万人 ,减幅14.5 % ;机械及仪器 :减少58.2万人 ,减幅2.5 % ;建筑业 :增加92.8万人 ,增幅2.2 %;服务业 :增加266.4万人 ,增幅2.1 %。(摘自《中华工商时报》)“入世”后就业机会知多少  相似文献   

12.
子非 《民主与法制》2007,(8X):51-53
2007年6月,在天涯社区.猫扑社区等各大论坛上,平凡、慈祥的“地摊奶奶”迅速走红,成为最吸引网民注意力的热门话题之一。在百度上搜索“地摊奶奶”,相关网页约142万。 “地摊奶奶”到底是什么人?她缘何走上了网络?又为什么能感动众多网友?  相似文献   

13.
余平正 《协商论坛》2014,(12):41-43
全球最大的“茶叶店”有多大?这个问题若是放在4年以前提出,肯定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是现在有了.用大手笔提供这一答案的是省政协委员、信阳国际茶城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军.——投资百亿元、占地3000亩、总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年可实现交易额1000亿元、利税100亿元、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这就是李建军打造的信阳国际茶城,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茶叶店”.  相似文献   

14.
三言两语     
《干部人事月报》2011,(1):61-61
不怕最“牛”,就怕最“灰” 人均年薪近30万,最高年薪国万,最低25万,什么事业单位待遇如此之好?12月22日,网上一篇网帖“史上最牛事业单位工资”,引来热议。据显示,该单位正式员工68人,年工资总额测算值为1946万多元,折算人均每月23850元;聘用员工230人,折算人均每月3102元,两者相差八倍。  相似文献   

15.
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2021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积极探索建立防返贫机制,健全完善一个方案——《云州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建立两项制度——联户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搭建一个平台——云州区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管理系统,创新一个救助基金——云州防贫宝,对易返贫致贫人口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努力构建防止返贫致贫的“铜墙铁壁”。  相似文献   

16.
湖南小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湖南小城镇建设 ,通过各级领导、各部门多年的努力 ,近来出现了“优”、“少”、“多”的明显变化。“优” ,即指传统的产品、产业结构开始变优了 ;“少” ,即指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减少了 ;“多” ,即指农民手中的钱逐年增多了。湖南小城镇化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人口、面积总体规模扩大。 1998年全省小城镇总人口达 3417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 5 5 0万人 ,镇区人口 5 6 0万人 ,分别比 1985年增长 2 31%、 82 %和112 % ;土地面积 10 30 14平方公里 ,其中镇区面积 2 986平方公里 ,分别增加 3倍和 1 1倍。 1998年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年的 扶贫工 作,黄冈市的 贫困人口由 1985年的200 多万人减少到 1997年的18.36 万人。对此, 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开展“双万”扶贫攻坚活动的决定》,采取“入户”、“结对子”扶贫的办法,组织市、县、乡镇机关2万多名国家干部直接帮扶2万多贫困户,把扶贫工作一竿子插到底,带动全社会共同打好扶贫攻坚战。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18.
何健 《重庆行政》2016,(6):31-33
正据统计,重庆市29.3%的贫困户是"因病"致贫返贫,若不建立相应的医疗保障机制,2017年全市脱贫后仍将发生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为此,深化改革医疗保障制度,防止因病返贫成为巩固全市扶贫成果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一、当前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突出。2014年底,全市共有贫困户48.2万户,其中因病致贫返贫农户  相似文献   

19.
农村老年人已经成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实施返贫致贫人口常态化监测的重要群体,他们具有的脆弱特质使其面临较大的返贫风险。沿着“风险识别-预警”和“风险发生-干预”的逻辑,基于风险因素、抵御风险能力、社会保障和服务的脆弱性三维框架,讨论既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农村老年人返贫风险,建立和完善农村老年人返贫风险识别和监测机制。同时结合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三个案例对政策干预的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农村老年人的返贫治理路径。提出要基于群体脆弱性特征和大数据技术,对农村老年人的多维贫困风险精准识别,且从生计资本、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加强制度化支持,实现返贫风险的阻断和系统治理。  相似文献   

20.
很多打工者问:“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